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采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00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采集电路,其增加了电气隔离,降低了干扰度。其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数字隔离器ADuM3471,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JA48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采集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采集系统电路的
,具体为一种隔离采集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涉及使用传感器的采集功能系统中,需要对传感器的模拟量采集,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采集电路的影响,确保采集结果的准确性,往往需要使得被测电路与测试电路在电气上进行隔离。现有技术的采集电路中一般将传感器与MCU直接连接,此电路虽然简单,但与其它电气非隔离,在外界引入一定的干扰时会影响终端其它部分性能,所以必须增加隔离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模拟量采集至MCU处理时,缺少电气隔离,易受外部干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采集电路,其增加了电气隔离,降低了干扰度。
[000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隔离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数字隔离器ADuM3471,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JA4831

BL,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AN0管脚连接电容C2一端、电阻R5一端,所述电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阻R2一端、电容C1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阻R1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1另一端连接信号源CH0,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所述电阻R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及反相输入端、电阻R8一端,所述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9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6一端、电阻R7一端、电容C3一端,所述电阻R6另一端连接信号源CH7,所述电阻R7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阻R10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电容C4一端、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AN7管脚,所述电容C4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及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对应管脚,所述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REFIN管脚连接电容C5一端及VREF电压源,所述电容C5另一端接地,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VDO、VDD、VIO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电容C10一端、电感L1一端及5V电压源,所述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容C10另一端连接电感L2一端并接地,所述电感L2另一端连接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所述隔离变压器JA4831

BL的7、8管脚并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电感L3一端、电阻R11一端及5V电压源,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JA4831

BL的8管脚,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JA4831

BL的6管脚,所述隔离变压器JA4831

BL的1、4管脚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X2、X1管脚,所述
隔离变压器JA4831

BL的2、3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13一端、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V
DOA
管脚及5V电压源,所述电容C1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电阻R12一端、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FB管脚,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14一端、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GND2管脚、电阻R13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14另一端连接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V
DO2
管脚、V
REG
管脚及6V电压源,所述电阻R13另一端连接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OC管脚,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V
DO1
管脚连接电容C15一端,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GND1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5另一端并接地,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SCLK管脚、CS管脚、DIN管脚、DOUT管脚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VOA管脚、VOB管脚、VOC管脚、VIO管脚,所述数字隔离器ADuM3471的SCK管脚、SDI管脚、CNV管脚、SDO管脚分别对应连接处理器MCU的相应管脚。
[0005]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该隔离采集电路中设有信号调理电路,通过该信号调理电路的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对被采集的信号源CH0、CH7进行衰减、隔离、选通处理,再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入MCU处理器,完成数据量的采集,本电路由于增加了电气隔离,因而降低了干扰度,本电路中还设有电源电路,通过该电源电路为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提供所需的电压信号。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一种隔离采集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数字隔离器ADuM3471,电源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JA4831

BL,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AN0管脚连接电容C2一端、电阻R5一端,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5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阻R2一端、电容C1一端,电阻R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阻R1一端、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信号源CH0,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及反相输入端、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6一端、电阻R7一端、电容C3一端,电阻R6另一端连接信号源CH7,电阻R7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阻R10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电容C4一端、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AN7管脚,电容C4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及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对应管脚,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相连后接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REFIN管脚连接电容C5一端及VREF电压源,电容C5另一端接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VDO、VDD、VIO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电容C10一端、电感L1一端及5V电压源,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分别接地,电容C10另一端连接电感L2一端并接地,电感L2另一端连接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隔离变压器JA483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数字隔离器ADuM3471,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JA4831

BL,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AN0管脚连接电容C2一端、电阻R5一端,所述电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阻R2一端、电容C1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阻R1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1另一端连接信号源CH0,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所述电阻R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及反相输入端、电阻R8一端,所述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9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9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6一端、电阻R7一端、电容C3一端,所述电阻R6另一端连接信号源CH7,所述电阻R7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相连后连接电阻R10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电容C4一端、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AN7管脚,所述电容C4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及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对应管脚,所述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REFIN管脚连接电容C5一端及VREF电压源,所述电容C5另一端接地,所述多通道AD转换器MAX1168的VDO、VDD、VIO管脚相连后连接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电容C10一端、电感L1一端及5V电压源,所述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容C10另一端连接电感L2一端并接地,所述电感L2另一端连接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