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07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涉及柔性温室顶棚技术领域,包括中空板,所述中空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所述中空板远离反射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上均设置有反射凸起,所述反射凸起之间设置有下陷槽口,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的最外侧还设置有铝塑膜,所述中空板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反射层、中空板和保温层三者集成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反射层具有较好的光线反射效果,减少温度吸收;通过设置的下陷槽口以及中空板内开设的弧形凹槽,可以方便在收卷时进行让位,使其更方便进行弯曲,方便进行收卷以及运输。进行收卷以及运输。进行收卷以及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柔性温室顶棚
,具体为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主要为外墙与内墙的一些隔热保温材料如PP中空板,挤塑板,酚醛板,岩棉,硅酸铝,铝箔复合泡棉材料,铝塑复合材料等。
[0003]一般施工都需要隔热保温层,反射层,加固层都需要分开操作,造成施工周期长,每层材料兼容性问题,工程造价费用都比较高;最终都是施工后墙体或屋顶层的保护层及保温层较厚,保温效果中等,造成材料和费用较大的浪费,且不方便进行收卷,占地面积大,运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保温效果好,集成度高,且便于进行收卷,方便进行运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包括中空板,所述中空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所述中空板远离反射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上均设置有反射凸起,所述反射凸起之间设置有下陷槽口,所述反射层和所述保温层的最外侧还设置有铝塑膜,所述中空板上开设有弧形凹槽。
[0006]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的重量范围在50

300gsm,所述中空板的厚度在1

10mm,所述保温层的重量范围在50

300gsm。
[0007]优选的,所述下陷槽口的形状设置成“V”字形。
[0008]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分别设置在中空板的上下上端,所述弧形凹槽的圆心朝向所述下陷槽口。
[0009]优选的,所述中空板、反射层和保温层之间采用热式复合、胶水复合和淋膜复合的其中一种方式相结合。
[0010]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尺寸不大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尺寸。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结构:反射层、中空板和保温层三者集成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反射层具有较好的光线反射效果,减少高温对内部进行侵袭;通过设置的下陷槽口以及中空板内开设的弧形凹槽,可以方便在收卷时进行让位,使其更方便进行弯曲,方便进行收卷以及运输。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
[0014]图中:10、中空板;11、反射层;12、保温层;13、反射凸起;14、铝塑膜;15、下陷槽口;16、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包括中空板10,中空板10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11,中空板10远离反射层11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12,反射层11和保温层12上均设置有反射凸起13,反射凸起13向外凸出可以在光线进行照射时,对光线进行反射,减少热量的吸收,保持内部温度,反射凸起13之间设置有下陷槽口15,反射层11和保温层12的最外侧还设置有铝塑膜14,中空板10上开设有弧形凹槽16,下陷槽口15设置在两个反射凸起13之间,在进行收卷过程中,通过下陷槽口15进行让位,保证弯曲的顺利进行,且弧形凹槽16设置在中空板10的内部,这样中空板10在弯曲时有弧形凹槽16进行让位,保证收卷的顺利进行。
[0017]请参阅图1,反射层11的重量范围在50

300gsm,中空板10的厚度在1

10mm,保温层12的重量范围在50

300gsm,利用中空板10材料特殊性柔性,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功能,
[0018]请参阅图1,下陷槽口15的形状设置成“V”字形,可以保证弯曲的顺利进行,减少表面褶皱的出现。
[0019]请参阅图1,弧形凹槽16分别设置在中空板10的上下上端,弧形凹槽16的圆心朝向下陷槽口15,这样可以保证中空板10在弯曲时,可以朝向弧形凹槽16进行塌陷,起到避位作用,保证收卷的顺利进行。
[0020]请参阅图1,中空板10、反射层11和保温层12之间采用热式复合、胶水复合和淋膜复合的其中一种方式相结合,反射层11的厚度尺寸不大于保温层12的厚度尺寸,在进行集成时,通过熔点相近可以通过电压高温快速融化结合在一起,中空板10是一种半结晶材料熔点在180

240℃,铝塑膜14和反射层11(反射层11可以是编织布、无纺布、涤纶布、玻纤布等)相结合达到隔热保温防水一体化的产品。
[0021]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受到阳光照射时,通过反射凸起13的设置可以对阳光进行反射,减少热量的吸收,通过中空板10可以对内外温度进行初步隔绝,在通过在内部设置的保温层12加强温度的分隔,减少热量的交换,铝塑膜14的设置,具有较好的阳光反射性,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产品可以进行收卷,收卷时两个反射凸起13会相互靠近,下陷槽口15的设置可以对反射层11进行让位,使其可以顺利弯曲,且且弧形凹槽16设置在中空板10的内部,这样中空板10在弯曲时有弧形凹槽16进行让位,保证收卷的顺利进行。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板(10),所述中空板(10)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11),所述中空板(10)远离反射层(11)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12),所述反射层(11)和所述保温层(12)上均设置有反射凸起(13),所述反射凸起(13)之间设置有下陷槽口(15),所述反射层(11)和所述保温层(12)的最外侧还设置有铝塑膜(14),所述中空板(10)上开设有弧形凹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柔性隔热保温多功能复合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1)的重量范围在50

300gsm,所述中空板(10)的厚度在1

10mm,所述保温层(12)的重量范围在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火刘姜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