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08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孔检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孔检测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在基台上的固定孔,所述基台上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导向座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导向座的另一端插入到工件的内孔中,所述导向座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导向座的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插入到第一通孔内与限位机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孔检测装置,能够精确的检测工件的孔径,避免不合格的工件进入拉削工位。避免不合格的工件进入拉削工位。避免不合格的工件进入拉削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孔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内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齿轮加工过程中,工件上立式拉床拉削前,需要避免与拉刀配合的工件孔径超出公差要求。如果工件内径偏大,拉削出来的工件跳动可能超差。如果工件内径偏小,会造成工件卡死在拉刀上,对拉床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工件内孔检测的精确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孔检测装置,能够精确的检测工件的孔径,避免不合格的工件进入拉削工位。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检测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在基台上的固定孔,所述基台上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导向座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导向座的另一端插入到工件的内孔中,所述导向座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导向座的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插入到第一通孔内与限位机构相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基台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驱动件和固定在驱动件上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穿过壳体伸进第一通孔内;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检测杆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检测杆相垂直的感应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伸进壳体内与感应板相对应。
[0007]优选的,所述导向座的周向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导向座通过螺栓和连接板固定在基台上。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座顶端端面的条形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条形凹槽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导向座的顶端、位于条形凹槽的两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直径相同且同轴的第三通孔,所述条形凹槽内对称设置有通过弹性件连接的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检测块,所述检测杆伸进两个检测块之间。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检测块合并后形成一个柱体,所述检测的侧面上设置有直径不同的弧形槽,合并后的两个检测块上的弧形槽组合形成一个柱形通孔,所述柱形通孔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其最大直径与检测杆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检测杆的顶端设置有锥度,角度为2~6
°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块的底部设置有柱形槽,所述固定块插入到柱形槽内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检测块合并后的直径小于等于导向座的直径。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件横向设置在条形凹槽内,一端固定在条形凹槽的内壁上,另一
端固定在固定块的侧壁上,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大于导向座的半径。
[0014]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在基台上设置导向柱,工件套在导向座上,然后在基台的下方设置由驱动件驱动的检测杆,检测杆伸进导向座内;同时在检测杆的侧壁上固定与其垂直的感应板,感应板的下方设置位移传感器。再在导向座的顶部设置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对称设置有由横向设置的弹性件固定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上部固定检测块,而条形凹槽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通过顶盖固定,检测块位于两个立柱之间与立柱等高。检测杆的端部伸进两个检测块之间,通过驱动件带着检测杆和感应板向上运行,使得两个检测块朝向工件的内壁运行,直至检测块的外壁与工件的内壁相抵,而此时,位移传感器检测感应板向上运行的距离,从而计算出工件的内孔尺寸。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就能够精确的检测工件的内孔尺寸,避免不合格的工件进入拉削工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两个检测块合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基台1、固定孔2、导向座3、第一通孔4、工件5、壳体6、驱动件7、检测杆8、感应板9、位移传感器10、第二通孔11、条形凹槽12、立柱13、顶盖14、第三通孔15、弹性件16、固定块17、检测块18、弧形槽19、柱形槽20、定位块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3]参考图1

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检测装置,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基台1上的固定孔2,基台1上设置有导向座3,导向座3的周向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连接板的形状不定,可以是环形的,也可以是耳板,用于与基台1固定,具体通过螺栓与基台1固定。导向座3的直径优选与固定孔2适配,即导向座3能够刚好插入到固定孔2内,避免导向座3在固定孔2内晃动。
[0024]在导向座3的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4,导向座3的一端插入到固定孔2内,导向座3的另一端插入到工件5的内孔中,即导向座3的直径小于工件5的孔径。导向座3的轴线优选为与固定孔2的轴线重合。在导向座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导向座3的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插入到第一通孔4内与限位机构相配合。
[0025]具体为:基台1的底部设置有壳体6,检测机构设置在壳体6内;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6底部的驱动件7和固定在驱动件7上检测杆8,驱动件7可以是气缸、液压杆、电动推
杆等能够进行伸缩运动的部件。检测杆8固定在驱动件7的输出轴上,驱动件7带动驱动件7上下运动。检测杆8穿过壳体6伸进第一通孔4内。位于壳体6内的检测杆8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检测杆8相垂直的感应板9,壳体6的底部通过定位块21固定有位移传感器10,位移传感器10伸进壳体6内与感应板9相对应,即位移传感器10位于感应板的下方。
[0026]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座3顶端端面的条形凹槽12,条形凹槽12设置在导向座3顶端的中部,其中心线与导向座3的直径的线重合,且条形凹槽12的长度大于导向座3的半径。而第一通孔4位于条形凹槽12的底部中心处,与其相通。导向座3的顶端、位于条形凹槽1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13,两个立柱13的顶端通过顶盖14固定,顶盖14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直径相同且同轴的第三通孔15,条形凹槽12内对称设置有通过弹性件16连接的固定块17,每个固定块17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检测块18,检测杆8伸进两个检测块18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16可以是弹簧,弹性件16横向设置在条形凹槽12内,一端固定在条形凹槽12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7的侧壁上,两个固定块17之间为检测杆8通过的位置。检测块18的高度小于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孔检测装置,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基台(1)上的固定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导向座(3),所述导向座(3)的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4),所述导向座(3)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固定孔(2)内,所述导向座(3)的另一端插入到工件(5)的内孔中,所述导向座(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导向座(3)的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插入到第一通孔(4)内与限位机构相配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座(3)顶端端面的条形凹槽(12),所述第一通孔(4)位于条形凹槽(12)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导向座(3)的顶端、位于条形凹槽(12)的两侧设置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的顶端固定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直径相同且同轴的第三通孔(15),所述条形凹槽(12)内对称设置有通过弹性件(16)连接的固定块(17),每个所述固定块(17)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检测块(18),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6)底部的驱动件(7)和固定在驱动件(7)上检测杆(8),所述检测杆(8)伸进两个检测块(18)之间;两个所述检测块(18)合并后形成一个柱体,所述检测块(18)的侧面上设置有直径不同的弧形槽(19),合并后的两个检测块(18)上的弧形槽(19)组合形成一个柱形通孔,所述柱形通孔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其最大直径与检测杆(8)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润舟张霞白利云彭春林罗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