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13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简化的印刷电路板(PCB)的液晶显示器件(LCD)。所述LCD器件包括:LCD面板,包括第一数据线组、第二数据线组、和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组分离的玻上线(LOG)配线;第一集成电路(IC)组,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并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第一数据线组;第一源PCB,第一IC组中的IC与其连接;第二IC组,用于经由第一源PCB和LOG配线接收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数字视频数据,将所述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并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第二数据线组;第二PCB,第二IC组中的IC与其连接;时序控制器,包括单输出端口以输出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数字视频数据;控制PCB,所述时序控制器安装在其上;以及连接器,连接到控制PCB和第一源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简化的印刷电 路板(PCB)的LCD器件。
技术介绍
LCD器件通过控制液晶单元依照视频信号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参照图 1,示出了有源矩阵型LCD器件。在这种有源矩阵型LCD器件中,由在各个 液晶单元Clc中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FT)开关施加给液晶单元Clc的数据电 压,用于主动控制数据,以获得移动图像的显示质量的提高。图1中,附图标 记"Cst"表示存储电容器,用来保持在相关液晶单元Ck中充电的数据电压, 附图标记"DL"表示施加有数据电压的数据线,而附图标记"GL"表示施加 有扫描电压的栅线。对于LCD器件,正在开发中等和大尺寸型号以及小尺寸型号,与具有大 屏幕尺寸的电视机和监视器近来的发展保持同步。如图2所示,这种LCD器 件包括控制PCB 20、源PCB 22、源PCB 22和控制PCB 20之间连接的电缆 21、和连接到源PCB22和LCD面板25的多个源薄膜上芯片(COF) 24。每个源COF 24电连接到源PCB 22和LCD面板25的数据焊盘。数据集 成电路(IC) 23安装在每个源COF24上。信号线在源PCB 22上形成,以从控制PCB 20转移数字视频数据和时序 控制信号。控制电路、数据转移电路等安装在控制PCB 20上。控制PCB 20向数据 IC23提供数据,并且经由电缆21向源PCB22提供时序控制信号以控制数据 IC 23的操作。由于在如图2所示的LCD器件中,LCD面板25具有增加的尺寸,数据 线的数目和源COF 24的数目相应地增加。因此,源PCB22的尺寸增加。在 这种情况下,在对准源COF 24和源PCB 22中存在困难。此外,不能通过现 有的自动安装设备,比如表面安装技术(SMT)设备处理如上所述具有增加的 尺寸的源PCB 22,因为该设备是为具有比大尺寸的源PCB 22小的尺寸的源 PCB设计的。此外,由于LCD设备具有增加的尺寸,比如内存的电路设备的 数目增加,并且输出管脚的数目增加。由于这个原因,存在控制PCB20的制 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 性和缺陷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具有分开的结构的 源印刷电路板(PCB),以减小控制PCB的尺寸和输出管脚的数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说明书中部分阐明,熟悉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从说明书可以明白,或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和其它优点将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获得这些目的和其它的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和广泛 描述的,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数据线组、第二数 据线组、和从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组分离的玻上线(LOG)配线;第一集成 电路(IC)组,根据时序控制信号运行,以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 并且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一数据线组;第一源印刷电路板(PCB), 包括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组中的集成电路与其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组,用于经 由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和所述LOG配线接收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 视频数据,并且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运行,以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 压,并且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二数据线组;第二 PCB,包括在所述 第二集成电路组中的集成电路与其连接;时序控制器,包括单输出端口以输出 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控制PCB,所述时序控制器安装在 其上;以及连接器,连接到所述控制PCB和所述第一源PCB,以将通过所述 时序控制器的单输出端口输出的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个集成电路包 括一极性控制信号(POL)产生器,用于使用一部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产生 极性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POL产生器利用栅起动脉冲和源输出使能信号来产生所述极性控制 信号,其中所述栅起动脉冲指示起动水平线,从所述起动水平线开始一个垂直 周期的扫描操作,用于显示一个帧,并且所述源输出使能信号使能所述数字视 频数据被输出。所述POL产生器包括第一 D触发器,使用所述源输出使能信号作为输入 时钟,所述第一 D触发器产生在参照每个垂直周期产生的所述源输出使能信 号的上升边缘的逻辑状态中反相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第二 D触发器,使用 所述栅起动脉冲作为输入时钟,所述第二 D触发器产生在参照每个垂直周期 产生的所述栅起动脉冲的上升边缘的逻辑状态中反相的选择信号;和乘法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和第二极性控制信号,该第二极性控制信号具 有与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相反的逻辑值,并且响应所述选择信号,以一个垂 直周期的间隔交替地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极性控制信号。所述第一 D触发器可以包括经由反相器互相电连接的非反相输出端子和 输入端子。所述反相器可以接收从所述第一 D触发器的非反相输出端子反馈 的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并且可以输出反馈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极性控制信号所述控制PCB包括用于产生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需要的驱动电压的电 压产生器。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个集成电路(IC)可以安装在薄膜上芯片 (COF)和载带封装之一上,在其上形成用于转移所述时序控制信号、所述数 字视频数据和所述驱动电压的虚拟配线。所述时序控制器可以包括2 —端口扩展器,用于将以输入频率输入的数字 视频数据RGB分为奇数像素数据和偶数像素数据,并且以对应输入频率的1/2 的频率提供分离的奇数和偶数像素数据;以及数据调制器,用于调制来自所述 2—端口扩展器的奇数和偶数像素数据,以减少从所述单输出端口输出的数字 视频数据的摆动宽度,所述数据调制器以对应2倍输入频率的频率输出所述数 字视频数据。所述数据调制器可以根据迷你低压差分信号(LVDS)方案和小摆动差分 信号(RSDS)方案之一调试所述数字视频数据。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用于恢复调制的数字视 频数据的数据恢复器。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上面的概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解释 性的,其目的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本申请所包含的附图用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与说明书相结合并构成 本申请的一部分,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与说明书一起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图中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LCD)器件的一个液晶单元的等效电路图2是表示具有单个源PCB的LCD器件的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方框图4是具体地示出图3中的时序控制器和各个数据IC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示图5是在源薄膜上芯片(COF)上形成的虚拟配线和在LCD面板的基板 上形成的玻上线(LOG)配线的平面图6是示出了包括在图3和4所示的时序控制器中的数据处理器的详细 配置的方框图7和8是表示来自图6所示的数据调制器的输出的示例的波形图; 图9是图4所示的时序控制器和各个数据IC之间建立的信号转移路径的 示图10是表示图4所示一个数据IC的详细配置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图IO所示的POL产生器的一个示例的电路图; 图12是描述图11的示例中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数据线组、第二数据线组、和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组分离的玻上线配线;第一集成电路组,根据时序控制信号运行,以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并且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一数据线组;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组中的集成电路与其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组,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玻上线配线接收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并且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运行,以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并且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二数据线组;第二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组中的集成电路与其连接;时序控制器,包括单输出端口以输出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控制印刷电路板,所述时序控制器安装在其上;以及连接器,连接到所述控制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以将通过所述时序控制器的单输出端口输出的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个集成电路包括一极性控制信号产生器,用于使用一部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产生极性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数据电压的极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鸿声闵雄基崔秉辰张修赫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