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52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噪管和第二降噪管;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的第一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形成一级降噪腔;所述第一降噪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形成二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形成三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另一端与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形成四级降噪腔。其优点表现在:通过各个层级的降噪腔进行降噪,使得气流的降噪具有车层次感,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提高整车品质。提高整车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

技术介绍

[0002]进气管是汽车进气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进气管的进气端固定于汽车车身的前横梁上,另一端通过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相连。当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内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为了降低噪音,市面上出现较多的降噪结构。然而,传统的消音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0003]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结构消除频率为5000

8000HZ的进气噪音以及消除进气系统的辐射噪音。根据测试,G01车型整车加速噪音在5000

8000HZ的频段并无异常噪音,且无辐射噪音;反而在1000

4000HZ频段存在严重的“whoosh”声,并在车内能明显听到,影响整车品质。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916548.5,申请日20160823,专利名称为:一种集成高频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公开了一种集成高频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滤清器本体、高频谐振腔。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本体包括上壳、下壳和滤芯组成,上壳和下壳通过滤芯密封圈进行密封。在空气滤清器的上壳内设有若干卡扣孔和滑槽。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外壁设有若干卡扣和滑板,卡扣与卡扣孔配合连接,滑板与滑槽配合连接。所述的高频谐振腔装入空气滤清器的上壳内,所述的滑板与滑槽对应滑动配合,发挥导向作用,同时,所述的卡扣与卡扣安装孔对应配合卡接,防止松脱。
[0005]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集成高频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在空气滤清器壳体内集成高频谐振腔,阻隔高温高压气体对高频谐振腔造成直接冲击,降低多阶段频率进气噪声、辐射噪声,且节约机舱空间,制作成本低廉,从而提高汽车舒适性并降低成本的。但是关于一种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000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而关于这种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安装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噪管和第二降噪管;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位于第一降噪管的一端;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降噪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降噪口;所述的第一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形成一级降噪腔;所述第一降噪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形成二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的一
端与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形成三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另一端与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形成四级降噪腔。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降噪孔为圆形孔,环形分布在第一降噪管上。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降噪口为方形口,环形分布在第二降噪管。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降噪口的尺寸规格大于降噪孔。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个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均为圆形状,且第一个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依次增大。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四隔板的外侧集成有封板。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封板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凸缘。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板的外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块。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侧面设置有连接弯管;所述的连接弯管在壳体的连接处正对一级降噪腔。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座。
[0019]本技术优点在于:
[0020]1、过各个层级的降噪腔进行降噪,使得气流的降噪具有车层次感,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
[0021]2、第一个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均为圆形状,且第一个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依次增大。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四个降噪腔室容积大小不同,且从进气口端到出气端,降噪腔的容积逐渐增大,降噪效果好。
[0022]3、改变了连接弯管的位置,能够明显对发动机位置处通过一级降噪腔来降噪,降噪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是本技术的高频谐振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3是封板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4本技术的高频谐振腔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8]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9]1.壳体
ꢀꢀꢀꢀꢀꢀꢀꢀꢀꢀꢀꢀꢀꢀꢀꢀ
2.进气口
[0030]3.出气口
ꢀꢀꢀꢀꢀꢀꢀꢀꢀꢀꢀꢀꢀꢀ
4.连接弯管
[0031]5.第一降噪管
ꢀꢀꢀꢀꢀꢀꢀꢀꢀꢀ
51.第一隔板
[0032]52.第二隔板
ꢀꢀꢀꢀꢀꢀꢀꢀꢀꢀꢀ
53.降噪孔
[0033]54.一级降噪腔
ꢀꢀꢀꢀꢀꢀꢀꢀꢀ
55.二级降噪腔
[0034]6.第二降噪管
ꢀꢀꢀꢀꢀꢀꢀꢀꢀꢀ
61.第三隔板
[0035]62.第四隔板
ꢀꢀꢀꢀꢀꢀꢀꢀꢀꢀꢀ
63.降噪口
[0036]64.三级降噪腔
ꢀꢀꢀꢀꢀꢀꢀꢀꢀ
65.四级降噪腔
[0037]7.封板
ꢀꢀꢀꢀꢀꢀꢀꢀꢀꢀꢀꢀꢀꢀꢀꢀ
71.凸缘
[0038]72.安装凸块
ꢀꢀꢀꢀꢀꢀꢀꢀꢀꢀꢀ
8.固定座
[0039]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另一端安装有出气口3;所述的壳体1侧面设置有连接弯管4。
[0040]请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的高频谐振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降噪管5和第二降噪管6;所述的第二降噪管6位于第一降噪管5的一端;所述的第一降噪管5上设置有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降噪管6上设置有第三隔板61和第四隔板62;所述的第一降噪管5上设置有降噪孔53;所述的第二降噪管6上设置有降噪口63;所述的第一降噪管5的一端与第一隔板51形成一级降噪腔5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安装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噪管和第二降噪管;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位于第一降噪管的一端;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降噪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降噪口;所述的第一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形成一级降噪腔;所述第一降噪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形成二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形成三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另一端与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形成四级降噪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噪孔为圆形孔,环形分布在第一降噪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噪口为方形口,环形分布在第二降噪管。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椿云熊宪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