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90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属于电动汽车后悬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后悬车架,其包括底舱、左侧舱、右侧舱以及顶舱,底舱位于汽车车尾的底部,左侧舱、右侧舱分别位于底舱前方的两侧,顶舱位于底舱的顶部;底舱的顶部设有座椅,座椅的顶端不超过后车窗的底端;顶舱呈直角梯形状设置,其斜边与座椅靠背的倾斜程度保持一致,且顶舱的顶面与座椅的顶端保持同一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平台布置,使得整个后悬车架的布置上更为合理,提高了设备维修时的便捷性,降低了整车重心,并且可以实现车厢内低地板或低入口布置;另外,在保留最后一排座椅的基础上,可以确保汽车的后车窗无遮挡,始终保持后车窗通透。始终保持后车窗通透。始终保持后车窗通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后悬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纯电动车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为了满足日常运行需求,车辆上安装的动力电池越来越多,但现有的纯电动车由于后悬设备的布置杂乱,挤占了车厢内的乘客空间,导致最后一排座位无法安装在后悬设备上,并且在后悬设备布置完成后,汽车尾部的挡风玻璃被遮挡,更无法实现车厢低地板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挤占车厢内乘客空间、实现车厢低地板布置的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包括:
[0006]后悬车架,其包括底舱、左侧舱、右侧舱以及顶舱,所述底舱位于汽车车尾的底部,所述左侧舱、右侧舱分别位于所述底舱前方的两侧,所述顶舱位于所述底舱的顶部;
[0007]所述底舱的顶部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顶端不超过后车窗的底端;
[0008]所述顶舱呈直角梯形状设置,其斜边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倾斜程度保持一致,且所述顶舱的顶面与所述座椅的顶端保持同一高度。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舱内至少设有两组动力电池组,且每组动力电池组设有多个动力电池,同一组内的多个动力电池上下等间距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电池的接线面朝向车身两侧的舱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舱为控制器区域,其内部设有电池配电盒、集成控制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控制器和所述电池配电盒的接线面均朝向车身尾部的后舱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舱内设有空压机,且所述左侧舱顶部安装有充电插座。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侧舱内设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且所述右侧舱顶部安装有充电插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模块化平台布置,使得整个后悬车架的布置上更为合理,提高了设备维修时的便捷性,降低了整车重心,并且可以实现车厢内低地板或低入口布置。
[0017]2、本技术在保留最后一排座椅的基础上,可以确保汽车的后车窗无遮挡,始终保持后车窗通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后悬车架;110、底舱;111、动力电池;120、左侧舱;121、空压机;130、右侧舱;131、自动转换开关电器;140、顶舱;141、电池配电盒;142、集成控制器;150、座椅; 160、后车窗;170、充电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包括:后悬车架100、底舱110、左侧舱120、右侧舱130、顶舱140。
[0024]后悬车架100,其包括底舱110、左侧舱120、右侧舱130以及顶舱140,底舱110位于汽车车尾的底部,左侧舱120、右侧舱 130分别位于底舱110前方的两侧,顶舱140位于底舱110的顶部,底舱111、左侧舱120、右侧舱130以及顶舱140内分别为不同的平台区域,使得整个后悬车架100实现模块化平台布置并实现车厢内低地板或低入口布置,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整个后悬车架100的尺寸优选为控制在2700mm以内,同时确保离去角大于等于8
°

[0025]底舱110的顶部设有座椅150,该座椅150为最后一排座椅 150,并且座椅150的顶端不超过后车窗160的底端,由此座椅150 不会遮挡住后车窗160;同时,顶舱140呈直角梯形状设置,其斜边与座椅150靠背的倾斜程度保持一致,且顶舱140的顶面与座椅 150的顶端保持同一高度,即座椅150的靠背是靠在顶舱140的斜边上的,并且由于顶舱140的顶面与座椅150的顶端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因此顶舱140也不会对后车窗160造成遮挡,使得后车窗 160可以始终保持通透。
[0026]而在现有技术中,若要使得后车窗160始终保持通透,整个后悬车架100的尺寸起码要达到3000mm,同时还需要取消最后一排座椅150,而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将其控制在2700mm内,还保留了最后一排座椅150,由此可见,本技术在后悬车架100整体的布局上更为合理。
[0027]优选地,底舱110内至少设有两组动力电池组,且每组动力电池组设有多个动力电池111,同一组内的多个动力电池111上下等间距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舱110内优选设有六箱动力电池111,该六箱动力电池111在底舱110内呈三行两列排布,同一列的动力电池111之间的间距满足走线和冷却管路布置空间的要求,并且由于电池位于车身尾部的最低位,可以降低整车的重心,提高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8]进一步优选地,动力电池111的接线面朝向车身两侧的舱门,该车身两侧的舱门均为电池检修门,提高了检修人员对动力电池 111进行检修时的便捷性。
[0029]优选地,顶舱140为控制器区域,其内部设有电池配电盒 141、集成控制器142以及其他控制模块,由于顶舱140位于底舱 110的顶部,离地高,远离了底盘的灰尘,使得该控制器区域不易受到灰尘的影响,提高了内部电池配电盒141、集成控制器142以及其他控制模块的使用寿命。
[0030]进一步优选地,集成控制器142和电池配电盒141的接线面均朝向车身尾部的后舱门,该后舱门为控制器区域的检修门,提高了检修人员对各个控制器进行检修时的便捷性。
[0031]优选地,左侧舱120内设有空压机121,且左侧舱120顶部安装有充电插座170,右侧舱130内设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131,且右侧舱130顶部安装有充电插座170。
[0032]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车架,其包括底舱、左侧舱、右侧舱以及顶舱,所述底舱位于汽车车尾的底部,所述左侧舱、右侧舱分别位于所述底舱前方的两侧,所述顶舱位于所述底舱的顶部;所述底舱的顶部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顶端不超过后车窗的底端;所述顶舱呈直角梯形状设置,其斜边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倾斜程度保持一致,且所述顶舱的顶面与所述座椅的顶端保持同一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悬设备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舱内至少设有两组动力电池组,且每组动力电池组设有多个动力电池,同一组内的多个动力电池上下等间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祯浩王泽刘京陈国华李科韩志昌陈锦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