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69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其包括缓冲池、管式超滤膜系统、预处理产水池、纳滤分盐系统、分盐产水池、反渗透装置、清水池、蒸发结晶装置和冲渣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水处理及废水回用费用低,可以有效处理次钠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醋酸乙烯生产行业,乙炔的清净工序会产生大量次氯酸钠废水(简称为次钠废水),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磷、悬浮物、胶体以及小分子COD,醋酸乙烯的连续生产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会连续排放次钠废水,每天排放量达到100吨左右。由于次钠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且其处理过程危险性高,无法应用。大多企业对其循环使用,造成产生高浓度盐水,无法排放,水质中磷含量、氯根含量增高,长期储存对设备管道造成腐蚀等破坏。而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有适宜的处理方法,常规处理该废水难度大、成本高。
[0003]针对次钠废水COD含量高的特点,目前最常用的除COD方法为生化氧化法,但该方法成本高,运行过程风险大。针对次钠废水除磷主要以化学沉淀法为主,产生的亚磷酸盐完全可溶,无法去除,处理后的出水中磷含量仍然非常高。添加除磷药剂可将亚磷酸盐氧化为正磷酸盐,但药剂成本较高,且在操作中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旨在通过化学反应加管膜工艺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解决次钠废水处理困难、无法排放和利用的问题。
[0005]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池、管式超滤膜系统、预处理产水池、纳滤分盐系统、分盐产水池、反渗透装置、清水池、蒸发结晶装置和冲渣水系统。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池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管式超滤膜系统的进料口;所述管式超滤膜系统的产水出口连接至所述预处理产水池的进水口,所述管式超滤膜系统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所述冲渣水系统;所述预处理产水池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纳滤分盐系统的进水口;所述纳滤分盐系统的产水出口连接至分盐产水池的进水口,所述纳滤分盐系统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所述冲渣水系统;所述分盐产水池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连接至所述清水池,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蒸发结晶装置。
[0007]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08]本技术的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水处理及废水回用费用低,可以有效处理次钠废水,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示意图,图中标号:1

缓冲池;2

管式超滤膜系统;3

预处理产水池;4

纳滤分盐系统;5

分盐产水池;6

反渗透装置;7

清水池;8

蒸发结晶装置;9

冲渣水系统;A

次钠废水;B

还原剂;C

pH调节剂;D

硫酸;E

阻垢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池1、管式超滤膜系统2、预处理产水池3、纳滤分盐系统4、分盐产水池5、反渗透装置6、清水池7、蒸发结晶装置8和冲渣水系统9。
[0012]各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缓冲池1的出料口连接至管式超滤膜系统2的进料口;管式超滤膜系统2的产水出口连接至预处理产水池3的进水口,管式超滤膜系统2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冲渣水系统9;预处理产水池3的出水口连接至纳滤分盐系统4的进水口;纳滤分盐系统4的产水出口连接至分盐产水池5的进水口,纳滤分盐系统4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冲渣水系统9;分盐产水池5的出水口连接至反渗透装置6的进水口;反渗透装置6的产水出口连接至清水池7,反渗透装置6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蒸发结晶装置8。
[0013]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0014]步骤1、预处理
[0015]生产系统产生的次钠废水A通过管道进入缓冲池1暂存,且在进入缓冲池1之前向次钠废水中添加还原剂B(如亚硫酸氢钠),以减少次钠废水中的氧化物含量,使缓冲池1内次钠废水ORP值(水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溶液氧化还原能力的测量指标)不高于200mV,防止对膜的损伤。
[0016]缓冲池内废水送入管式超滤膜系统2进行膜处理,且在进入管式超滤膜系统2之前向废水中加入pH调节剂C(酸或者碱),调节pH至9

11,使得废水中钙离子和磷酸根发生反应形成碱式磷酸钙(一种松软的水渣),从而可通过管式超滤膜系统2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和磷酸根。
[0017]经管式超滤膜系统2处理后的产水(浊度≤5%)进入预处理产水池3,浓缩液送至冲渣水系统9进行冲渣处理。
[0018]步骤2、膜系统处理
[0019]预处理产水池3中废水送入纳滤分盐系统4,通过膜的截留作用将一价盐和二价盐分离,去除掉二价盐及大分子COD,使得产水中主要含有一价盐;经纳滤分盐系统4处理后的产水送入分盐产水池5、浓缩液送至冲渣水系统9进行冲渣处理。
[0020]根据产水的酸碱度,向分盐产水池5内的废水中加入硫酸D调整pH至6

7。
[0021]将分盐产水池5内的废水引入反渗透装置6中,利用膜分离作用,将一价盐和小分子COD截留去除掉,使处理后的水质达标。经反渗透装置6处理后的产水(取样检测,确保其氯离子含量≤50mg/L、电导≤50μs/cm)送入清水池7中供生产单位使用、高浓度盐水送至蒸发结晶装置8进行蒸发结晶获得NaCl再利用。
[0022]在将预处理产水池3中废水送入纳滤分盐系统4时,还根据系统需要,向纳滤分盐系统4中添加阻垢剂,以减少设备结垢现象、缓解设备损坏。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钠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池(1)、管式超滤膜系统(2)、预处理产水池(3)、纳滤分盐系统(4)、分盐产水池(5)、反渗透装置(6)、清水池(7)、蒸发结晶装置(8)和冲渣水系统(9);所述缓冲池(1)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管式超滤膜系统(2)的进料口;所述管式超滤膜系统(2)的产水出口连接至所述预处理产水池(3)的进水口,所述管式超滤膜系统(2)的浓缩液出口连接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庆吴尚郭志刚查会斌李锋苏德尔全俊伟孔雅玲袁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