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缓冲止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67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1
缓冲止动件(11)具有基体(31)和弹性体(51)。基体(31)呈在中央部分具有通孔(32),且两端(包含直部(36)的端面(37)的假想面)具有凹陷(33)的柱状,由质地比作为弹性体(51)的材料而使用的橡胶状弹性材料硬的材料,例如金属或树脂等形成。弹性体(51)是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一体成型品,具备与基体(31)的凹陷(33)嵌合而从基体(31)的两端突出的一对端部弹性体(52),利用与通孔(32)嵌合的中央弹性体(53)连结上述一对端部弹性体(52)。连结上述一对端部弹性体(52)。连结上述一对端部弹性体(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止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止动件。

技术介绍

[0002]缓冲止动件例如作为组装在与变速器连接的分动器上的转矩变动吸收装置的一个部件使用。分动器承担着经由传动轴将发动机的输出分配给前后轴的作用,从构造上来说,由于来自发动机侧的输入会引起转矩的变动。吸收这样的变动转矩的是转矩变动吸收装置。
[0003]这种转矩变动吸收装置具有减震部、滞后部以及限制部,配置在与发动机的曲轴侧连结的输入旋转部件和与被驱动侧连结的输出旋转部件之间。减震部通过配置在输入旋转部件和输出旋转部件之间的螺旋弹簧的弹力吸收变动转矩。滞后部通过滞后转矩吸收变动转矩。
[0004]缓冲止动件配置在螺旋弹簧的内侧,构成减震部的一部分。更详细地说,在输入旋转部件和输出旋转侧部件上分别设置有以规定的角度限制减震部的扭转的一对止动片。缓冲止动件配置在这些止动片之间,吸收并缓和止动片彼此碰撞时的冲击。
[0005]专利文献1公开了缓冲止件的各种形态。图3、图5、图6等中作为“缓冲部件”示出了各种形态。
[0006]专利文献1的图3(A)

(F)所示的缓冲部件(26)具备形成为柱状的弹性体(32),用耐磨损件(31、33)覆盖该弹性体的侧面(参照文献1的段落)。耐磨损件形成为直径比弹性体大,即使在螺旋弹簧与缓冲部件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螺旋弹簧的磨损(参照文献1的段落)。
[0007]专利文献1的图5(A)

(D)、图6(E)

(H)等中示出的缓冲部件(26)在弹性体和耐磨损件之间设置彼此嵌合的凹凸部,提高了弹性体和耐磨损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参见文献1的段落

)。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2

211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2]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各种形态的缓冲止动件(缓冲部件(26))中,根据弹性体的材料、轴向长度及直径来确定缓冲特性。因此,若要在材料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缓冲特性,则如果弹性体的直径一定,则不得不变更轴向长度,如果轴向长度一定,则不得不变更直径。
[0013]另一方面,考虑到缓冲止动件配置在螺旋弹簧的内侧,且其轴向长度决定一对止动片的碰撞位置,则作为弹性体的直径及轴向长度所允许的尺寸自然收敛于某一范围。期望实现能够更灵活地调整缓冲特性的缓冲止动件。
[0014]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灵活地调整缓冲特性的缓冲止动件。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止动件的一个方式包括:基体,呈在中央部分具有通孔且两端具有凹陷的柱状,质地比橡胶状弹性材料硬;弹性体,其是通过与所述通孔嵌合的中央弹性体将一对端部弹性体连结而成的所述橡胶状弹性材料的一体成型品,所述一对端部弹性体与所述凹陷嵌合并从所述基体的两端突出。
[0017]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止动件的成形方法的一个方式是:将基体插入成形模中,所述基体呈在中央部分具有通孔且两端具有凹陷的柱状,质地比橡胶状弹性材料硬,向所述成形模中导入所述橡胶状弹性材料,对弹性体进行硫化成形,所述弹性体是通过与所述通孔嵌合的中央弹性体将一对端部弹性体连结而成的,所述一对端部弹性体与所述凹陷嵌合并从所述基体的两端突出。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能够更灵活地调整缓冲性能的缓冲止动件。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缓冲止动件的主视图。
[0021]图2是表示在中央部分截切的缓冲止动件的立体图。
[0022]图3是缓冲止动件的纵截切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基于附图对缓冲止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如图1所示,缓冲止动件11均由具有圆柱形状的基体31和弹性体51形成。弹性体51从基体31的轴向的两端向同轴上突出。弹性体51的直径小于基体31的直径。
[0025]如图2所示,基体31在中央部分具有通孔32,在两端分别具有凹陷33。各个凹陷33的底面34具有沿着与通孔3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平坦的形状。具有内侧壁35的缘部从这些底面34沿着通孔32的轴向立起。为了便于说明,将从底面34立起的缘部称为直部36。上述基体31的两端是包含直部36的端面37的平面。
[0026]弹性体51是与各个凹陷33嵌合的一对端部弹性体52和与通孔32嵌合的中央弹性体53一体连结的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成形的一体成形品。在端部弹性体52的端部,在通孔32的轴上设有凹部54。
[0027]基部31通过将比由橡胶状弹性材料形成的弹性体51更硬的材料、例如金属、树脂等作为材料而形成。
[0028]如图3所示,缓冲止动件11具有长度L1的全长。基体31的总长度为长度L2。长度L3是直部36的高度。基体31的两端的底面34的间隔距离为长度L4,长度L5为端部弹性体52的轴向长度。
[0029]缓冲止动件11具有宽度W1的全宽。宽度W2是通孔32的直径,宽度W3是端部弹性体52的直径,宽度W4是直部36的厚度。
[0030]以上说明的缓冲止动件11通过插入基体31的橡胶状弹性材料的硫化成形而制造。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两个工序。
[0031](第一工序)将基体31插入成形模(未图示)的工序
[0032](第二工序)向插入有基体31的成形模中导入橡胶状弹性材料的工序
[0033]在第一工序中使用的成形模在成形一对端部弹性体52的区域具有一对空腔(未图示)。浇口(未示出)例如设置在仅与一个空腔连通的位置处。成形模在一对空腔的中间部分具有保持基体31的区域,通过保持在该区域,基体31被插入到成形模中。
[0034]在第二工序中,从浇口向一个空腔导入橡胶状弹性材料。橡胶状弹性材料流入设置于基体31的通孔32,进而流入相反侧的空腔。由此,通过中央弹性体53一体地连结一对端部弹性体52而成的一体成型品的弹性体51被硫化成形。
[0035]在第二工序中,基体31上没有涂布粘接剂。因此,弹性体51不硫化粘接到基体31。
[0036]在这样的结构中,缓冲止动件11组装在转矩变动吸收装置的减震部中使用,该转矩变动吸收装置组装在与变速器连接的分动器上。减震部通过配置在输入旋转部件和输出旋转部件之间的螺旋弹簧的弹力吸收变动转矩。在输入旋转部件和输出旋转侧部件上分别设置有以规定的角度限制减震部的扭转的一对止动片,缓冲止动件11配置在这些止动片之间,吸收并缓和止动片彼此碰撞时的冲击(以上均未图示)。
[0037]在减震部动作时,螺旋弹簧有时会接触缓冲止动件11。此时,对于缓冲止动件11来说,与直径宽度W3的端部弹性体52相比,直径宽度W1的基体31具有更大的直径,所以螺旋弹簧不与弹性体51(端部弹性体52)接触而接触基体31的外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缓冲止动件,包括:基体,呈在中央部分具有通孔且两端具有凹陷的柱状,质地比橡胶状弹性材料硬;弹性体,其是通过与所述通孔嵌合的中央弹性体将一对端部弹性体连结而成的所述橡胶状弹性材料的一体成型品,所述一对端部弹性体与所述凹陷嵌合并从所述基体的两端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止动件,其中,所述凹陷的侧壁平行地沿着所述通孔的轴向。3.一种缓冲止动件的成形方法,包括:将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黒田崇义石川朋昂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