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70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的第一轮廓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被变形后,基于第一轮廓点计算变形后的第二轮廓点;基于第一轮廓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基于第二轮廓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以构造第二三角网格,其中,目标函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线段与第一网格点之间以及第一线段与第二网格点之间的关系的项,第一线段是从待处理图像中提取的并用于表征待处理图像中除对象以外的背景的线性特征;以及通过将待处理图像从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第二三角网格,以获得结果图像,使得结果图像的背景中的线形特征保持不变。景中的线形特征保持不变。景中的线形特征保持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得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变形时能够保持所述对象周围背景不变形。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变形(例如,对对象进行缩放)时,往往会造成对象周围的背景的变形。在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中,例如,在拍完照片以后进行修图的情景下,诸如,瘦脸、拉长腿等功能或者直接在直播过程中进行瘦脸、瘦身等操作往往导致背景的扭曲和变形,从而影响变形后的图像的呈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图像处理方法使得在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变形时能够保持所述对象周围背景不变形。
[000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的第一轮廓点;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被变形后,基于第一轮廓点计算变形后的对象的第二轮廓点;基于第一轮廓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基于第二轮廓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其中,目标函数包括第一项,第一项用于指示第一线段与第一三角网格的第一网格点之间以及第一线段与初始三角网格的第二网格点之间的关系,第一线段是从待处理图像中提取的,并用于表征待处理图像中除对象以外的背景的线性特征;以及通过将待处理图像从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第二三角网格,以获得结果图像。
[0005]可选地,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可以包括:计算第一三角网格中的至少一个三角形被第一线段所截而形成的第一交点;计算第一交点由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初始三角网格所获得的第二交点;计算第一项,第一项表示第一线段的斜率与第二线段的斜率之间的偏差,其中,第二线段通过连接第二交点而获得并且与第一线段一一对应,第一线段的斜率由第一网格点的坐标来表示,第二线段的斜率由第二网格点的坐标来表示;以及通过对第二网格点的坐标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从而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
[0006]可选地,目标函数还可以包括第二项,第二项用于表征第一三角网格中的位于对象外部的三角形与初始三角网格中的对应的三角形的相似程度,其中,第一项与第二项线性组合。
[0007]可选地,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被变形后,基于第一轮廓点计算变形后的对象的第二轮廓点,可以包括将第一轮廓点相对于第一轮廓点的中心点移动预定值以获得第二轮廓点,预定值与变形的程度正相关。
[0008]可选地,基于第一轮廓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可以包括:通过对连接第一轮廓点和中心点获得的线段进行等分以获得第一内部网格点;从第一轮廓点沿与中心点连线方向向外延伸至待处理图像的边缘而形成第一基线;通过对第一基线进行等分来获得第一外部网格点,其中,第一网格点包括第一轮廓点、第一内部网格点和第一外部网格点;以第一网格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
[0009]可选地,基于第二轮廓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可以包括:从第二轮廓点沿与中心点连线方向向外延伸至待处理图像的边缘而形成初始基线;通过对初始基线进行等分来获得与第一外部网格点一一对应的初始网格点,第二网格点包括第二轮廓点和初始网格点,并以第二网格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
[0010]可选地,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可以包括: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以获得优化后的初始网格点;通过对连接第二轮廓点和中心点获得的线段进行等分以获得与第一内部网格点一一对应的第二内部网格点;以及以第二轮廓点、第二内部网格点和优化后的初始网格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构造第二三角网格。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特征点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的第一轮廓点;变形单元,被配置为在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被变形后,基于第一轮廓点计算变形后的对象的第二轮廓点;网格构造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轮廓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并且基于第二轮廓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网格优化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其中,目标函数包括第一项,第一项用于指示第一线段与第一三角网格的第一网格点之间以及第一线段与初始三角网格的第二网格点之间的关系,第一线段是从待处理图像中提取的,并用于表征待处理图像中除对象以外的背景的线性特征;以及仿射变换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将待处理图像从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第二三角网格,以获得结果图像。
[0012]可选地,网格优化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计算第一三角网格中的至少一个三角形被第一线段所截而形成的第一交点;计算第一交点由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初始三角网格所获得的第二交点;计算第一项,第一项表示第一线段的斜率与第二线段的斜率之间的偏差,其中,第二线段通过连接第二交点而获得并且与第一线段一一对应,第一线段的斜率由第一网格点的坐标来表示,第二线段的斜率由第二网格点的坐标来表示;以及通过对第二网格点的坐标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从而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
[0013]可选地,目标函数还可以包括第二项,第二项用于表征第一三角网格中的位于对象外部的三角形与初始三角网格中的对应的三角形的相似程度,其中,第一项与第二项线性组合。
[0014]可选地,变形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轮廓点相对于第一轮廓点的中心点移动预定值以获得第二轮廓点,预定值与变形的程度正相关。
[0015]可选地,网格构造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对连接第一轮廓点和中心点获得的线段进行等分以获得第一内部网格点;从第一轮廓点沿与中心点连线方向向外延伸至待处
理图像的边缘而形成第一基线;通过对第一基线进行等分来获得第一外部网格点,其中,第一网格点包括第一轮廓点、第一内部网格点和第一外部网格点;以及以第一网格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
[0016]可选地,网格构造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二轮廓点沿与中心点连线方向向外延伸至待处理图像的边缘而形成初始基线;以及通过对初始基线进行等分来获得与第一外部网格点一一对应的初始网格点,第二网格点包括第二轮廓点和初始网格点,并以第二网格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
[0017]可选地,网格优化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以获得优化后的初始网格点;通过对连接第二轮廓点和中心点获得的线段进行等分以获得与第一内部网格点一一对应的第二内部网格点;以及以第二轮廓点、第二内部网格点和优化后的初始网格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构造第二三角网格。
[0018]根据本公开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处理图像中的对象的第一轮廓点;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所述对象被变形后,基于所述第一轮廓点计算变形后的所述对象的第二轮廓点;基于所述第一轮廓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基于所述第二轮廓点构造初始三角网格;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所述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第二三角网格,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包括第一项,所述第一项用于指示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一三角网格的第一网格点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初始三角网格的第二网格点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线段是从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提取的,并用于表征所述待处理图像中除所述对象以外的背景的线性特征;以及通过将所述待处理图像从所述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所述第二三角网格,以获得结果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预设条件为迭代目标对所述初始三角网格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后的所述初始三角网格构造所述第二三角网格,包括:计算所述第一三角网格中的至少一个三角形被所述第一线段所截而形成的第一交点;计算所述第一交点由所述第一三角网格仿射变换到所述初始三角网格所获得的第二交点;计算所述第一项,所述第一项表示所述第一线段的斜率与第二线段的斜率之间的偏差,其中,所述第二线段通过连接所述第二交点而获得并且与所述第一线段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线段的斜率由所述第一网格点的坐标来表示,所述第二线段的斜率由所述第二网格点的坐标来表示;以及通过对所述第二网格点的所述坐标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目标函数达到所述预设条件,从而基于所述优化后的初始三角网格构造所述第二三角网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还包括第二项,所述第二项用于表征所述第一三角网格中的位于所述对象外部的三角形与所述初始三角网格中的对应的三角形的相似程度,其中,所述第一项与所述第二项线性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所述对象被变形后,基于所述第一轮廓点计算变形后的所述对象的所述第二轮廓点,包括:将所述第一轮廓点相对于所述第一轮廓点的中心点移动预定值以获得所述第二轮廓点,所述预定值与所述变形的程度正相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轮廓点构造第一三角网格,包括:通过对连接所述第一轮廓点和所述中心点获得的线段进行等分以获得第一内部网格点;从所述第一轮廓点沿与所述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奇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