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15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涉及竹笋加工设备领域,包括箱体、漏杯、旋转组件、把手、净水壳、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逆止阀、第一弯管、第二弯管、液压泵、输水管、排水管、箱盖;液体通过逆止阀流经净水壳内部的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在流过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的过程中,将浸泡竹笋中的苦味与杂质进行三层过滤,直至流经液压泵,从而达到去除苦味的作用,液压泵将液体从第一弯管流经输水管、第二弯管,直至将净化后的液体注入到箱体的内部,进行循环浸泡,从而达到去除苦味的作用,当浸泡完成后,打开排水管底部的密封盖,将内部的液体排出,打开箱盖,将把手抓住,把漏杯提出,将漏杯内部浸泡完成的竹笋取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竹笋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防大肠癌的功效。
[0003]然而现如今的竹笋方案存在这一些问题,首先,一般都是在浸泡箱内进行自然浸泡,然后将内部的水排出,这种自然浸泡的方式往往持续时间长,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其次,在浸泡的过程中,含有苦味的水浸泡竹笋,竹笋的苦味往往不能较快的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首先,一般都是在浸泡箱内进行自然浸泡,然后将内部的水排出,这种自然浸泡的方式往往持续时间长,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其次,在浸泡的过程中,含有苦味的水浸泡竹笋,竹笋的苦味往往不能较快的去除。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包括箱体、漏杯、旋转组件、把手、净水壳、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逆止阀、第一弯管、第二弯管、液压泵、输水管、排水管、箱盖;
[0006]其中所述箱体的空腔为阶梯结构,其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所述箱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空腔的第一阶梯上,所述漏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空腔的第二阶梯上,在漏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的所述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可旋转连接有所述把手,
[0007]箱体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逆止阀固定连接在箱体的第一通孔内壁,逆止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净水壳,净水壳采用管道结构,在净水壳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的长度比KDF、活性炭的长度都要长一部分,
[0008]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净水壳的底部,第一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泵的侧壁上,所述输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液压泵的顶端,输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弯管,箱体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弯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侧壁的第二通孔处,
[0009]箱体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排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第三通孔内壁。
[0010]进一步的,在箱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1]进一步的,在排水管的排水口端可拆卸连接有盖子。
[0012]进一步的,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0013]进一步的,漏杯为开口朝上的空腔结构,漏杯的侧壁与底部均设有若干通孔。
[0014]进一步的,第一弯管的弯曲半径比第二弯管的弯曲半径大。
[0015]进一步的,箱体的内壁与漏杯的外壁之间有距离。
[0016]进一步的,输水管的长度比净水壳的长度长。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液体通过逆止阀流经净水壳内部的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在流过KDF、活性炭、中空纤维膜的过程中,将浸泡竹笋中的苦味与杂质进行三层过滤,直至流经液压泵,从而达到去除苦味的作用。
[0018](2)开始启动液压泵,液压泵将液体从第一弯管流经输水管、第二弯管,直至将净化后的液体注入到箱体的内部,进行循环浸泡,从而达到去除苦味的作用。
[0019](3)当浸泡完成后,打开排水管底部的密封盖,将内部的液体排出,打开箱盖,将把手抓住,把漏杯提出,将漏杯内部浸泡完成的竹笋取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箱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漏杯视图。
[0023]图中,1

箱体,2

漏杯,3

旋转组件,4

把手,5

净水壳,6

KDF,7

活性炭,8

中空纤维膜,9

逆止阀,101

第一弯管,102

第二弯管,11

液压泵,12

输水管,13

排水管,14

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

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包括箱体1、漏杯2、旋转组件3、把手4、净水壳5、KDF6、活性炭7、中空纤维膜8、逆止阀9、第一弯管101、第二弯管102、液压泵11、输水管12、排水管13、箱盖14;
[0026]其中所述箱体1的空腔为阶梯结构,其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所述箱盖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空腔的第一阶梯上,所述漏杯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空腔的第二阶梯上,在漏杯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的所述旋转组件3,旋转组件3可旋转连接有所述把手4,
[0027]箱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逆止阀9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第一通孔内壁,逆止阀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净水壳5,净水壳5采用管道结构,在净水壳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KDF6、活性炭7、中空纤维膜8,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8的长度比KDF6、活性炭7的长度都要长一部分,
[0028]所述第一弯管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净水壳5的底部,第一弯管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泵11的侧壁上,所述输水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液压泵11的顶端,输水管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弯管102,箱体1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弯管102远离输水
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侧壁的第二通孔处,
[0029]箱体1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排水管1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第三通孔内壁。
[003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箱体1的空腔为阶梯结构,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箱盖14可拆卸连接在空腔的第一阶梯上,漏杯2可拆卸连接在空腔的第二阶梯上,在漏杯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的旋转组件3,旋转组件3可旋转连接有把手4,箱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逆止阀9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第一通孔内壁,逆止阀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净水壳5,净水壳5采用管道结构,在净水壳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KDF6、活性炭7、中空纤维膜8,其中中空纤维膜8的长度比KD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加工用浸泡去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漏杯(2)、旋转组件(3)、把手(4)、净水壳(5)、KDF(6)、活性炭(7)、中空纤维膜(8)、逆止阀(9)、第一弯管(101)、第二弯管(102)、液压泵(11)、输水管(12)、排水管(13)、箱盖(14);其中所述箱体(1)的空腔为阶梯结构,其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所述箱盖(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空腔的第一阶梯上,所述漏杯(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空腔的第二阶梯上,在漏杯(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的所述旋转组件(3),旋转组件(3)可旋转连接有所述把手(4),箱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逆止阀(9)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第一通孔内壁,逆止阀(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净水壳(5),净水壳(5)采用管道结构,在净水壳(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KDF(6)、活性炭(7)、中空纤维膜(8),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8)的长度比KDF(6)、活性炭(7)的长度都要长一部分,所述第一弯管(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净水壳(5)的底部,第一弯管(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泵(11)的侧壁上,所述输水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液压泵(11)的顶端,输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华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