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47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验电装置本体,信号接收模块位于验电本体一端顶部空腔内;信号发射模块由第一电池模块、第一集成电路模块、控制按钮、配对按钮、第一天线组成;信号接收模块由第二电池模块、电源开关、第二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端电阻、三极管,语音模块、扬声器、第二天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上述高压仿真验电器可以在培训时模拟作业场景达到安全培训的效果避免危险事故出现。业场景达到安全培训的效果避免危险事故出现。业场景达到安全培训的效果避免危险事故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中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

技术介绍

[0002]检修电力系统装置是高危作业,尤其是高压设备检修时需要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开关来确保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确保安全在装设接地线以及合接地开关前需要对停电检修的高压设备进行验电,但是这些通过设备外观检查是看不到断点导致验电结果不准确,可能造成严重的发电厂、电力系统事故事件,因而带来重大的损失。
[0003]为了防止这些重大事故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对电力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但在有电的高压设备上实际操作,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事件,
[0004]因此,在正式上岗带电作业之前,需要采用不带高压电压的设备培训装置用于辅助培训,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上述高压仿真验电器可以在培训时模拟作业场景达到安全培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所述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对现有技术的高压仿真验电器中进行改造,通过增加模拟装置实现不带高压电压的设备培训装置用于辅助培训。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验电装置本体,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位于验电本体一端顶部空腔内;
[0007]其中,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由第一电池模块、第一集成电路模块、控制按钮、配对按钮、第一天线组成;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由第二电池模块、电源开关、第二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端电阻、三极管,语音模块、扬声器、第二天线组成;
[0008]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信号发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配对按钮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信号配对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天线实现双向通信。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二天线实现双向通信,并且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三极管以及所述输出端电阻将信号传导至语音模块。
[0010]进一步,所述验电装置本体具有第一绝缘管、第二绝缘管、第三绝缘管、金属探头、握手柄、护环,所述第一绝缘管嵌套所述第二绝缘管,所述第二绝缘管嵌套所述第三绝缘管。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绝缘管,所述第二绝缘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绝缘管。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管顶端具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绝缘管底端具有第二卡扣,并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之间实现固定卡位。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绝缘管顶端具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绝缘管底端具有第四卡扣,并且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四卡扣之间实现固定卡位。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二、三、四卡扣由可形变材质制备,卡扣之间通过外部压力实现卡位或者脱位。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三绝缘管顶部与所述金属探头相接,并且所述第三绝缘管顶部具有内腔用于容纳所述信号接收模块。
[00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装置可模拟高压验电作业环境,在实践培训中避免操作人员风险;
[0018]2)本装置装拆速度快、重量轻、周转方便、并且其结构紧凑简单、取材方便、制造以及使用成本低,可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
[0019]3)本技术夹具也可大幅提高培训效果,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信号发射模块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信号接收模块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验电本体示意图;
[0023]图1中,B1

第一电池模块、AN1

控制按钮、AN2

配对按钮、Ant1

第一天线;
[0024]图2中,B2

第二电池模块、K2

开关、Ant2

第二天线、R2

输出端电阻、T2

三极管、M2Y

语音模块、SP2

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0026]图1为本技术号发射模块示意图,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信号发射模块由第一电池模块B1、第一集成电路模块、控制按钮AN1、配对按钮AN2、第一天线Ant1组成;控制按钮AN1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信号发射控制端口连接;配对按钮AN2与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信号配对控制端口连接,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天线Ant1实现双向通信。当使用时,培训人员手握可移动发射模块装置,
[0027]首先按下配对按钮AN2用于定位控制所要操作的接受模块,当配对成功后,培训人员在需要时可按下控制按钮AN1,此时发射模块可以发出指令用于控制验电器报警信号装置。
[0028]图2为本技术信号接收模块示意图,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信号接收模块由第二电池模块B2、电源开关K2、第二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端电阻R2、三极管T2,语音模块M2Y、扬声器SP2、第二天线组成Ant2;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与第二天线Ant2实现双向通信,并且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信号输出端通过三极管T2以及输出端电阻R2将信号传导至语音模块M2Y,当受
训人员出现操作不当,培训人员发出需要报警的指令时,语音模块M2Y将启动扬声器SP2进行报警提示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
[0029]图3为本技术验电本体示意图,验电装置本体具有第一绝缘管、第二绝缘管、第三绝缘管、金属探头、握手柄、护环,第一绝缘管嵌套第二绝缘管,第二绝缘管嵌套第三绝缘管,第一绝缘管的内径大于第二绝缘管,第二绝缘管的内径大于第三绝缘管;第一绝缘管顶端具有第一卡扣,第二绝缘管底端具有第二卡扣,并且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之间实现固定卡位;第二绝缘管顶端具有第三卡扣,第三绝缘管底端具有第四卡扣,并且第三卡扣与第四卡扣之间实现固定卡位;第一、二、三、四卡扣由可形变材质制备,卡扣之间通过外部压力实现卡位或者脱位,第三绝缘管顶部与所述金属探头相接,并且第三绝缘管顶部具有内腔用于容纳信号接收模块。仿真验电器使用时,培训人员需要将第二绝缘管、第三绝缘管拉出,以达到电气安全距离需要的长度。用完后第二绝缘管、第三绝缘管都收缩到了第一绝缘管中,缩短了长度,方便携带。
[0030]当进行培训仿真验电时拉足验电器本体长度,打开信号接收模块上的电源开关,假设我们验电的部位我们认为是有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验电装置本体,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位于验电本体一端顶部空腔内;其中,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由第一电池模块、第一集成电路模块、控制按钮、配对按钮、第一天线组成;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由第二电池模块、电源开关、第二集成电路模块、输出端电阻、三极管,语音模块、扬声器、第二天线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信号发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配对按钮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信号配对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天线实现双向通信。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二天线实现双向通信,并且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三极管以及所述输出端电阻将信号传导至语音模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仿真验电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所述验电装置本体具有第一绝缘管、第二绝缘管、第三绝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杨家凯沈燚刘晶晶杨杰林恩彬吕燕杜直珊罗翔李杰王瑞虎李春丽郭皓钰明家辉张琼华王应芬龙贵云蓝美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