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67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支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和布置在底板的背部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路板,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电极的端子单元接近并设置在面板的边缘处。连接元件具有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处的第一端和布置在电路板处的第二端,第一端包括布线单元,在该布线单元上形成有导线,这些导线一对一地对应于电极端子单元并与电极端子单元交叠。在每个电极端子单元和导线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导电凸起以耦合该端子单元和该导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电极端子单元和连接元件之间具有改进的连接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11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4-0094202号的优先权和权利,在此为了所有目的引用并参考该申请。通常,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是利用气体放电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器,由于其具有极好的显示特性,例如显示能力、亮度、对比度和视角,人们将它看作是可以代替阴极射线管(CRT)的下一代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支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安装在底板背部上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路板和容纳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底板及电路板的外壳。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通过向布置在密封、充气空间内的电极施加预定电压而发生辉光放电。该辉光放电产生紫外线,该紫外线激发以预定图案形成的荧光层从而显示图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各个电极都包括被施加电压的端子单元和多个至少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边缘处的端子单元。另外,这些端子单元与连接元件耦合,例如柔性印刷电缆(FPC),其与电路板耦合。更详细地,连接元件包括布线单元,该布线单元包括与各个端子单元交叠的导线。布线单元的这些导线和端子单元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相连,在该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上均匀分布着通过在镍(Ni)颗粒上镀金(Au)而形成的导电球。就是说,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形成在导线和端子单元之间,通过加热和加压工具被加热及加压从而将其连接在端子单元和导线之间。然而,由于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被加热和加压,所以形成在该薄膜上的导电球可能会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均匀分布。如果集中的导电球位于相邻的端子单元之间,那么就会在这些端子单元之间发生电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电极端子单元和连接元件之间具有改进的连接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从而防止发生电短路并缩短制造过程。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述,并将根据该说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可以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底板、电路板和连接元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布置在该板边缘的电极端子单元,底板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耦合并对其进行支承,电路板布置在底板的后部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连接元件包括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一端和布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二端。第一端包括布线单元,在该布线单元上形成有导线,这些导线与电极端子单元一对一地对应并覆盖端子单元,在每个电极端子单元和导线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导电凸起以使端子单元与导线耦合。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连接元件和至少一个导电凸起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包括接近前基板至少一个边缘的端子单元的维持电极、面对前基板的后基板、与维持电极相交叉并具有接近后基板至少一个边缘的端子单元的寻址电极、布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以定义放电室的障肋和布置在放电室中的荧光层。连接元件具有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的第一端和布置在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路板处的第二端。第一端包括布线单元,在该布线单元上形成有导线,这些导线与电极端子单元一对一地对应并覆盖电极端子单元。在每个电极端子单元和导线之间布置有导电凸起以使电极端子单元与导线耦合。可以理解的是,前面的概述和后面的详述都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是想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将其结合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一部分的部分透视图。图3是图1中连接元件和电极端子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3中耦合在一起的连接元件和端子单元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公开更彻底,并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全部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而将层和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放大。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和底板140。底板140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后面并基本与其平行。底板140可以由铝制成,支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接收并发散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产生的热量。可以在底板140的边缘形成弯曲部分141以防止底板140弯曲。底板140通过粘结元件142(例如双面胶带)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耦合。此外,在底板140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之间布置散热元件143以帮助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产生的热量散发到装置外部。另外,在底板140的背部安装电路板150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因此,在电路板150上安装各种电子元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和底板140容纳在外壳(未示出)中从而构成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电路板150通过连接元件160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电耦合。连接元件160可以是柔性印刷电缆(FPC)或载带封装(TCP),其是通过在FPC上安装至少一个器件而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布置在底板140左侧和右侧的连接元件160包括FPC165,布置在底板140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元件160包括TCP166。TCP166互相分离。在围绕底板14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穿过之后,TCP166的一端可以与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上的寻址电极(132、参照图2)耦合,另一端可以与用于驱动寻址电极132的电路板150的驱动单元耦合。另外,TCP166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各个柔性印刷电缆167上的器件168,例如寻址驱动集成电路(IC),该器件168布置成邻近底板14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加固元件170支承设备168。因此,加固元件170布置在底板140和TCP166之间从而横跨加固元件170的表面放置TCP166,器件168对应于加固元件170。加固元件170可以由金属制成,它们与底板140的后表面耦合以防止底板140弯曲并增加底板的散热面积从而加强散热效率。各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都可以用作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采用具有三电极表面放电结构的交流(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参照图2,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10包括与后板130耦合的前板120。前板120包括前基板121、形成在前基板121的后表面上并包括X电极123和Y电极124的维持电极对122、覆盖维持电极对122的前介电层125和覆盖前介电层125的保护层126。X电极123和Y电极124分别作为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它们彼此分开放电间隙。另外,X电极123包括透明电极123a和与透明电极123a耦合的汇流电极123b,Y电极124包括透明电极124a和与透明电极124a耦合的汇流电极124b。后板130包括后基板131、布置在后基板131上并在与维持电极对122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寻址电极132、覆盖寻址电极132的后介电层、形成在后介电层133上以定义放电室135的障肋134和布置在放电室135中的荧光层136。因此,维持电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布置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处的电极端子单元;底板,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耦合并对其进行支承;电路板,布置在底板的背部以驱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连接元件,包括 布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边缘的第一端和布置在电路板处的第二端,第一端包括布线单元,在该布线单元上形成有导线,这些导线与电极端子单元一对一地对应并与电极端子单元交叠;及至少一个导电凸起,布置在每个电极端子单元和导线之间以耦合该电极端子 单元和该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基正姜京湖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