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66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纳米分散液3~4份,色浆35~40份,成膜树脂50~60份,防流挂助剂0.3~1份,溶剂5~7份,流平剂0.5~1.5份,分散剂0~0.5份;纳米分散液为将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和/或ITO粉体分散在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中得到的分散液;纳米分散液和色浆的分散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羟基含量为1.0%~3.0%;成膜树脂为羟基含量为3.0%~4.5%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光泽、耐候、隔热综合性能优异,可作为车辆面漆或罩光清漆使用。可作为车辆面漆或罩光清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


[0001]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涂料,具体涉及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

技术介绍

[0003]目前国内、外车体采用的隔热方式主要是车窗贴膜(ATO或ITO膜)缓解车厢内温度的快速升高,而车身只是简单地采用常规涂料进行车身保护与装饰,还没有引入隔热的理念。
[0004]ATO、ITO等半导体非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耐光性以及对红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已经在透明膜材料(汽车玻璃隔热膜)、建筑玻璃隔热材料等领域获得应用,相关技术在文献中屡见报道。
[0005]中国专利文献 CN 110713782 A报道了一种利用铯钨青铜制备的透明隔热膜,该隔热膜对红外有极好的屏蔽性,但铯钨青铜的耐候性较差,不能作为车辆涂料的基础原料,同时专利中给出的聚合物水性聚氨酯成膜也不能作为车辆表面涂装材料使用,不具备极好的装饰性与耐候性(单组分自干性体系),只能用于透明玻璃的涂饰。
[0006]中国专利文献 CN 109161321 A公开了一种电瓶车蓬用透明隔热降温涂料的制备方法,向水性聚氨酯树脂中加入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均匀得成膜剂,将其与纳米氧化锡锑水性浆料、纳米氧化铟锡水性浆料及纳米六硼化镧隔热浆料、包覆改性的中空玻璃微珠混合,高速搅拌后,添加助剂,快速搅拌后再超声分散,静置消泡后过滤,得到透明隔热降温涂料,考虑到耐候性与装饰性,该涂料也不适合汽车涂装使用。
[0007]中国专利文献 CN107325716A公开了一种溶剂型氧化锡锑透明隔热涂料组合物及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由40~60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锡锑浆料和40~60重量份的溶剂型杂化有机硅树脂组成;每100重量份的所述纳米氧化锡锑浆料包括5~30 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锡锑粉体、1~6重量份的分散剂,余量为醇溶剂;所述溶剂型杂化有机硅树脂为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酚醛改性有机硅树脂中至少一种。该涂料用于汽车及建筑的窗户,玻璃幕墙,反射镜等。
[0008]中国专利文献 CN 109535966A具有高耐候性的纳米氧化锡锑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将高分子醇酯助剂作为改性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化修饰,继而将纳米氧化锡锑浓缩液分散至改性后的聚氨酯中,通过脱水反应和黏度调整制备出一种耐候性良好的纳米氧化锡锑涂层复合材料。该涂料同样应用于玻璃隔热涂层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耐候、装饰、隔热功能于一体的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
[0010]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纳米分散液3~4份,色浆35~40份,成膜树脂50~60份,防流挂助剂0.3~1份,溶剂5~7
份,流平剂0.5~1.5份,分散剂0~0.5份。
[0011]所述纳米分散液为将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和/或ITO粉体分散在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中得到的分散液,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为1.0%~3.0%。
[0012]色浆包括分散树脂、着色颜料、润湿分散剂和溶剂,分散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羟基含量为1.0%~3.0%。
[0013]成膜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羟基含量为3.0%~4.5%。
[0014]所述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和/或ITO粉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称取纳米ATO/或ITO粒子,用异丙醇浸泡,然后添加氨基硅氧烷,高速分散搅匀后研磨,直至表观细度控制在1μm以下,过滤后待用。
[0015]作为优选的,氨基硅氧烷为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6]进一步的,氨基硅氧烷的用量为纳米粒子质量的0.5%~1.5%。
[0017]作为可选的,防流挂助剂为纽佩斯防流挂助剂Setalux 91757。
[0018]溶剂是与树脂、交联剂不发生反应但可以溶解分散聚合物树脂的有机溶剂,如芳烃、酯类、酮类、醇醚类等。
[0019]作为可选的,流平剂为与树脂体系相容性良好的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或氟碳类流平剂,如byk300、byk306、byk358、EFKA3777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
[0020]当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为自干性丙烯酸聚氨酯体系时,还包括固化剂,固化剂为脂环族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固化剂配比为NCO/OH=1.05。
[0021]当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为烘烤型氨基丙烯酸体系时,成膜树脂还包括氨基树脂。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基于耐候、装饰、隔热于一体的目标,设计了一种可用于车辆涂装的高装饰性隔热涂料(面漆或清漆),涂覆后得到的涂层一方面满足车辆保护的长效性、车辆装饰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涂层中均匀分散的纳米非金属氧化锡锑(ATO)和/或氧化铟锑(ITO)在吸收红外与紫外后通过辐射将能量阻绝在车厢外面,具有隔热效果。
[0023](2)本专利技术对纳米非金属氧化锡锑(ATO)或氧化铟锡(ITO)进行了氨基硅氧烷包覆处理,隔绝ATO和/或ITO与雨水中物质的反应,同时处理后的ATO和/或ITO与成膜树脂粘结力强,不影响车辆的机械性能和耐候性。
[0024](3)涂料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并不是向现成的汽车涂料中投加纳米ATO和/或ITO就得到隔热涂料;向现有的车辆涂料中直接加入纳米ATO和/或ITO分散浆,会影响涂层的综合性能如硬度、韧性、耐化学品性能等。
[0025]本专利技术选择适当的纳米ATO和/或ITO分散介质、成膜树脂和助剂,制备得到的涂料光泽、耐候、隔热综合性能优异:该涂膜作为车辆素色面漆或罩光清漆使用,对可见光中红外波段的吸收率超过70%,紫外波段吸收率超过90%,吸收的热量再辐射进大气环境中,达到对车厢内隔热的效果;当漆膜厚度达到30微米以上时,车辆在盛夏37℃的户外放置1小时,车厢内外温差达到15℃,具有显著的隔热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是自干性丙烯酸聚氨酯体系车辆面漆,包括树脂部分和固化剂,其中树脂部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ATO纳米分散液3.2份,色浆37.1份,成膜树脂52份,防流挂助剂0.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7份,流平剂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分散剂0.4份。将上述组份投入混合罐,启动高速分散混合均匀,用200目滤网过滤得到树脂部分。
[0027]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固化剂。
[0028]ATO纳米分散液是将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粉体分散在羟基丙烯酸树脂中得到。具体制备时,取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 20份、分散剂2.4份与羟基丙烯酸树脂40份混匀,得到 ATO纳米分散液待用。其中分散剂为天津黎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NEO 1062分散剂;羟基丙烯酸树脂为中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羟基含量(相对于不挥发份)在1.0~3.0%,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江苏十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QJ

103树脂(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纳米分散液3~4份,色浆35~40份,成膜树脂50~60份,防流挂助剂0.3~1份,溶剂5~7份,流平剂0.5~1.5份,分散剂0~0.5份;所述纳米分散液为将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和/或ITO粉体分散在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中得到的分散液,羟基丙烯酸树脂或羟基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为1.0%~3.0%;色浆包括分散树脂、着色颜料、润湿分散剂和溶剂,分散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羟基含量为1.0%~3.0%;成膜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或者羟基聚酯树脂,羟基含量为3.0%~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氧烷处理的纳米ATO和/或ITO粉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称取纳米ATO/或ITO粒子,用异丙醇浸泡,然后添加氨基硅氧烷,高速分散搅匀后研磨,直至表观细度控制在1μm以下,过滤后待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剂型车辆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晓峰徐勤力郭北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晨光金属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