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顶料机构和拉料机构;上模座:其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上模座的前后侧面中部对称设置有连杆,上模座和上模板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柱,导柱的下表面均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模板的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板,支板的下表面均与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料机构:设置于两个连杆下端的间隙处,顶料机构的上端与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可以保证成型的工件留在下模板的上端,保证后续工件能够顺利顶出,还能防止顶杆受力过大而折断,可以实现自动顶料,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出风栅生产
,具体为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出风栅则是空调出风口必备的零部件之一,出风栅的材质大多为塑料,出风栅在生产时通常需要用到模具来进行批量成产,注塑模具是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传统工艺中出风栅生产用到的注塑模具大多无法实现自动顶料,无法保证开模时工件的位置,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可以保证成型的工件留在下模板的上端,保证后续工件能够顺利顶出,还能防止顶杆受力过大而折断,可以实现自动顶料,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顶料机构和拉料机构;
[0005]上模座:其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上模座的前后侧面中部对称设置有连杆,上模座和上模板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柱,导柱的下表面均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模板的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板,支板的下表面均与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6]顶料机构:设置于两个连杆下端的间隙处,顶料机构的上端与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拉料机构:设置于下模板的内部下端,拉料机构与设置于下模板上表面中部的料孔位置对应,拉料机构的下端与顶料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8]其中:所述上模座和上模板的中部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内安装有一个浇口套,浇口套的下端与料孔位置对应,可以保证成型的工件留在下模板的上端,保证后续工件能够顺利顶出,还能防止顶杆受力过大而折断,可以实现自动顶料,提高生产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板和顶杆,所述顶板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杆下端的相对内侧面固定连接,顶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顶杆,顶杆的上端穿过下模板内部均匀设置的通孔并位于下模板上表面的型腔内部,可以实现自动顶料,提高生产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对称设置于顶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两个第一弹簧的上端均与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可以辅助顶板复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拉杆、安装槽、齿轮和第二弹簧,所述安装槽设置于下模板的内部下端,安装槽右侧上端的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的上端为球型且位于
料孔的内部,安装槽的前后内壁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拉杆下端设置的齿牙与齿轮啮合连接,拉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与安装槽下端开口处设置的盖板上端面接触,可以保证成型的工件留在下模板的上端,保证后续工件能够顺利顶出,还能防止顶杆受力过大而折断。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拉料机构还包括齿条板,所述齿条板固定设置于顶板的上表面,齿条板的上端穿过安装槽下端设置的盖板左侧通孔并与齿轮啮合连接,为齿轮的旋转提供驱动力。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具有以下好处:
[0014]1、开模时注塑机拉动上模座向上移动,上模板和下模板分离,由于一部分塑料包裹在拉杆的上端,从而保证工件留在下模板的上端,同时两个连杆拉动顶板上移,第一弹簧收缩,顶杆的上端穿过下模板内部均匀设置的通孔并位于下模板上表面的型腔内部,顶杆将下模板下端的工件顶出,可以实现自动顶料,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弹簧可以辅助顶板复位。
[0015]2、拉杆的上端为球型且位于料孔的内部,当工件冷却成型后一部分塑料包裹在拉杆的上端,顶板上移的同时齿条板随之上移,因为齿条板的上端与齿轮啮合连接,齿轮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拉杆下端设置的齿牙与齿轮啮合连接,所以齿条板上移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拉杆下移,第二弹簧收缩,从而使拉杆的上端与成型的工件分离,使工件顶出更加流畅,同时还能防止顶杆受力过大而折断,分离后第二弹簧复位使拉杆复位,继续下一工件的成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上模座、2顶料机构、21顶板、22第一弹簧、23顶杆、3拉料机构、31拉杆、32安装槽、33齿轮、34齿条板、35第二弹簧、4上模板、5导向孔、6导柱、7下模板、8支板、9下模座、10连杆、11料孔、12浇口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顶料机构2和拉料机构3;
[0023]上模座1:其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4,上模座1的前后侧面中部对称设置有连杆10,上模座1和上模板4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导向孔5,导向孔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
柱6,导柱6的下表面均与下模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模板7的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板8,支板8的下表面均与下模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用螺栓分别将上模座1和下模座9固定于外部注塑机的工位上,使注塑机的喷嘴与浇口套12对应,启动注塑机,使上模板4和下模板7闭合,导柱6分别与上模座1和上模板4中部均匀设置的导向孔5滑动连接,可以防止合模时型腔偏斜,保证注塑质量;
[0024]顶料机构2:设置于两个连杆10下端的间隙处,顶料机构2的上端与下模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料机构2包括顶板21和顶杆23,顶板2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杆10下端的相对内侧面固定连接,顶板2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顶杆23,顶杆23的上端穿过下模板7内部均匀设置的通孔并位于下模板7上表面的型腔内部,还包括顶料机构2还包括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对称设置于顶板2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两个第一弹簧22的上端均与下模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开模时注塑机拉动上模座1向上移动,上模板4和下模板7分离,由于一部分塑料包裹在拉杆31的上端,从而保证工件留在下模板7的上端,同时两个连杆10拉动顶板21上移,第一弹簧22收缩,顶杆23的上端穿过下模板7内部均匀设置的通孔并位于下模板7上表面的型腔内部,顶杆23将下模板7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顶料机构(2)和拉料机构(3);上模座(1):其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4),上模座(1)的前后侧面中部对称设置有连杆(10),上模座(1)和上模板(4)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导向孔(5),导向孔(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柱(6),导柱(6)的下表面均与下模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模板(7)的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板(8),支板(8)的下表面均与下模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料机构(2):设置于两个连杆(10)下端的间隙处,顶料机构(2)的上端与下模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拉料机构(3):设置于下模板(7)的内部下端,拉料机构(3)与设置于下模板(7)上表面中部的料孔(11)位置对应,拉料机构(3)的下端与顶料机构(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上模座(1)和上模板(4)的中部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内安装有一个浇口套(12),浇口套(12)的下端与料孔(11)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栅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2)包括顶板(21)和顶杆(23),所述顶板(2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杆(10)下端的相对内侧面固定连接,顶板(2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顶杆(23),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兆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