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1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包括缸体、缸套和循环水道,所述缸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缸盖,所述缸盖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C字型结构的导向水道,所述缸盖的上表面居中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循环水道,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与循环水道连通的第二入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缸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缸套,所述缸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入水口,所述缸体的内部具有与第一入水口连通的引水道,所述引水道上开设有多个分槽,且所述引水道通过分槽与开设在缸体内部的分水道连通,所述分水道包裹在缸套的外侧。该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可以广泛使用。可以广泛使用。可以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的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内部制有冷却水套,缸盖下端面的冷却水孔与缸体的冷却水孔相通。
[0003]随着发动机的不断研究发展,发动机的压缩比在不断提升,导致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在使用时冷却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包括主体、缸套和循环水道,所述主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C字型结构的导向水道,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居中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循环水道,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与循环水道连通的第二入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缸套,所述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入水口,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与第一入水口连通的引水道,所述引水道上开设有多个分槽,且所述引水道通过分槽与开设在主体内部的分水道连通,所述分水道包裹在缸套的外侧,所述分水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水道,所述主体远离第一入水口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与连接水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0006]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水道与第二水道,所述第一水道与第二水道在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均与设置在顶盖内部的导向水道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主体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
[0008]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水道位置对应的连接套,所述第一水道、第二水道上均设有与连接套配合的卡套。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为铝制材料一体浇筑而成,所述循环水道为S型。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缸套的旁侧均开设有油孔。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通过在顶盖的内部设置导向水道,将第一水道与第二水道连接,对顶盖进行冷却;通过在顶板的内部设置循环水道,对顶盖进行冷却处理,并通过第二入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使得循环水道内部的冷却液可以进行循环流动;通过设置连接水道将分水道相互连接,使得流入该装置内部的冷却液在主体内部进行循环流动,提升该装置的冷却效果。该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
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可以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缸体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缸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缸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循环水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体、100缸套、101第一入水口、102第一水道、103油孔、104 第二水道、105引水道、106分水道、107连接水道、108第一出水口、11顶盖、 110安装孔、112顶板、113第二入水口、114第二出水口、115循环水道、116 导向水道、117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包括主体1、缸套100和循环水道115,所述主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C字型结构的导向水道116,通过在顶盖 11的内部设置导向水道116,将第一水道102与第二水道104连接,对顶盖11 进行冷却,所述顶盖11的上表面居中安装有顶板112,所述顶板112的内部开设有循环水道115,所述顶板112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与循环水道115连通的第二入水口113与第二出水口114,通过在顶板112的内部设置循环水道115,对顶盖11进行循环冷却,所述主体1的内部具有多个缸套100,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入水口101,所述主体1的内部具有与第一入水口101 连通的引水道105,所述引水道105上开设有多个分槽,且所述引水道105通过分槽与开设在主体1内部的分水道106连通,所述分水道106包裹在缸套100 的外侧,所述分水道106之间设置有连接水道107,所述主体1远离第一入水口10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与连接水道107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08,通过设置连接水道107将分水道106相互连接,使得流入该装置内部的冷却液在主体1内部进行循环流动,提升该装置的冷却效果。
[0020]具体的,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水道102与第二水道 104,所述第一水道102与第二水道104在主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水道102、第二水道104均与设置在顶盖11内部的导向水道116连通,第一水道 102、第二水道104均与连接水道107连通,通过设置第一水道102、第二水道 104相互连通将主体1内部的冷却液导入顶盖11内部。
[0021]具体的,所述顶盖11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安装孔110,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与安装孔110位置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在顶盖11上设置安装孔110与设置在主体1上的螺纹孔配合,便于在使用时对顶盖11与主体1 进行安装固定。
[0022]具体的,所述顶盖11的底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水道116位置对应的连接套117,所述第一水道102、第二水道104上均设有与连接套117配合的卡套,通过设置连接套117与
卡套配合,提升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密封性。
[0023]具体的,所述顶盖11为铝制材料一体浇筑而成,所述循环水道115为S 型,通过在顶盖11的内部设置S型的循环水道115,提升该装置的冷却效果。
[0024]具体的,多个所述缸套100的旁侧均开设有油孔103,通过设置油孔103,对该装置起到润滑效果。
[0025]工作原理:该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在使用之前,将外界的发动机部件放置在缸套100的内部,将顶盖11放置在主体1上,通过外界的螺栓与安装孔110的配合,将顶盖11与主体1固定,将外界的水管方便连接在第一入水口101、第二入水口113、第二出水口114和第一出水口108;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入水口101与第二入水口113将冷却液引入主体1内部,在使用时,通过引水道105将冷却液导入分水道106内部,通过分水道106对缸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包括主体(1)、缸套(100)和循环水道(115),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C字型结构的导向水道(116),所述顶盖(11)的上表面居中安装有顶板(112),所述顶板(112)的内部开设有循环水道(115),所述顶板(112)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与循环水道(115)连通的第二入水口(113)与第二出水口(114),所述主体(1)的内部具有多个缸套(100),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入水口(101),所述主体(1)的内部具有与第一入水口(101)连通的引水道(105),所述引水道(105)上开设有多个分槽,且所述引水道(105)通过分槽与开设在主体(1)内部的分水道(106)连通,所述分水道(106)包裹在缸套(100)的外侧,所述分水道(106)之间设置有连接水道(107),所述主体(1)远离第一入水口(10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与连接水道(107)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盖双层冷却水套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雄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钛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