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苗摆盘机,包括:机架、蓄电池、电器控制板、秧盘输摆装置,肥仓、底土仓、种仓、覆土仓、行走机构、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置肥仓、底土仓、种仓、覆土仓、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一次性完成育苗全部作业,播种质量好,设置了侧移行走机构,侧移行走机可升降,原地旋转,侧向行走,克服人工搬动整机,劳动强度大,摆盘作业笨重等弊端。如行走轨迹有偏差,微转向行走机构可微调行驶路线;由于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与调节A轮和调节B轮配合,可调整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的带速,实现摆盘紧凑,作业效率高。微转向行走机构与后行走机构呈三点式排列,行走时微转向行走机构与后行走机构刚好压平摆盘地面,摆盘整齐效果好。摆盘整齐效果好。摆盘整齐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育苗摆盘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育苗摆盘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种植水稻范围广泛,全国从南到北都有很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其中绝大部分采用育苗法种植水稻,水稻提前育苗,可以提前水稻成熟期,育苗成为水稻种植的第一环节,育苗期时间短,工作量大,所以水稻育苗摆盘机非常关键,好的水稻育苗摆盘机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省工省力,本人在先申请过两代机,效果不错,经多年研究改良,本人有研发了新一代水稻育苗摆盘机,较前两代机有了较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育苗摆盘机,可实现施肥、覆底土、播种、再覆土,一次完成育苗摆盘全部作业,彻底解决了水稻育苗摆盘作业中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摆盘作业笨重等弊端,同时实现摆盘紧凑,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是对本人在先申请的水稻育苗摆盘机的进一步改进、提高与再创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水稻育苗摆盘机,包括:机架、蓄电池、电器控制板、秧盘输摆装置,肥仓、底土仓、种仓、覆土仓、行走机构、动力系统,所述机架由两个侧板、料仓隔板及机内主梁组成,机架前端螺接第一输盘架,第一输盘架端侧铰接扶手,固接微转向杆限位框,所述机架上部自前至后依次设置肥仓、底土仓、种仓、覆土仓,所述秧盘输摆装置包括:第一输盘带、第一输盘架和第二输盘带,第一输盘带设置在第一输盘架内,所述第二输盘带设置在第一输盘带斜下端至机架前端,与秧盘底托板适配,电器控制板设置在机架前侧上部,机架前下部设置平台,蓄电池设置平台上,所述第一输盘架的一侧设置锁舌扳手,另一侧设置离合扳手和转换扳手,所述电器控制板上设置总开关按钮、升降电机控制按钮、侧移电机控制按钮、底土搅拌及播肥电机速度微调开关、播种覆土电机速度微调开关、前后轮驱动电机行走速度微调开关。
[0005]所述行走机构分为三部分,均设置机架下部,机架下前部设置微转向行走机构,机架下中部的机内主梁下部设置侧移行走机构,机架下后部设置后驱行走机构,所述各行走机构均由行走轮、履带、轮轴、轮架组成;所述侧移行走机构上部设置转盘、锁舌、球轴承、升降架、滑动槽、升降调节丝杠、机内主梁,侧移行走机构的两轮之间设置侧移行走电机;所述微转向行走机构铰接在机架前部的平台下部,通过微转向杆可微调转向。
[0006]所述肥仓下部设置肥料搅拌辊、肥量调节板及调节扳手。
[0007]所述底土仓下部设置底土搅拌辊及底土输送带、底土量调节板及调整扳手。
[0008]所述种仓底部设置清种辊、播种辊。
[0009]所述覆土仓的下部设置覆土搅拌辊、下土量调节板及土量调节扳手,覆土仓的仓口下设置覆土输送带。
[0010]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蓄电池、前后轮驱动电机、侧移行走电机、升降电机、底土搅拌及播肥电机、播种覆土电机,各电机均有电器控制板控制,所述前后轮驱动电机3经链轮与前轮介轮轴连接,前轮介轮轴通过链轮一路与微转向行走机构连接,另一路通过设置在前轮介轮轴头上的链轮与后介轮轴连接,后介轮轴与后驱行走机构连接,后轮驱动电机为微转向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提供动力;所述侧移行走电机设置在侧移行走机构下部履带内的两行走轮间通过链轮与行走轴连接,侧移行走电机在侧移时驱动侧移履带,侧移行走电机为侧移行走机构提供动力;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右侧的侧板上,通过链轮与升降调节丝杠连接,升降电机为侧移行走机构升降提供动力;所述底土搅拌及播肥电机设置在肥仓附近右侧的侧板上,通过链轮与肥料搅拌辊、底土搅拌辊及底土输送带连接,底土搅拌及播肥电机驱动肥料搅拌辊和底土搅拌辊及底土输送带;所述播种覆土电机设置在种仓与覆土仓间右侧的侧板上,通过链轮与清种辊、播种辊、覆土搅拌辊、覆土输送带连接,播种覆土电机驱动清种辊、播种辊、覆土搅拌辊及覆土输送带。
[0011]所述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由相应的第一输盘辊和第二输盘辊带动,调节A轮和调节B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输盘辊和第二输盘辊的轴头并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A轮和调节B轮上设置弹性胶圈,调节调节螺母使弹性胶圈受到侧向挤压其形状改变,外经变大,也就是通过改变外周长,从而达到改变第一输盘带和第二输盘带的带速。
[0012]所述肥仓和种仓上设置盖板。
[0013]所述第一输盘架上设置输盘限位杆。
[0014]本技术由于设置肥仓、底土仓、种仓、覆土仓、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一次性完成育苗全部作业,播种质量好,设置了侧移行走机构,侧移行走机可升降,原地旋转,侧向行走,利用侧移行走机构的升降功能使整机离开地面,人工搬动扶手原地转向,利用侧移功能轻松进行下一行的摆盘,克服人工搬动整机,劳动强度大,摆盘作业笨重等弊端。如行走轨迹有偏差,微转向行走机构可微调行驶路线;由于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与调节A轮和调节B轮配合,可调整第一输盘带、第二输盘带的带速,实现摆盘紧凑,作业效率高。微转向行走机构与后行走机构呈三点式排列(见图15),因行走轮的轮距宽窄不同,行走时微转向行走机构与后行走机构刚好压平摆盘地面,摆盘整齐效果好。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反向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电机布置位置及行走传动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的C
‑
C视图;
[0021]图6为图1的A放大视图;
[0022]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23]图8为图6的左视图;
[0024]图9为图5的B放大视图;
[0025]图10为图9的右视图;
[0026]图11为转盘示意图;
[0027]图12为滑动槽及锁舌示意图;
[0028]图13为转盘、滑动槽及锁舌的装配图;
[0029]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0030]图15为行走机构布置示意图。
[0031]图中1.蓄电池,2.轮架 3.前后轮驱动电机,4.行走轮,5.调节A轮,6. 齿型角代,7.调节B轮,8.后介轮轴,9. 输盘限位杆,10.底土输送带,11.第二输盘带,12.机内主梁,13.电器控制板,14.秧盘底托盘,15. 覆土输送带,16.下土量调节板,17.侧板,18.土量调节扳手,19.覆土搅拌辊,20.覆土仓,21.播种覆土电机,22.种仓,23.清种辊,24.播种辊, 25.底土仓,26.底土搅拌辊,27.侧移行走机构,28.肥仓,29. 底土搅拌及播肥电机,30.第一输盘架,31、离合扳手,32.锁舌扳手,33.转换扳手,34第一输盘带,35.微转向杆,36.扶手,37升降架,38.滑动槽,39.侧移行走电机,40.履带,41.升降调节丝杠,42.锁舌,43.轮辐,44.弹性胶圈,45.转盘,46. 升降电机,47.球轴承,48.后驱行走机,49.微转向行走机构,50.前轮介轮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苗摆盘机,包括:机架、蓄电池(1)、电器控制板(13)、秧盘输摆装置,肥仓(28)、底土仓(25)、种仓(22)、覆土仓(20)、行走机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两个侧板(17)、料仓隔板及机内主梁(12)组成,机架前端螺接第一输盘架(30),第一输盘架端侧铰接扶手(36),固接微转向杆限位框,所述机架上部自前至后依次设置肥仓(28)、底土仓(25)、种仓(22)、覆土仓(20),所述秧盘输摆装置包括:第一输盘带(34)、第一输盘架(30)和第二输盘带(11),第一输盘带(34)设置在第一输盘架(30)内,所述第二输盘带(11)设置在第一输盘带斜下端至机架前端,与秧盘底托板(14)适配,电器控制板(13)设置在机架前侧上部,机架前下部设置平台,蓄电池(1)设置平台上,所述第一输盘架(30)的一侧设置锁舌扳手(32),另一侧设置离合扳手(31)和转换扳手(33),所述电器控制板(13)上设置总开关按钮、升降电机控制按钮、侧移电机控制按钮、底土搅拌及播肥电机速度微调开关、播种覆土电机速度微调开关、前后轮驱动电机行走速度微调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摆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分为三部分,均设置机架下部,机架下前部设置微转向行走机构(49),机架下中部的机内主梁下部设置侧移行走机构(27),机架下后部设置后驱行走机构(48),所述各行走机构均由行走轮(4)、履带(40)、轮轴、轮架(2)组成;所述侧移行走机构(27)上部设置转盘(45)、锁舌(42)、球轴承(47)、升降架(37)、滑动槽(38)、升降调节丝杠(41)、机内主梁(12),侧移行走机构的两轮之间设置侧移行走电机(39);所述微转向行走机构铰接在机架前部的平台下部,通过微转向杆可微调转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摆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肥仓(28)下部设置肥料搅拌辊、肥量调节板及调节扳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摆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土仓(25)下部设置底土搅拌辊(26)及底土输送带(10)、底土量调节板及调整扳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摆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仓(22)底部设置清种辊(23)、播种辊(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摆盘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
申请(专利权)人:赵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