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斗防堵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992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渣斗防堵灰装置,它的气泵、单向阀、储气包、电磁换向阀与控制器安装在渣斗侧壁的箱体中,气管一部分布置在渣斗中并与喷头相连,气管外包有三角形不锈钢管,三角形的结构可以使得落在中间的灰渣落向两边。另外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控制电磁换向阀的间歇性换向,使得喷嘴有规律的喷出高压气体冲散堆积的灰渣。冲散堆积的灰渣。冲散堆积的灰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渣斗防堵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渣斗上的防堵灰装置,尤其是焚烧炉炉排下的渣斗,防止渣斗内发生架桥现象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渣斗是一种焚烧炉设备,焚烧炉焚烧产生的灰渣从炉排上落入渣斗与落渣斗中,最终汇入出渣机并由出渣机排出。其中斗六斗七由于分布在燃尽炉排下方,当垃圾来到燃尽炉排上时基本已经焚烧殆尽,产生大量灰渣,而由于刚落入渣斗的灰渣处于高温状态,热附着现象会使灰渣附着在斗壁上,为积灰创造了条件,而原先的渣斗并无防堵灰装置,落灰仅靠灰渣自重,因此经常出现堵灰情况。堵灰后清理还需打开人孔门进行人工作业,而人工作业若在不停炉的工况下进行,有一定安全风险,在停炉后清理则会损害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目前渣斗中出现的堵灰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堵灰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预防渣斗内发生架桥现象,还能定时清理渣斗出口处的灰渣,加速排渣,进一步防止堵灰的现象发生。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渣斗防堵灰装置,气泵、单向阀、储气包、电磁换向阀与喷头顺序相连,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气管布置于一根三角形不锈钢管中,喷头布置于三角形不锈钢管下方。
[0005]进一步的,气泵、单向阀、储气包、电磁换向阀与控制器统一布置在渣斗侧壁的箱体中。
[0006]进一步的,是在渣斗内部人孔门下方安置一根三角形不锈钢空心管。
[0007]进一步的,该三角形不锈钢空心管是锐角三角形不锈钢空心管。
[0008]进一步的,在三角形管的下表面布置两个压缩空气喷头。
[0009]进一步的,压缩空气进气管则布置于三角形空心管中。
[0010]当灰渣落下时,中间的灰渣会落在三角形管上并沿管的光滑斜面滑落。经过三角形管的分流,灰渣落到渣斗出口处时会更多的分布在侧边,改变了灰渣的料流状态,而当灰渣过多开始积累时由于中间灰渣量少,难以形成完整的架桥现象,再配合上两个压缩空气喷头分别定时对着出口两边喷出高压气流,即可轻松破坏积累起的灰渣堆,将灰渣冲出出口,加速排渣。
[0011]本实验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预防渣斗内发生架桥现象,并定时清理渣斗出口处的灰渣,防止堵灰,可以无需再进行人力作业。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线路原理图。
[0014]图2是防堵灰装置的纵剖面构造图。
[0015]图3是图2的A
‑‑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图1中,气泵1、单向阀2、储气包3、电磁换向阀4与、喷头6串联,控制器5与电磁换向阀4相连。
[0017]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气泵1、单向阀2、储气包3、电磁换向阀与控制器5统一安装在箱体9中。锐角三角形不锈钢管7布置于渣斗人孔门下方贯穿两侧壁,气管8从箱体延伸至三角形不锈钢管7中,喷头6与气管8相连并布置于三角形不锈钢管7下方。电磁换向阀4选择常断电磁阀,控制器5控制电磁换向阀4间歇性打开使喷嘴间歇喷出高速气压将堆积的灰渣冲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渣斗防堵灰装置,气泵、单向阀、储气包、电磁换向阀与喷头顺序相连,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相连,其特征是:气管布置于一根三角形不锈钢管中,喷头布置于三角形不锈钢管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斗防堵灰装置,其特征是:气泵、单向阀、储气包、电磁换向阀与控制器统一布置在渣斗侧壁的箱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斗防堵灰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吉生朱晓平何晖於志华傅崇振陈宇翔黄浩哲苏文浩朱海洋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