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在起专利>正文

动力风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956 阅读:7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风筝,包括飞行架,系在飞行架上的伞面,飞行架由水平底架、安装在水平底架尾部的环型支架、连接水平底架前部与环型支架上部的菱形支架构成,水平底架底面上安装有滑跑轮,在水平底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后部安装有由其驱动的螺旋桨;在水平底架上安装有蓄电池、由发射机信号控制的接收机,在动力装置油门处安装有由接收机控制的伺服马达,伺服马达上的伺服摆臂与油门开关连接,伞面的承重绳挂接在菱形支架上,伞面的后缘操纵绳连接到转向控制装置上。飞行受环境风力影响较小,通过手持发射机可以控制动力风筝的飞行高度、飞行区域以及空中转弯、垂直降落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风筝。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风筝,有竞技风筝、牵引风筝伞、广告风筝、发电风筝等,型式 不尽相同,但都需要禾佣牵弓l线操控,操控牵弓l有单线、双线、四线,上述风筝受 环境风力影响较大,无风不能起飞,只能迎风飞行,不能顺风飞行,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遥控、以自身动力起飞的动力风 筝,从而避免受环境风力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飞行架,系在飞行架上的伞面,其结构 特点是所述的飞行架由水平底架、安装在水平底架尾部的环型支架、连接水平底架 前部与环型支架上部的菱形支架构成,水平底架底面上安装有滑跑轮,在水平底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后部安装有由其驱动的螺旋桨;在水平底架上安装 有蓄电池、由发射机信号控制的接收机,在动力装置油门处安装有由接收机控制的 伺服马达,伺服马达上的伺服摆臂与油门开关连接,伞面的承重绳挂接在菱形支架 上,伞面的后缘操纵绳连接到转向控制装置上。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菱形支架顶部、左右两端及底部两侧的滑轮, 在底部两侧的滑轮上方的菱形支架上安装有限位开关,在水平底架上安装有由接收 丰腿过调速器控帝啲蜗轮电机,在滑轮及限位开关中穿有循环绳,循环绳下端交叉 缠绕在蜗轮电机的蜗轮槽中,所述的伞面的后缘操纵绳分别从菱形支架左右两端的 滑轮中穿过,并在菱形支架左右两端的滑轮与限位开关之间的循环绳上打结系牢。在水平底架上安装有可前后转动的活动圈、由接收机控希啲控帝赔动圈转动的 伺服马达、预留伺服马达。所述的滑跑轮为三个,呈三角形分布。采用上述结构后,该动力风筝由于在飞行架上安装有驱动其飞行的动力装置、 滑跑轮以及系在飞行架上的伞面,因此可以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起飞、飞行,不受 环境风力影响,通过手持发射机可以控制动力风筝的飞行高度、飞行区域以及空中 转弯、垂直降落等,可以用其进行空中广告宣传、抛撒传单、空中摄影、拍照等, 还可以做耙机使用,其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纵维护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去掉伞面); 图4为蜗轮电机、循环绳以及后缘操纵绳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电器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动力风筝包括飞行架,系在飞行架上的伞面16,飞行架由水平底 架21、安装在7jC平底架21尾部的环型支架30、连接水平底架21前部与环型支架 30上部的菱形支架29构成,水平底架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呈三角,水平底架 21底面上安装有滑跑轮22,滑跑轮22为三个,呈三角形分布,分别置于水平底架 21的前部及后部左右两侧。在水平底架21上通过支架28安装有动力装置23,动 力装置23为小型汽油机,动力装置23的后部安装有由其驱动的螺旋桨24,螺旋桨 24处于环型支架30内,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蓄电池1、由皿机(遥控器)信 号控制的接收机8,在动力装置23油门处安装有由接收机8控制的伺服马达10, 伺服马达10上的伺服摆臂与油门开关27连接,伞面16的承重绳19挂接在菱形支 架29的左右两边,菱形支架29的左右两边设有系挂承重绳19的承载鼻20,伞面 16的承重绳19的系挂位置处于整个飞行架的重心位置,承重绳19通过风筝绳17 与伞面16连接,伞面16的后缘操纵绳13连接到转向控制装置上,后缘操纵绳13 通过风筝后缘绳18连接到伞面16的尾部两侧。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菱 形支架29顶部、左右两端及底部两侧的滑轮14,在底部两侧的滑轮14上方的菱形 支架29上安装有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由二极管5以及并联在二极管5上的机械限位开关4组成,该机械限位开关4为一穿孔开关,正常为常通,推动为断开。在 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由接收机8通过调速器3控制的蜗轮电机6,调速器3输出电 源线连接到蜗轮电机6之间的二极管5上跨接机械限位开关4,实现蜗轮电机6正 反转,调速器3通过信号线7与接收机8连接,蓄电池1与调速器3电连接,调速 器3上设有控制调速器3及接收机8工作的电源开关2,接收机8设有伸缩式接收 天线9。在滑轮14及限位开关中穿有循环绳15,循环绳15下端交叉缠绕在蜗轮电 机6的蜗轮槽中,所述的伞面16的后缘操纵绳13分别从菱形支架29左右两端的 滑轮14中穿过,并在菱形支架29左右两端的滑轮14与限位开关之间的循环绳15 上打结系牢,当循环绳15在蜗轮电机6的带动下驱动循环绳15转动时,后缘操纵 绳13随循环绳15转动,机械限位开关4的孔中只能由单线穿过,当循环绳15与 后缘操纵绳13的结推动机械限位开关4时,该机械限位开关4断开,实现电路换 相及蜗轮电机6的正反转,最终实现后缘操纵绳13左右收放自如,改变伞面16的 后缘P且力,达到动力风筝转向的要求。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可前后转动的活动 圈26、由接收机8控制的控制活动圈26转动的伺服马达11、预留伺服马达12,控 制活动圈26转动的伺服马达11的伺服摆臂通过连杆25控制活动圈26转动,活动 圈26中可以安装照相机、摄影机、无线摄象头,禾佣预留伺服马达12的伺服摆臂 控制照相机、摄影机的快门,实现空中照相、摄影。皿机采用4VFB~~FM型航 模用遥控器,接收机为R115F型,调速器为Marine Esct"50型,伺服马达为S3003 型,伺服马M过信号线连接到接收机上,上述操控装置均为公知成型配套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风筝,包括飞行架,系在飞行架上的伞面(16),其特征是所述的飞行架由水平底架(21)、安装在水平底架(21)尾部的环型支架(30)、连接水平底架(21)前部与环型支架(30)上部的菱形支架(29)构成,水平底架(21)底面上安装有滑跑轮(22),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动力装置(23),动力装置(23)的后部安装有由其驱动的螺旋桨(24);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蓄电池(1)、由发射机信号控制的接收机(8),在动力装置(23)油门处安装有由接收机控制的伺服马达(10),伺服马达(10)上的伺服摆臂与油门开关(27)连接,伞面(16)的承重绳(19)挂接在菱形支架(29)上,伞面(16)的后缘操纵绳(13)连接到转向控制装置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风筝,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包括安装 在菱形支架(29)顶部、左右两端及底部两侧的滑轮(14),在底部两侧的滑轮(14) 上方的菱形支架(29)上安装有限位开关,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由接收机(8) 通过调速器(3)控制的蜗轮电机(6),在滑轮(14)及限位开关中穿有循环绳(15), 循环绳(15)下端交叉缠绕在蜗轮电机(6)的蜗轮槽中,所述的伞面(16)的后 缘操纵绳(13)分别从菱形支架(29)左右两端的滑轮(14)中穿过,并在菱形支 架(29)左右两端的滑轮(14)与限位开关之间的循环绳(15)上打结系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风筝,其f寺征是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可 前后转动的活动圈(26)、由接收机控制的控制活动圈(26)转动的伺服马达(11)、 预留伺服马达(1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风筝,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风筝,包括飞行架,系在飞行架上的伞面(16),其特征是所述的飞行架由水平底架(21)、安装在水平底架(21)尾部的环型支架(30)、连接水平底架(21)前部与环型支架(30)上部的菱形支架(29)构成,水平底架(21)底面上安装有滑跑轮(22),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动力装置(23),动力装置(23)的后部安装有由其驱动的螺旋桨(24);在水平底架(21)上安装有蓄电池(1)、由发射机信号控制的接收机(8),在动力装置(23)油门处安装有由接收机控制的伺服马达(10),伺服马达(10)上的伺服摆臂与油门开关(27)连接,伞面(16)的承重绳(19)挂接在菱形支架(29)上,伞面(16)的后缘操纵绳(13)连接到转向控制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起段瑞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在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