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80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包括锚具内夹片、外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和橡胶垫圈,锚具内夹片的内孔为圆柱孔,外形为圆台,两锚具内夹片以大径端相对对称布置,两外螺纹套管贴合套于两锚具内夹片外,橡胶垫圈设置于两锚具内夹片和外螺纹套管的大径端之间,内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两外螺纹套管外,两外螺纹套管分别有伸出于内螺纹套管外的操作段。应用时一锚具内夹片与工程实体的钢绞线端头连接,另一锚具内夹片与用于接长的钢绞线连接,可提前施加预应力使工具不易出现松动滑移。张拉时通过内螺纹套管中两端结构件的相互顶托,使张拉挤压不易滑移,保证张拉稳定。装卸时借助两个扳手转动内、外螺纹套管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不断的建设,地下室抗浮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地下结构甲级抗浮要求,常采用预应力抗浮锚索作为主要的抗拔材料。由于锚索是由数根钢绞线加工组成,其连接方式不同于钢筋连接,同时工程中往往有抗浮锚索施工后预留的张拉端长度不够的情况。
[0003]目前常规钢绞线锚索接长器两端无防松装置、中间无直接连接,夹片式锚具及锚索在张拉前呈松弛状态,张拉时易受施工扰动导致滑丝。目前也有少数专利对这种缺陷做了改进,但却存在结构相对复杂,不易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
[0005]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包括锚具内夹片,其内孔为圆柱孔,外形为圆台。本工具还包括两个外螺纹套筒、一个内螺纹套筒和一个橡胶垫圈,两锚具内夹片以大径端相对对称布置,两外螺纹套管贴合套于两锚具内夹片外,橡胶垫圈设置于两锚具内夹片和外螺纹套管的大径端之间,内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两外螺纹套管外,两外螺纹套管分别有伸出于内螺纹套管外的操作段。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螺纹套管的内孔包括圆台孔段和其一端的圆柱孔段,圆台孔段与所述锚具内夹片的外壁贴合,圆柱孔段位于锚具内夹片的小径端外。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具内夹片的小径端端面与所述圆台孔段的小径端端面平齐,锚具内夹片的大径端伸出于圆台孔段的大径端端面外。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具内夹片的大径端伸出于所述圆台孔段的大径端端面外2

3mm。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螺纹套管的外壁包括螺纹段和其一端的正六边形段,正六边形段最大尺寸面的宽度小于螺纹段的外径,正六边形段与所述圆柱孔段的内外位置对应。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六边形段的长度至少有10mm。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垫圈的厚度不小于5mm。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螺纹套管的外形为正六边形,其两端分别与两外螺纹套管的螺纹段外端平齐。
[0013]本工具结构简单,新增结构件仅外螺纹套管和内螺纹套管,采用两个外螺纹套管
分别贴合套于一个锚具内夹片外,两者之间的贴合面为圆台面,将两组外螺纹套管和锚具内夹片的装配件以大径端相对布置,在两大径端之间设置橡胶垫圈,然后将内螺纹套管将两个外螺纹套管连接成整体件。本工具应用时,一锚具内夹片与工程实体的钢绞线端头连接,另一个锚具内夹片与用于接长的钢绞线连接,可提前施加预应力使工具不易出现松动滑移。张拉时通过内螺纹套管中两端结构件的相互顶托,使张拉挤压不易滑移,保证张拉稳定。本工具装卸时,只需借助两个扳手转动内、外螺纹套管即可,操作方便快捷。一根锚索张拉完成后可拆卸重复利用进行下一根锚索张拉。本工具尤其适用于预应力抗浮锚索张拉端部临时接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的A

A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主要包括锚具内夹片1、外螺纹套筒2、内螺纹套筒3和橡胶垫圈4。
[0017]锚具内夹片1为市场可买到的常规产品,其内孔为圆柱孔,外形为圆台,数量有两个。
[0018]外螺纹套筒2的内孔包括圆台孔段和其一端的圆柱孔、外壁包括螺纹段和其一端的正六边形段,正六边形段最大尺寸面的宽度小于螺纹段的外径,正六边形段与圆柱孔段的内外位置对应,正六边形段的长度宜为10mm左右。
[0019]外螺纹套管2有两个,分别套于两个锚具内夹片1外。具体来说,外螺纹套管2内孔的圆台孔段与锚具内夹片1的外壁贴合,两者的小径端端面平齐,锚具内夹片1的大径端伸出于圆台孔段的大径端外,伸出长度宜为2

3mm,外螺纹套管2内孔的圆柱孔段位于锚具内夹片1的小径端外。
[0020]橡胶垫圈4的内径略大于锚具内夹片1的内孔直径、外径与内螺纹套筒4的内径匹配。
[0021]两组锚具内夹片1与外螺纹套管2的装配件以大径端相对布置,橡胶垫圈4设置于两大径端之间。橡胶垫圈的厚度宜为5mm左右。
[0022]内螺纹套管3螺纹连接于两外螺纹套管2外,内螺纹套管3的外形为正六边形,其两端分别与两外螺纹套管2的螺纹段外端平齐,所以内螺纹管3的长度为两外螺纹管的长度之和加上10mm左右。两外螺纹套管2外壁的正六边形段分别伸出于内螺纹管3外,作为夹持拧紧内螺纹管的操作段。
[0023]本工具连接锚索张拉的步骤如下:
[0024]将锚具接触面打磨平整,安装与钢绞线5数量、规格相匹配的锚具并塞好锚具内夹片;
[0025]将工程实体的钢绞线5上端通过锚具内夹片1挤入外螺纹套筒内,保持钢绞线露出锚具内夹片不超过2mm,将1000mm左右用于接长的钢绞线5采用同样方式挤入另一个外螺纹套筒中。
[0026]将与工程实体钢绞线装配的外螺纹套筒的操作段用小扳手夹住保持不动,用大扳手将内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该外螺纹套管外,然后在内螺纹套筒中放入橡胶垫圈,再将另一个外螺纹外套筒从内螺纹套筒的另一端拧入并拧紧。
[0027]将接长钢绞线穿过千斤顶并用锚具及锚具内夹片锁定,然后在张拉正式开始前取0.1~0.2的拉力设计值进行预张拉,再按照设计要求分级张拉至设计锁定荷载值,荷载稳定2min左右校对伸长值合格后即可。
[0028]张拉锚索完后,拆下千斤顶,用大扳手夹住内螺纹套筒,用小扳手拧松螺纹外丝套筒3即可拆下,继续进行下一锚索张拉。内螺纹套管的外壁设置为正六边形,便于扳手夹持操作。
[0029]从本工具的结构及使用过程可以看出,其结构简单,结构件少,且装卸方便快捷。采用两个外螺纹套管与锚具内夹片套装,外螺纹套管和锚具内夹片之间的套装面为圆台面,两个外螺纹套管通过一个内螺纹套管连成整体,可保证钢绞线张拉时的双重结构稳定,而且内外螺纹套管之间的螺纹连接可给工具在张拉前施加预应力,保证工具在张拉前的连接稳定性。在预应力锚索张拉端长度不足时,能起到临时接长的作用,其外部采用正六边型的结构,有利于锚索接长工具的安装、拆卸以及施加预应力,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包括锚具内夹片,其内孔为圆柱孔,外形为圆台,其特征在于:本工具还包括两个外螺纹套筒、一个内螺纹套筒和一个橡胶垫圈,两锚具内夹片以大径端相对对称布置,两外螺纹套管贴合套于两锚具内夹片外,橡胶垫圈设置于两锚具内夹片和外螺纹套管的大径端之间,内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两外螺纹套管外,两外螺纹套管分别有伸出于内螺纹套管外的操作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套管的内孔包括圆台孔段和其一端的圆柱孔段,圆台孔段与所述锚具内夹片的外壁贴合,圆柱孔段位于锚具内夹片的小径端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锚索张拉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内夹片的小径端端面与所述圆台孔段的小径端端面平齐,锚具内夹片的大径端伸出于圆台孔段的大径端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欢陈海雄张健姚木焦红艳谭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