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19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在一个完全组织循环中,单数路全部成圈,双数路采用一针成圈两针浮线的织法,成圈位置依次移动。由三个线圈单元组成一个斜纹单元,若干个斜纹单元在各自头尾部位斜向连接组成完整的人字纹。每个相邻的斜纹单元之间均有线圈的延展线连接,且斜纹单元自身具有针织组织普遍的延展性和弹性,因此每个完整的人字纹组织都在“人”字的横向走向上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弹性。线圈单元在面料中对纱线起固定作用,而浮线为伸直状态,通过浮线的引入,减弱线圈的转移和变形能力,降低面料在穿着时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度,一定程度改善面料在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缩水率。善面料在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缩水率。善面料在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缩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梭织面料以经纬纱线交织的方式形成,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较小织物结构紧密,手感挺括,但是缺少延伸度和弹性,较修身的服装穿着会有束缚感;针织面料由纱线编结成线圈相互串套而成,受力后纱线可通过线圈转移,因而延伸性和弹性较好、透气性较好,但是针织物的外观针织感较明显,织物结构疏松柔软,悬垂感较明显,手感较难达到梭织面料的硬挺度,延伸度也较大,缩率也较难控制。
[0003]针织面料相对于梭织面料来说,可实现快速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生产过程不用整经、浆纱和退浆,受场地限制小、降低生产能耗。该款面料在单面四针道圆机就可织造出提花效果。然而用于针织面料,尤其是裤装的面料大部分采用双面织法,此类面料克重较重,偏厚,较适宜做秋冬类,单面织法较难织出克重轻薄且挺括的面料。
[0004]如衬衫、休闲裤等单件外穿的休闲类服装,一般都要求面料有一定的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低弹性及横向(与纵向的空间垂直方向)上的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可以兼顾面料在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低弹性及横向(与纵向的空间垂直方向)上的弹性。
[0006]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弹性组织和低弹组织,所述弹性组织的弹性延展方向与低弹组织的织入面料方向互相空间垂直。
[0007]优选地,所述面料还包括孔隙组织。
[0008]优选地,所述弹性组织为人字纹,所述人字纹为针织织出的左斜纹和右斜纹首尾连接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左斜纹和右斜纹分别由若干斜纹单元在首尾处的延展线连接而成,每个所述斜纹单元均由三个线圈单元组成。
[0010]优选地,所述低弹组织包括浮线、衬垫组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1]优选地,所述孔隙组织包括集圈组织、浮线和线圈结合组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2]优选地,所述面料成分包括涤纶、粘胶和氨纶。
[0013]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在一个完全组织循环中,单数路全部成圈且单数路采用纱线具有弹性,双数路采用一针成圈两针浮线的织法且双数路采用纱线低弹,成圈位置依次移动。由三个线圈单元组成一个斜纹单元,若干个斜纹单元在各自头尾部位斜向连接组成完整的人字纹。每个相邻的斜纹单元之间均有线圈的延展线连接,且斜纹单元自身具有针织组织普遍的延展性和弹性,因此每个完整的人字纹组织都在“人”字的横向走向上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弹性,通过该组织结构,使面料便于通过单面织法生产。
[0015]2.线圈单元在面料中对纱线起固定作用,而浮线为伸直状态,通过浮线的引入,减弱线圈的转移和变形能力,降低面料在穿着时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度,一定程度改善面料在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缩水率。并且通过该组织结构设计,布面线圈呈大小线圈分布,形成微小孔隙,便于散热和透气,且仍保持着纬编组织穿着时在横向(与纵向的空间垂直方向,即如上的“人”字的横向走向)上的延伸度和弹性,穿着时不会有束缚感。
[0016]3.库思玛纤维(Coolsmart)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吸湿排汗型纤维,横截面呈十字形,表面有多条异形细微沟槽,且管壁有透气性。将此纤维纯纺或同棉、毛、丝、麻或其他类化纤混纺后,在纱线结构内形成密集的毛细管现象,由于毛细管的芯吸效应,故而产生优良的吸湿、导湿功能,改变以往涤纶穿着皮肤闷热,不透气的感觉,可将肌肤表面的汗水和湿气瞬间吸收并快速传输至表面而散发出去,在发热流汗情况下,库思玛纤维吸湿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冰凉型,环境温度越高,冷感温差越大。
[0017]4.每个完整的人字纹组织都织有若干集圈组织及浮线,即会出现扩大的孔隙,以此增加面料的透气性,同时也较少影响到面料在穿着时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低延伸度,以及在横向(与纵向的空间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度和弹性。
[0018]5.每个完整的人字纹组织都织有集圈组织,该部位会出现扩大的孔隙,以此增加面料的透气性。每个纬向列还织入了衬垫组织,以降低纬向上的延伸度,即保证面料在穿着时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低延伸度。
附图说明
[0019]用示例的方法示出了本技术,且其不受限于附图,其中:
[0020]图1为以休闲裤为示例的局部面料放大图;
[0021]图2为面料的组织编织图,其中虚线框中为一个完全组织的编织图;
[0022]图3为面料的线圈结构图,其中虚线框中为一个完全组织的线圈结构图;
[0023]图4为面料的花型外观示意图,以面料反面为主视角;
[0024]图5为实施例2面料的线圈结构图,其中虚线框中为集圈组织示意图;
[0025]图6为实施例3面料的线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以下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便理解,而不作为对本技术可能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本实施例以休闲裤1为示例,但实施例中下述的组织图、编织图等同样适用于衬衫等单件外穿的休闲类服装,休闲裤仅为示例,不对保护范围造成限缩。
[0029]结合图2、图3、图4,休闲裤1上的针织组织2为单面提花组织,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纬编单面提花组织。
[0030]所述针织组织2在单面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针织机型号为迈耶单面四针道36G30寸,总针数为3408。所述针织组织2的一个完全组织总共循环60路,其中1

30路织成左斜纹,31

60路织成右斜纹,布面外观呈重复叠加的人字纹,由左斜纹和右斜
纹组合构成。在织造时,人字纹与面料的经向走向相同。
[0031]具体的,在一个完全组织循环中,单数路全部成圈,双数路采用一针成圈两针浮线5的织法,成圈位置依次移动。如图2中,虚线框中为一个完全组织的编织图3,其编织成的线圈结构,即如图3的完全结构线圈结构4。由三个线圈单元组成一个斜纹单元6,若干个斜纹单元6在各自头尾部位斜向连接组成完整的人字纹。每个相邻的斜纹单元6之间均有线圈的延展线7连接,且斜纹单元6自身具有针织组织普遍的延展性和弹性,因此每个完整的人字纹组织都在“人”字的横向走向上(即织造时面料的经向走向上)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弹性。
[0032]线圈单元在面料中对纱线起固定作用,而浮线5为伸直状态,通过浮线5的引入,减弱线圈的转移和变形能力,降低面料在穿着时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度,一定程度改善面料在纵向(与地面垂直方向)上的缩水率。并且通过该组织结构设计,由浮线结合线圈组织,使布面线圈呈大小线圈分布,形成微小孔隙,便于散热和透气,且仍保持着纬编组织穿着时在横向(与纵向的空间垂直方向,即如上的“人”字的横向走向)上的延伸度和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弹性组织和低弹组织,所述弹性组织的弹性延展方向与低弹组织的织入面料方向互相空间垂直;所述弹性组织为人字纹,所述人字纹为针织织出的左斜纹和右斜纹首尾连接而成,所述低弹组织包括浮线、衬垫组织中的一种或两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梭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仲全丹李洪陈文水许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