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973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气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其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构件;阀体上具有连接部;阀体上具有进气孔;阀体上具有滑孔;滑孔从进气孔连通至阀体的另一端;阀体上具有排气孔;排气孔设置在阀体的一侧;排气孔与滑孔连通;阀芯插装在滑孔内,能够相对阀体滑动;阀芯包括:端密封部、第一密封部、流通部、第二密封部和操作部,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第一密封部位于排气孔与操作部之间的滑孔内;第二密封部位于排气孔与阀体的另一端之间的滑孔内;流通部设置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流通部的直径较滑孔的直径小;复位构件设置在阀芯与阀体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密封性能,且便于排气。且便于排气。且便于排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气阀
,尤其涉及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

技术介绍

[0002]排气阀应用于独立采暖系统,集中供热系统,采暖锅炉、中央空调、地板采暖及太阳能采暖系统等管道的排气。因为水中通常都会溶解一定的空气,而且空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样在循环过程中气体逐渐从水中分离出来,并逐渐聚在一起形成大的水泡甚至气柱,因为有水的补充,所以经常要将气体进行排出。气体的排出依赖排气阀。
[0003]传统的排气阀一般是采用阀芯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上,通过阀芯顶针顶设在阀体上进行密封;这种结构在经常进行开闭操作时,容易造成阀芯磨损,导致排气阀的密封性能降低,产生漏水现象,而且,如果阀芯与阀体的连接过紧,还需要携带工具来进行操作;如果连接不紧,容易漏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密封性能,且便于排气。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构件;
[0007]所述阀体上具有连接部,用于与采暖系统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
[0008]所述阀体上具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
[0009]所述阀体上具有滑孔;所述滑孔从所述进气孔连通至所述阀体的另一端;
[0010]所述滑孔的直径比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小;
[0011]所述阀体上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滑孔连通;
[0012]所述阀芯插装在所述滑孔内,能够相对所述阀体滑动;
[0013]所述阀芯包括:端密封部、第一密封部、流通部、第二密封部和操作部;
[0014]所述端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流通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操作部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
[0015]所述端密封部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大径较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大;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小径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直径相同;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小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接;
[0016]所述阀芯向所述阀体的另一端移动至预定位置,所述端密封部能够贴合在所述进气孔上;
[0017]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滑孔内;所述第一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0018]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之间的所述滑孔内;所述第
二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0019]所述流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所述流通部的直径较所述滑孔的直径小;
[0020]所述流通部在所述滑孔内滑动,能够连通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排气孔;
[0021]所述操作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部上;所述操作部能够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另一端;
[0022]所述复位构件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阀芯向所述阀体的另一端移动。
[0023]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上设置有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能够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操作部的另一端。
[0024]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滑孔连通,且与所述滑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孔的直径较所述滑孔小;
[0025]所述操作部的直径较所述限位孔小,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直径较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构件套装在所述操作部上,位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限位构件之间。
[0027]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构件为压缩弹簧。
[002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滑孔同轴设置;
[0029]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滑孔之间通过倒角或圆弧过渡。
[003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外螺纹。
[00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
[0032]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
[0033]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暖系统用排气阀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34]能够提升密封性能,且便于排气。
[003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的示意图。
[0037]图中所示:
[0038]1为阀体,1

1为连接部,1

2为进气孔,1

3为滑孔,1

4为排气孔,2为阀芯,2

1为端密封部,2

2为第一密封部,2

3为流通部,2

4为第二密封部,2

5为操作部,2

6为第一密封件,2

7为第二密封件,3为复位构件,4为限位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
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4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包括:阀体1、阀芯2和复位构件3;阀体1可以为铸铁、不锈钢材质或铜质等。阀体1优选为圆柱结构;阀体1上具有连接部1

1,用于与采暖系统连接;连接部1

1位于阀体1的一端;本实施例优选,连接部1

1上具有外螺纹,以便于与采暖系统连接。
[0041]阀体1上具有进气孔1

2;进气孔1

2位于阀体1的一端,在阀体1安装在采暖系统上时,进气孔1

2与采暖系统内连通;阀体1上具有滑孔1

3;滑孔1

3从进气孔1

2连通至阀体1的另一端;滑孔1

3与阀芯2匹配,以使阀芯2能够在滑孔1

3内滑动。滑孔1

3的直径比进气孔1

2的直径小;本实施例优选,进气孔1

2与滑孔1

3同轴设置;进气孔1

2与滑孔1

3之间通过倒角或圆弧过渡,以利于气体流通。
[0042]阀体1上具有排气孔1

4;排气孔1

4设置在阀体1的一侧;排气孔1

4与滑孔1

3连通;排气孔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暖系统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构件;所述阀体上具有连接部,用于与采暖系统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所述阀体上具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所述阀体上具有滑孔;所述滑孔从所述进气孔连通至所述阀体的另一端;所述滑孔的直径比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小;所述阀体上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滑孔连通;所述阀芯插装在所述滑孔内,能够相对所述阀体滑动;所述阀芯包括:端密封部、第一密封部、流通部、第二密封部和操作部;所述端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流通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操作部依次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所述端密封部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大径较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大;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小径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直径相同;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小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接;所述阀芯向所述阀体的另一端移动至预定位置,所述端密封部能够贴合在所述进气孔上;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滑孔内;所述第一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之间的所述滑孔内;所述第二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流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所述流通部的直径较所述滑孔的直径小;所述流通部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王强聂晶王洪坤吴延祥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