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07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包括壳体前端,所述壳体前端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外套机构,所述防护外套机构包括防撞边框、缓冲层、弹性橡胶体、加厚层,所述壳体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前端的内侧设置有壳体后端,所述壳体后端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接头保护套机构与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位于接头保护套机构的一侧,所述接头保护套机构包括防水外层、绝缘内层、手指纹、防磨纹,所述壳体后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内置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主体采用分体结构,壳体后端压入前端组成,可根据线缆不同更换相应规格的壳体后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高,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SMA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SMA连接器适用于频率范围直流至26.5GHz的微波领域的应用,应用范围如电信通讯、网络、无线通讯以及检测和测量仪器,它具有频带宽、性能优、高可靠、寿命长的特点,SMA连接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螺纹连接的同轴连接器,它具有频带宽,性能优,高可靠,寿命长的特点,SMA连接器适用于微波设备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射频回路中连接射频电缆或微带线。
[0003]现有的SMA连接器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通用性差,其次,不具有缓冲结构,不利于保证连接器的长期使用,防护性能较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具备分体结构,通用性高,防护性能优异,接头保护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包括壳体前端,所述壳体前端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外套机构,所述防护外套机构包括防撞边框、缓冲层、弹性橡胶体、加厚层,所述壳体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前端的内侧设置有壳体后端,所述壳体后端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接头保护套机构与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位于接头保护套机构的一侧,所述接头保护套机构包括防水外层、绝缘内层、手指纹、防磨纹,所述壳体后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内置端子。
[0008]优选的,所述防撞边框位于缓冲层的一侧,所述缓冲层位于弹性橡胶体的一侧,所述弹性橡胶体位于加厚层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水外层位于绝缘内层的四周外表面,所述手指纹与防磨纹均位于绝缘内层的上端,所述防磨纹位于手指纹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防撞边框与缓冲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防撞边框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缓冲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橡胶体与加厚层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弹性橡胶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加厚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防水外层与绝缘内层之间设置有粘合胶,且防水外层的一侧内表面通过粘合胶与绝缘内层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磨纹与绝缘内层之间设置有强效胶,且防磨纹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效胶与绝缘内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绝缘体与壳体后端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绝缘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块与壳体后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壳体前端之间设置有安装槽,且密封圈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壳体前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通用型SMA连接器,通过设置的防护外套机构,由防撞边框、缓冲层、弹性橡胶体与加厚层构成,防护外套设有多层缓冲耐摔功能,对线缆进行保护,保证保护了连接器的稳定性,通过缓冲层的弹性结构,便于对外力进行缓冲,有利于长期使用,提高了对连接器的防护力度,增强了连接器的抗摔能力,解决了目前的SMA连接器结构简单,防护能力差,容易损坏的问题,适宜广泛推广。
[0017]2、该通用型SMA连接器,通过设置的接头保护套机构,位于连接器壳体前端与壳体后端的连接处,主体采用分体结构,壳体后端压入前端组成,可根据线缆不同更换相应规格的壳体后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高,设有防水外层,可以有效的隔绝水渍,防止溅到水而导致烧坏,设有绝缘内层,能够有效防触电漏电现象发生,双层防护,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能,设有防磨纹,使接头处耐磨耐损,经久耐用,设有手指纹,十分便于人们握持插拔,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的防护外套机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的接头保护套机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前端;2、防护外套机构;201、防撞边框;202、缓冲层;203、弹性橡胶体;204、加厚层;3、接头保护套机构;301、防水外层;302、绝缘内层;303、手指纹;304、防磨纹;4、内置端子;5、绝缘体;6、壳体后端;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包括壳体前端1,壳体前端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外套机构2,防护外套机构2包括防撞边框201、缓冲层202、弹性橡胶体203、加厚层204,壳体前端1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圈7,壳体前端1的内侧设置有壳体后端6,壳体后端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接头保护套机构3与绝缘体5,绝缘体5位于接头保护套机构3的一侧,接头保护套机构3包括防水外层301、绝缘内层302、手指纹303、防磨纹304,壳体后端6的另一侧设置有内置端子4。
[0024]进一步的,防撞边框201位于缓冲层202的一侧,缓冲层202位于弹性橡胶体203的一侧,弹性橡胶体203位于加厚层204的一侧,对线缆进行保护,保证保护了连接器的稳定性。
[0025]进一步的,水外层301位于绝缘内层302的四周外表面,手指纹303与防磨纹304均位于绝缘内层302的上端,防磨纹304位于手指纹303的两侧,可根据线缆不同更换相应规格
的壳体后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高。
[0026]进一步的,防撞边框201与缓冲层20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防撞边框20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缓冲层2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弹性橡胶体203与加厚层204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弹性橡胶体20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加厚层20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对外力进行缓冲,有利于长期使用,提高了对连接器的防护力度,增强了连接器的抗摔能力。
[0027]进一步的,防水外层301与绝缘内层302之间设置有粘合胶,且防水外层301的一侧内表面通过粘合胶与绝缘内层302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防磨纹304与绝缘内层302之间设置有强效胶,且防磨纹30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效胶与绝缘内层3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可以有效的隔绝水渍,防止溅到水而导致烧坏。
[0028]进一步的,绝缘体5与壳体后端6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绝缘体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块与壳体后端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解决了目前的SMA连接器结构简单,防护能力差,容易损坏的问题。
[0029]进一步的,密封圈7与壳体前端1之间设置有安装槽,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包括壳体前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外套机构(2),所述防护外套机构(2)包括防撞边框(201)、缓冲层(202)、弹性橡胶体(203)、加厚层(204),所述壳体前端(1)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壳体前端(1)的内侧设置有壳体后端(6),所述壳体后端(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接头保护套机构(3)与绝缘体(5),所述绝缘体(5)位于接头保护套机构(3)的一侧,所述接头保护套机构(3)包括防水外层(301)、绝缘内层(302)、手指纹(303)、防磨纹(304),所述壳体后端(6)的另一侧设置有内置端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边框(201)位于缓冲层(202)的一侧,所述缓冲层(202)位于弹性橡胶体(203)的一侧,所述弹性橡胶体(203)位于加厚层(204)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SMA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外层(301)位于绝缘内层(302)的四周外表面,所述手指纹(303)与防磨纹(304)均位于绝缘内层(302)的上端,所述防磨纹(304)位于手指纹(303)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共为通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