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69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应用层、合约层、共识层、网络层和数据层;所述应用层,包括通讯软件和企业级联盟链,用于为用户交易提供注册的网站或者APP。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用户通讯开放区块链倡议”成立一个联盟区块链,邀请拥有强大用户关系网的公司加入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通讯网络;再利用现有平台开发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通过通讯软件进行注册,利用联盟链的准入机制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进行验证后的用户无需每次通信进行身份识别,这可减少公有链中验证带来的时延问题。用户的所有通信信息均采用哈希算法及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从而保证数据的机密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具体为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的最大优势是“去中心化”,通过运用密码学、共识机制、博弈论等技术与方法,在网络节点无需相互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数字货币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其中,比特币和以太坊是数字货币及其交易平台的典型代表。区块链不仅可以应用于数字加密货币领域,同时在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社会公益和政府管理等6个领域存在广泛应用场景。
[0003]我国现有通讯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基于三大运营商所分发给用户的手机号码进行实时通讯;用户利用各类通讯软件进行视频、语音及文字通信;用户利用各类信息交流平台进行通信。现有通讯方式都属于中心化管理模式,所有用户信息、通讯信息均存储在第三方数据库中,如果数据库出现各类安全问题,那么会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现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时延:在当前主流的区块链应用——比特币中,生成区块并得到确认的过程大约需要10min。用户通讯过程中即时通信占据主要地位,时延过高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旨在解决现有通讯方式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和时延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应用层、合约层、共识层、网络层和数据层;
[0007]所述应用层,包括通讯软件和企业级联盟链,用于为用户交易提供注册的网站或者APP;
[0008]所述合约层,包括加密算法、智能合约、加密货币,用于对通讯平台进行访问控制;
[0009]所述共识层,设置有激励机制、FBFT共识、混合类共识,采用执行—排序—验证框架,该架构可将共识算法与执行交易分离,故共识算法可单独作为一个可插拔的模块,最终以确定性的方式达成共识;
[0010]所述网络层,包括传输协议、P2P网络、节点发现、广播交易,用于提供交易信请求传递的信息环境;
[0011]所述数据层,包括支撑非加密算法、Merkle树、Hash函数、时间戳、数字签名的智能设备,用于对所述应用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存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用户通讯开放区块链倡议”成立一个联盟区块链,邀
请拥有强大用户关系网的公司加入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通讯网络;再利用现有平台开发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通过通讯软件进行注册,利用联盟链的准入机制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进行验证后的用户无需每次通信进行身份识别,这可减少公有链中验证带来的时延问题。用户的所有通信信息均采用哈希算法及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从而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应用层、合约层、共识层、网络层和数据层;
[0017]应用层,包括通讯软件和企业级联盟链,用于为用户交易提供注册的网站或者APP;
[0018]合约层,包括加密算法、智能合约、加密货币,用于对通讯平台进行访问控制;
[0019]共识层,设置有激励机制、FBFT共识、混合类共识,采用执行—排序—验证框架,该架构可将共识算法与执行交易分离,故共识算法可单独作为一个可插拔的模块,最终以确定性的方式达成共识;
[0020]网络层,包括传输协议、P2P网络、节点发现、广播交易,用于提供交易信请求传递的信息环境;
[0021]数据层,包括支撑非加密算法、Merkle树、Hash函数、时间戳、数字签名的智能设备,用于对应用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存储。
[0022]联盟链准入机制:邀请各大运营商加入到联盟机构形成一个分布式通讯网络,用户可通过各运营商的网站或者APP提供的接口进行注册,或通过下载相应的通讯软件注册,当用户提交注册信息后,由证书颁发机构颁发数字证书,并利用PKI系统为每个用户产生一对公钥和私钥进行身份验证,持有数字证书的合法用户可加入到联盟链网络中,身份识别不受任何机构控制,避免中心化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
[0023]共识机制:共识机制主要采用执行—排序—验证框架,该架构可将共识算法与执行交易分离,故共识算法可单独作为一个可插拔的模块,最终以确定性的方式达成共识。联盟链先检查用户的数字证书,用户身份验证有效后,用户即可以节点的形式接入到联盟链网络中。
[0024]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中心,链上所有交易请求都需先触发智能合约再交易。交易请求中包括交易信息和费用,这些请求信息会通过智能合约存入联盟链的数据库中。
[002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用户通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应用层、合约层、共识层、网络层和数据层;所述应用层,包括通讯软件和企业级联盟链,用于为用户交易提供注册的网站或者APP;所述合约层,包括加密算法、智能合约、加密货币,用于对通讯平台进行访问控制;所述共识层,设置有激励机制、FBFT共识、混合类共识,采用执行—排序—验证框架,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