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64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罐体和加热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右侧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固接有加热管,所述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通过端盖、转杆、固定架、槽轮和插销的配合,将螺纹销转动与端盖分离后,通过扩大出料口防止堵料现象发生,增加整体机构的实用性,通过竖杆、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安装架、搅拌杆和矩形板的配合,第二齿盘带动竖杆转动,竖杆带动两个矩形板转动,同时,第二齿盘带动两个安装架转动,安装架带动搅拌杆转动,在矩形板和搅拌杆的作用下带动对沥青进行搅拌,搅拌杆和矩形板反向转动保证搅拌效果,有利于沥青均匀受热。有利于沥青均匀受热。有利于沥青均匀受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在道路施工时经常使用到沥青加热后铺设道路。
[0003]现有技术中的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沥青加热后较为粘稠,采用出料管出料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整体机构的实用性下降,对沥青的搅拌不均匀,影响沥青的受热效果,很难满足道路施工中沥青加热装置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以解决当前的现有技术中的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沥青加热后较为粘稠,采用出料管出料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整体机构的实用性下降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设计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罐体和加热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右侧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固接有加热管,所述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
[0007]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端盖、转杆、固定架、槽轮和插销。
[0008]所述端盖的上表面与罐体紧密贴合,所述端盖的左侧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贯穿固定架与槽轮相固接,所述固定架的右侧与罐体相固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右侧贯穿固定架与槽轮的内部凹槽紧密贴合。
[0009]所述罐体的右侧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销,所述螺纹销的底部贯穿端盖的内部凹槽与卡盘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销的外壁与端盖间隙配合,所述罐体的顶部贴合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左右两侧均间隙配合有连接销,两个所述连接销的底端均与罐体相固接,所述连接销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顶盖的内部连通有进料管。
[0010]所述顶盖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
[0011]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杆、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安装架、搅拌杆和矩形板。
[0012]所述竖杆的外壁与顶盖活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固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的外壁与顶盖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齿盘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均固接有搅拌杆,所述竖杆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矩形板。
[0013]所述矩形板的内部加工有通孔。
[0014]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固接有动力机构。
[001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座、电机、联轴器、横杆和齿棒。
[0016]所述电机座的底端与顶盖相固接,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左侧通过联轴器与横杆相固接,所述横杆的外壁与电机座活动相连,所述横杆的左侧固接有齿棒,所述齿棒的外壁与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均啮合相连。
[0017]所述齿棒与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通过端盖、转杆、固定架、槽轮和插销的配合,将螺纹销转动与端盖分离后,转动插销与槽轮分离,在固定架中转动转杆带动端盖与罐体的底部分离,罐体中的沥青直接排出,通过扩大出料口防止堵料现象发生,增加整体机构的实用性。
[0020]通过竖杆、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安装架、搅拌杆和矩形板的配合,第二齿盘带动竖杆转动,竖杆带动两个矩形板转动,同时,第二齿盘带动两个安装架转动,安装架带动搅拌杆转动,在矩形板和搅拌杆的作用下带动对沥青进行搅拌,搅拌杆和矩形板反向转动保证搅拌效果,有利于沥青均匀受热,大大满足道路施工中沥青加热装置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设计的出料机构与罐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设计的搅拌机构与顶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设计的动力机构与顶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座,2、支撑架,3、罐体,4、加热管,5、出料机构,501、端盖,502、转杆,503、固定架,504、槽轮,505、插销,6、搅拌机构,601、竖杆,602、第一齿盘,603、第二齿盘,604、安装架,605、搅拌杆,606、矩形板,7、动力机构,701、电机座,702、电机,703、联轴器,704、横杆,705、齿棒,8、螺纹销,9、卡盘,10、顶盖,11、连接销,12、螺纹帽,13、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参见图1至图4。
[0028]本设计其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罐体3和加热管4,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固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左侧固接有罐体3,罐体3的内部固接有加热管4,加热管4的内部有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罐体3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5,出料机构5包括端盖501、转杆502、固定架503、槽轮504和插销505,端盖501的上表面与罐体3紧密贴合,端盖501的左侧固接有转杆502,转杆502在固定架503中转动带动端盖501与罐体3分离,转杆502的顶部贯穿固定架503与槽轮504相固接,固定架503的右侧与罐体3相固接,固定架5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插销505,插销505的外壁加工有螺纹,插销505插入到槽轮504中对转杆502进行位置固定,插销505的右侧贯穿固定架503与槽轮504的内部凹槽紧密贴合,罐体3的右侧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销8,螺纹销8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罐体3活动相连,螺纹销8的底部贯穿端盖501的内部凹槽与卡盘9螺纹连接,卡盘9与螺纹销8紧密贴合对端盖501进行位置固定,螺纹销8的外壁与端盖501间隙配合,罐体3的顶部贴合有顶盖10,顶盖10的左右两侧
均间隙配合有连接销11,连接销11将顶盖10固定在罐体3的上表面,两个连接销11的底端均与罐体3相固接,连接销1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2,螺纹帽12对连接销11进行位置固定,顶盖10的内部连通有进料管13。
[0029]顶盖10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6,搅拌机构6包括竖杆601、第一齿盘602、第二齿盘603、安装架604、搅拌杆605和矩形板606,竖杆601的外壁与顶盖10活动相连,竖杆601通过轴承与顶盖10活动相连,竖杆601的外壁固接有第一齿盘602,竖杆6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齿盘603,第二齿盘603的外壁与顶盖10活动相连,第二齿盘603的外壁通过轴承在顶盖10中转动,第二齿盘603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安装架604,两个安装架604的底端均固接有搅拌杆605,安装架604带动两个搅拌杆605转动,竖杆603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矩形板606,矩形板606的内部加工有通孔,矩形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罐体和加热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右侧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固接有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端盖、转杆、固定架、槽轮和插销;所述端盖的上表面与罐体紧密贴合,所述端盖的左侧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贯穿固定架与槽轮相固接,所述固定架的右侧与罐体相固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右侧贯穿固定架与槽轮的内部凹槽紧密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右侧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销,所述螺纹销的底部贯穿端盖的内部凹槽与卡盘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销的外壁与端盖间隙配合,所述罐体的顶部贴合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左右两侧均间隙配合有连接销,两个所述连接销的底端均与罐体相固接,所述连接销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顶盖的内部连通有进料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内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冯飞邓维伟黄炜杨烜何涛李毅罗婷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