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93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涉及园林道路建设的领域,其包括铺设于路基上的面砖层和设于路基两侧的排水槽;所述面砖层包括沿路基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面砖组;相邻两排所述面砖组之间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填充有碎石;所述排水沟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路基内设置有导水管,导水管的端部与排水槽的一侧相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道路的排水效率的效果。水效率的效果。水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园林道路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
[000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12581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道路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层、塘渣垫层、碎石找平层及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肩部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设有第一水泥砂浆结合层,所述第一水泥砂浆结合层上设有铺地青砖,所述铺地青砖之间的混凝土垫层上设有第二水泥砂浆结合层,所述第二水泥砂浆结合层上设有毛面花岗岩,所述毛面花岗岩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有草坪。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需要依次经过多个层结构才能够排出,其排水效果不好,排水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道路的排水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包括铺设于路基上的面砖层和设于路基两侧的排水槽;所述面砖层包括沿路基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面砖组;相邻两排所述面砖组之间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填充有碎石;所述排水沟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路基内设置有导水管,导水管的端部与排水槽的一侧相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直接经过路面设置的排水沟及时排出到排水管内,经过排水管将路面的雨水导入至导水管内,再由沿路基宽度方向设置的导水管流入至路基两旁设置的排水槽内,有利于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使得路面不易产生积水。在排水沟内设置碎石,在保持排水效率的同时,能够保持路面的平整性,不易造成路人行走不便,且不易使得雨水中携带的杂物流入排水系统中造成堵塞。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上端穿过排水沟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滤盖;所述滤盖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的设置,能够有利于对排水沟进行安装,且排水管上螺纹连接有滤盖,有利于加强排水管与排水沟的连接,使得排水管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滤盖上开设有渗水孔,能够进一步对排水沟中的积水进行过滤,有利于减小排水管发生堵塞的现象。
[0011]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包括水平管和分别设置于水平管两端的两个斜管;所述斜管靠近排水槽的一端低于斜管远离排水槽的一端;所述斜管的一端与排水槽内相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面砖层底部设置多个排水管流入至导水管内,
将导水管的两端设置成斜管,能够快速将雨水导入到排水槽中排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面砖组包括沿路基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多个路砖;所述路砖的上端面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端部与路砖一侧的排水沟相导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砖上设置导水槽,不仅有利于提高路砖的防滑能力,还能够及时将路砖表面的雨水导入到路砖两侧设置的排水沟中,提高排水的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排水沟宽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路砖的侧壁固定有与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沟的两侧开设插槽,首先根据预埋于路基内的排水管对排水沟的位置进行定位,再通过排水沟对路砖的安装进行定位,将路砖侧壁设置的插条插接于插槽内,能够加强路砖与排水沟的连接稳定性,使得面砖层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使得雨水能够及时流入到排水沟内。
[0017]优选的,所述路砖的上端面高于排水沟的上端面,且路砖靠近排水沟的一侧设置有引水条;所述引水条自下而上向靠近路砖中心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导水槽的槽壁贯穿于引水条靠近排水沟的侧壁。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水条,进一步提高将路砖表面的雨水快速引入到排水沟内,有效提高面砖层的排水效率,导水槽内的雨水也能经过引水条快速流入到排水沟内排出。
[0019]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上设置有排水盖;所述排水槽的上端面固定有安装座;所述排水盖与安装座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排水盖的下端面固定有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滑槽内的卡块和连接滑槽的槽壁与卡块的连接弹簧;所述卡块的端部与卡槽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卡块脱离与卡槽卡接配合的解锁组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座,便于对排水盖进行安装,首先将排水盖下端面安装的固定块对准安装槽,使得排水盖的下端面与安装座贴合,在固定块插接于安装槽内时,固定块对卡块进行挤压,使得卡块缩回至滑槽内,在固定块完全插接于安装槽内后,卡槽与滑槽对齐,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卡块弹出并卡接于卡槽内。若要打开排水盖,通过启动解锁组件,能够使得卡块脱离与卡槽的卡接,从而能够将排水盖拆卸下来。
[0021]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底部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卡块的上端面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转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穿过安装座的上端面并固定有扭块。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排水盖拆卸下来时,首先拧动扭块,使得扭块带动螺纹柱转动,与螺纹柱螺纹连接的转筒转动,使得转动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的一侧与齿条相啮合,使得齿条沿着滑槽向靠近连接弹簧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卡块逐渐脱离与卡槽的卡接,在螺纹柱完全拧入至转筒内后,扭块的下端面与安装座的上端面抵紧,从而使得转筒不易发生转动,此时卡块完全缩回至滑槽内,卡块脱离与卡槽的连接,能够将排水盖拆除。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雨水能够直接经过路面设置的排水沟及时排出到排水管内,经过排水管将路面的
雨水导入至导水管内,再由沿路基宽度方向设置的导水管流入至路基两旁设置的排水槽内,有利于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使得路面不易产生积水;
[0025]路砖上设置导水槽,不仅有利于提高路砖的防滑能力,还能够及时将路砖表面的雨水导入到路砖两侧设置的排水沟中,提高排水的效率;
[0026]设置引水条,进一步提高将路砖表面的雨水快速引入到排水沟内,有效提高面砖层的排水效率,导水槽内的雨水也能经过引水条快速流入到排水沟内排出。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11、排水管;111、滤盖;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路基(1)上的面砖层(2)和设于路基(1)两侧的排水槽(3);所述面砖层(2)包括沿路基(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面砖组(21);相邻两排所述面砖组(21)之间设置有排水沟(22);所述排水沟(22)内填充有碎石;所述排水沟(2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路基(1)内设置有导水管(12),导水管(12)的端部与排水槽(3)的一侧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的上端穿过排水沟(22)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滤盖(111);所述滤盖(11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2)包括水平管(121)和分别设置于水平管(121)两端的两个斜管(122);所述斜管(122)靠近排水槽(3)的一端低于斜管(122)远离排水槽(3)的一端;所述斜管(122)的一端与排水槽(3)内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砖组(21)包括沿路基(1)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多个路砖(211);所述路砖(211)的上端面开设有导水槽(214);所述导水槽(214)的端部与路砖(211)一侧的排水沟(22)相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2)宽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插槽(221);所述路砖(211)的侧壁固定有与插槽(221)插接配合的插条(2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城市道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明高亚峰吕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峰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