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8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箱的左侧面插接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右侧面的顶部连通有抽风机,所述吸尘箱左侧面的后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吸尘箱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该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通过设置有抽风机,实现了对灰尘杂质的吸收,避免灰尘杂质通过吹风吹到其他位置,影响人们工作,从而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有伸缩装置,实现了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和第三吸尘管的长度和高度的调节,从而使得不必移动此装置便可对不同位置的模型进行除尘,更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是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注塑成型过程中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为了保证注塑成品的质量,注塑模具在产出后一般都要进行除尘处理;现有注塑模具除尘一般是靠吹风处理,但一直吹风不仅浪费电能,而且被吹起的灰尘还是有可能落在模具上,除尘效果并不好,因此现有注塑模具的除尘方法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有必要进行改进。
[0003]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090687.6中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用除尘装置,它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抽风机和固定支架,收尘管与抽风机连接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收尘管出口端连接收尘装置,收尘管内设置有除尘过滤器,收尘装置为内部中空的“凹”型空管,“凹”型空管内壁开设有数个吸尘口,收尘管出口端与“凹”型空管的外壁中心连接,抽风机上设置有点动按钮开关,除尘过滤器为两头带螺栓接头的圆柱状空管,空管的进口和出口上设置有过滤网,除尘过滤器设置在收尘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抽风机、吸尘管和吸尘口配合使用,从而对模具表面覆盖的灰尘和四周的灰尘进行吸收,通过移动平台使得此装置进行移动,但此注塑模具用除尘装置存在较多缺陷,其中使用移动平台移动此装置,当平台较大时,中心位置吸尘较困难,且工作人员频繁移动此装置易劳累,增加工作负担。
[0004]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此注塑模具用除尘装置存在较多缺陷,其中使用移动平台移动此装置,当平台较大时,中心位置吸尘较困难,且工作人员频繁移动此装置易劳累,增加工作负担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箱的左侧面插接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右侧面的顶部连通有抽风机,所述吸尘箱左侧面的后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吸尘箱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底座箱上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吸尘管,所述第一吸尘管与第二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与第三吸尘管均通过伸缩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管道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折叠管,位于左侧的拉伸折
叠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二吸尘管的下表面和第一吸尘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顶部的拉伸折叠管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第三吸尘管的右侧面和第二吸尘管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连接管道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二吸尘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连接管道外表面的底部与第一吸尘管插接,位于顶部的连接管道外表面的左侧与第三吸尘管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位于顶部的连接管道外表面的右侧与第二吸尘管插接,所述第一吸尘管内壁的顶部与第二吸尘管内壁的左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吸尘管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均连通有辅助吸尘管,所述第三吸尘管下表面的左侧与辅助吸尘管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底座箱上表面的右前侧连通有手持管,所述手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手持管外表面的顶部套接有固定片,所述手持管的中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底座箱上表面的右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座。
[0009]优选的,所述吸尘箱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底座箱内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滑槽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防尘网的孔径为一点五毫米。
[0011]优选的,所述拉伸折叠管采用铝箔材料制作而成,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和第三吸尘管均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适配,第二卡座与手持管卡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吸尘管和第三吸尘管均设置为“L”形,吸尘箱的长度为底座箱长度的四分之三。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通过设置有抽风机,实现了对灰尘杂质的吸收,避免灰尘杂质通过吹风吹到其他位置,影响人们工作,从而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有伸缩装置,实现了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和第三吸尘管的长度和高度的调节,从而使得不必移动此装置便可对不同位置的模型进行除尘,更便于人们使用。
[0017]2、该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通过设置有拉伸折叠管,实现了第二吸尘管和第三吸尘管调节时的密封作用,从而保障了此装置在吸收灰尘杂质时的密封效果,提高了此装置的安全性,卡块和卡槽配合使用,实现了第二吸尘管和第三吸尘管的移动和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箱;2、伸缩装置;201、连接管道;202、卡块;203、拉伸折叠管;3、吸尘箱;301、出风口;4、抽风机;5、第一卡座;6、把手;7、第一吸尘管;8、第二吸尘管;9、第三吸尘管;10、万向轮;11、卡槽;12、辅助吸尘管;13、吸尘口;14、手持管;15、锥形头;16、固定片;17、阀门;18、支撑杆;19、第二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包括底座箱1,底座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底座箱1的左侧面插接有吸尘箱3,吸尘箱3右侧面的顶部连通有抽风机4,抽风机4的型号为HG

HF

150P,设置有抽风机4,实现了对灰尘杂质的吸收,避免灰尘杂质通过吹风吹到其他位置,影响人们工作,从而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吸尘箱3左侧面的后侧开设有出风口301,吸尘箱3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5,第一卡座5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把手6,底座箱1上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吸尘管7,第一吸尘管7与第二吸尘管8和第二吸尘管8与第三吸尘管9均通过伸缩装置2活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包括底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底座箱(1)的左侧面插接有吸尘箱(3),所述吸尘箱(3)右侧面的顶部连通有抽风机(4),所述吸尘箱(3)左侧面的后侧开设有出风口(301),所述吸尘箱(3)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座(5),所述第一卡座(5)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把手(6),所述底座箱(1)上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吸尘管(7),所述第一吸尘管(7)与第二吸尘管(8)和第二吸尘管(8)与第三吸尘管(9)均通过伸缩装置(2)活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2)包括连接管道(201),所述连接管道(20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02),所述连接管道(201)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折叠管(203),位于左侧的拉伸折叠管(20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二吸尘管(8)的下表面和第一吸尘管(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顶部的拉伸折叠管(20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第三吸尘管(9)的右侧面和第二吸尘管(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连接管道(201)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二吸尘管(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连接管道(201)外表面的底部与第一吸尘管(7)插接,位于顶部的连接管道(201)外表面的左侧与第三吸尘管(9)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位于顶部的连接管道(201)外表面的右侧与第二吸尘管(8)插接,所述第一吸尘管(7)内壁的顶部与第二吸尘管(8)内壁的左侧均开设有卡槽(11),所述第三吸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洲超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暴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