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871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为一罐体结构,分离器底部开设排液口,排液口连接排液管;浮子式液位变送器,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侧壁上,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内端伸入分离器内部,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外端伸出分离器外部;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所述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侧壁上,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与分离器内部连通;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进口通过管道与排液管连通,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一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连接电磁控制阀;所述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二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连接电磁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液位的双重检测并变送,解决的气道堵塞问题,反应迅速、故障率低。故障率低。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器自动排液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油田压气站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在压气站内将天然气进行加压并且输送。压缩机组中设置级间分离器将采出液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液化水与天然气进行分离。目前,级间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主要是由浮子式液位控制器、仪表风、气道控制阀进和气动放泄阀组成,仪表风气体通过气道控制阀控制气动放泄阀进行排液动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天然气气质差及气道控制阀内气道直径较小,易发生堵塞,造成排液不及时甚至不排液现象,进而导致压缩机组高高液位停车,给压气站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供气量的变化,可能导致分离器内压力不稳定,液面波动较大,出现排液系统动作不灵敏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
[0003]检索结果如下:
[0004]专利检索:检索关键字“自动排液系统”,“分离器”,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中检索出专利4项。其中从使用方式和结构原理上可以分出与本专利有本质不同的4项,包括(1)专利号为CN201520633164.8的应用于气田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2)专利号为CN201420670801.4的一种具有应急排液能力的气液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3)专利号为CN201721416323.4的液气自动分离排放系统;(4)专利号为CN201520440815.1的一种蛋白质分离器废液自动排出以及储液桶防溢系统。
[0005]申请号:201520633164.8,申请日:2015-08-21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气田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污水灌、电动球阀、计量水表、天然气疏水阀,天然气疏水阀与电动球阀连通,计量水表与天然气疏水阀连通,在该装置的上部装有分离器;天然气疏水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上阀体上带有吊耳,上阀体上通过接管设有平衡接口;下阀体上通过接管设置进水接口;上阀体上通过接管设置平衡接口;其中下阀体上设置吹渣接口,其中下阀体上通过接管设置排水接口。维修和更换简单、方便,无需调试、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减少集气站操作员工的工作量:阻气严密,防止高压气体进入污水罐,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生产成本。
[0006]申请号:201420670801.4,申请日:2014-11-12提供了一种具有应急排液能力的气液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一端的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并联有正常排液管路和应急排液管路,所述的正常排液管路上依次设有电动球阀一、闪蒸罐、储罐,所述的应急排液管路上设有电动球阀二;且应急排液管路的末端与储罐相连,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分别与电动球阀一和电动球阀二电连接;本排液系统实现正常和应急工况下自动排液,提高了站场运行的适应性,保证下游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减小了压缩机故障率;实现站场无人值守,降低了运行成本。
[0007]申请号:201721416323.4,申请日:2017-10-30一种液气自动分离排放系统,包括
用于进行液气分离的分离器,分离器具有混合物进口、气体出口,分离器包括分离罐、设置在分离罐内部的冲击阻流板组件、与分离罐相连通的进口管,混合物进口开设在进口管的上部,气体出口开设在分离罐的上部,分离罐的下部还开设有气体进口、大颗粒沉降进料口,且气体进口位于大颗粒沉降进料口的上方,进口管通过气体进口、大颗粒沉降进料口与分离罐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可以在-0.98Pa压力的真空条件下把水和气的混合物分离,并进行排液而不损失真空压力,不仅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还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安全事故。
[0008]申请号:201520440815.1,申请日:2015-06-25涉及一种自动排水以及防溢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蛋白质分离器废液收集杯的废液自动排出以及废液储存桶的防溢系统,包括蛋白质分离器废液收集杯、非接触式电子水位探头A、非接触式电子水位探头B、非接触式电子水位探头C、亚克力支架、水管Ⅰ、自吸泵、水管Ⅱ、废液储存桶、控制器、电源接头Ⅰ、电源接头Ⅱ、适配器和电源插座,本系统能自动将蛋白质分离器收集杯中的废液排出到废液储存桶,以防止蛋白质分离器收集杯因为液位过满而溢出;而废液储存桶上的两个非接触式电子水位探头能够形成双保险,让废液储存桶不至于因为液位过满而溢出。探头不接触废液,所以不会被污浊且粘稠的废液所侵蚀并影响准确度,系统稳定性好。
[0009]结论:本专利与以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所收录的专利内容有本质区别。
[0010]论文检索:检索关键字“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检索出相关非专利文献3项,分别为(1)《河北企业》2018年第5期的“分离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该文中所述装置在结构上与本申请专利有本质区别。(2)《中国石油石化》2017年第2期的“分离器排液系统的优化设计”;该文中装置改造方案与本申请专利有本质区别。(3)《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第12期的“集气站分离器排污系统分析及优化”;该文中装置结构和排液流程与本申请专利有本质区别。
[0011]结论:本专利与非专利文献中所收录的内容有本质区别。
[0012]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专利技术不相同,或者
或者应用场合不同,针对本专利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实现了液位的双重检测并变送,解决的气道堵塞问题,反应迅速、故障率低。
[001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包括:
[0016]分离器,所述分离器为一罐体结构,分离器底部开设排液口,排液口连接排液管;
[0017]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上,对分离器内部的液体液位监测;
[0018]所述液位变送器包括:
[0019]浮子式液位变送器,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侧壁上,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内端伸入分离器内部,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外端伸出分离器外部;
[0020]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所述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侧壁上,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与分离器内部连通;
[0021]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进口通过管道与排液管连通,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
器通过第一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连接电磁控制阀;所述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二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连接电磁控制阀。
[0022]进一步地,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包括:
[0023]转动凸轮,所述转动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凸轮轴内端穿过分离器壁进入分离器内部与浮子连接;
[0024]杠杆支点,所述杠杆支点为一横轴,即杠杆支点轴,杠杆支点轴连接在分离器外壁;
[0025]转动杠杆,所述转动杠杆铰接在杠杆支点上,杠杆支点至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为一罐体结构,分离器底部开设排液口,排液口连接排液管;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上,对分离器内部的液体液位监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变送器包括:浮子式液位变送器,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侧壁上,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内端伸入分离器内部,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外端伸出分离器外部;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所述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分离器侧壁上,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与分离器内部连通;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进口通过管道与排液管连通,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一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连接电磁控制阀;所述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通过第二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连接电磁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作用式的分离器自动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式液位变送器包括:转动凸轮,所述转动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凸轮轴内端穿过分离器壁进入分离器内部与浮子连接;杠杆支点,所述杠杆支点为一横轴,即杠杆支点轴,杠杆支点轴连接在分离器外壁;转动杠杆,所述转动杠杆铰接在杠杆支点上,杠杆支点至转动杠杆的左端称为短端,杠杆支点至转动杠杆右端称为长端,长端的长度大于短端的长度,长端的下侧面与转动凸轮接触;滑片,所述滑片固定在分离器外壁,滑片开设弧形限位滑槽,转动杠杆的短端通过滑销运行在弧形限位滑槽内;传动螺栓,所述传动螺栓内端穿过保护壳开设的通孔进入保护壳内与转动杠杆长端的上侧面相对应,其中转动凸轮、转动杠杆、滑片均被保护在保护壳内部;所述传动螺栓外端穿在弹簧套中,弹簧套内安装弹簧,弹簧的下端顶在传动螺栓外壁设置的限位台上,弹簧的上端限位于传动螺栓上安装的调节螺母下端;信号传感器,所述滑片的弧形限位滑槽内设置触点,触电与信号传感器相连接,信号传感器连接第一液位变送器信号输出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龙牛书水史培玉李国森王后生孟爱英王希国樊兆存赵立春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