光学透镜、光学模组、车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53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光学模组、车灯及车辆,该光学透镜包括多个相连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单方向准直的入光部(1)、反射部以及具有第二单方向准直的出光部,所述反射部布置为能够将由所述入光部(1)入射的光线反射向所述出光部,各所述出光部相连形成出光面(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学透镜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小,能够满足窄长造型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光学效率,且能够缩小前后方向的尺寸。前后方向的尺寸。前后方向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透镜、光学模组、车灯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透镜。此外,还涉及一种光学模组、车灯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的普及给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设计带来了发展,例如,人们对车灯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车灯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照明,外观效果开始被消费者追求。
[0003]车灯照明光形具有各向异性的要求,例如上下照明角度小,左右照明角度大;为此,基于准直透镜例如球面透镜的车灯照明系统需要通过额外的光学系统的特别设计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基础光形,再通过准直透镜成像到路面,这样的车灯照明系统结构相对复杂,配光过程中需要兼顾额外的光学系统以及准直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多个光学面的面型,配光过程复杂繁琐。
[0004]而且,市场对窄长造型的车灯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对透镜出光面的尺寸进行限定,透镜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20mm,左右方向的尺寸为30mm~100mm。但是,现有技术的透镜的出光面尺寸较大,若是直接将其透镜缩小或者结合光学元件的缩小,不能满足光形、光学性能和光学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0005]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光学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透镜,该光学透镜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小,能够满足窄长造型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光学效率,且能够缩小前后方向的尺寸。
[0007]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小,能够满足窄长造型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光学效率。
[0008]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具有窄长造型,光学效率较高。
[0009]此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灯具有窄长造型,光学效率较高。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透镜,包括多个相连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单方向准直的入光部、反射部以及具有第二单方向准直的出光部,所述反射部布置为能够将由所述入光部入射的光线反射向所述出光部,各所述出光部相连形成出光面。
[0011]优选地,所述透镜单元为弯折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入光部、所述反射部以及所述出光部依次相连。
[0013]优选地,各所述反射部相连形成反射面。
[0014]优选地,所述入光部为由其在第一方向上的截线沿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所述出光部为由其在第二方向上的截线沿其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
[0015]更优选地,所述入光部和所述出光部中一者为柱面,另一者为类柱面。
[0016]更优选地,所述入光部和所述出光部均为柱面或类柱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透镜还包括至少一个III区形成结构,所述III区形成结构设置于所述入光部上。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III区形成结构为向所述光学透镜的内部凹陷的凹槽。
[0019]具体地,所述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或一体形成有多个沿着该凹槽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凸起部和/或条状凹陷部。
[002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学模组,包括聚光元件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透镜,所述聚光元件布置为能够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引入所述光学透镜的入光部。
[0021]优选地,所述聚光元件为反射镜,所述光源的发光中心布置在对应的所述反射镜的焦点区域。
[0022]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的发光中心与所述反射镜的焦点之间间距≤2mm。
[002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模组。
[0024]此外,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灯。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技术的光学透镜的入光部能够第一单方向准直且其出光部能够第二单方向准直,能够在满足光形、光学性能和光学效率等方面要求的情况下,缩小光学透镜的上下尺寸;具体地,入光部具有第一单方向准直是指:在第一方向剖面中,入光部的第一方向的截线为凸曲线,起会聚效应,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较大,能够对发散光线具有一定的准直作用,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剖面中,入光部在该方向的截线为直线或几乎为直线,使得入光部对发散光线的偏折能力远不如在第一方向剖面内入光部对发散光线的偏折能力,不具有准直作用,入光部在第一方向剖面位置范围内对发散光线具有单一方向的准直效果,即入光部主要是对光线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偏折;出光部具有第二单方向准直是指:在第二方向剖面中,出光部的第二方向的截线为凸曲线,起会聚效应,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较大,能够对发散光线具有一定的准直作用,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剖面中,出光部在该方向的截线为直线或几乎为直线,使得出光部对发散光线的偏折能力远不如在第二方向剖面内出光部对发散光线的偏折能力,不具有准直作用,出光部在第二方向剖面位置范围内对光线具有单一方向的准直效果,即出光部主要是对光线在第二方向上进行偏折,能够对出射的光线进行第二方向的扩展,满足光形、光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入光部对光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成像放大倍率大于出光部对光源在第二方向上的成像放大倍率,从而使光源通过该光学透镜即可形成矩形的照明光形,允许光学透镜的出光部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20mm,从而满足窄长造型的车灯的需求。
[0027]而且,入光部、反射部以及出光部依次相连形成弯折结构,能够缩小光学透镜前后方向的尺寸,从而缩小光学透镜整体尺寸,便于小型化设计、集成度高。
[002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2]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图4中A

A向的剖面图;
[0034]图6是图4中B

B向的剖面图;
[0035]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6]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7]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是图9中C

C向的剖面图;
[0039]图11是图9中D

D向的剖面图;
[0040]图12是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光学模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连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单方向准直的入光部(1)、反射部以及具有第二单方向准直的出光部,所述反射部布置为能够将由所述入光部(1)入射的光线反射向所述出光部,各所述出光部相连形成出光面(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为弯折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1)、所述反射部以及所述出光部依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反射部相连形成反射面(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1)为由其在第一方向上的截线沿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所述出光面(2)为由其在第二方向上的截线沿其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1)和所述出光面(2)中一者为柱面,另一者为类柱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1)和所述出光面(2)均为柱面或类柱面。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陈佳缘董世琨周浩孟凡祝贺桑文慧张园李飞泉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