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泵头和油脂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56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脂泵头和油脂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脂泵包括油脂泵头和油箱,油脂泵头包括泵壳、注油活塞和驱动轴,泵壳具有泵壳内腔和用于向外注油的注油通道,驱动轴在正转时能够带动注油活塞运动向注油通道内注油,泵壳内还设置有卸荷活塞组件,卸荷活塞组件包括卸荷活塞套和与卸荷活塞套滑动配合的卸荷活塞,卸荷活塞往复运动行程中具有卸荷位置和工作位置,卸荷活塞处于卸荷位置时,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卸荷活塞处于工作位置时,注油通道停止向泵壳内腔泄油,驱动轴仅在反转时能够带动卸荷活塞运动至卸荷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泵,用以解决现有的油脂泵成本较高和用于卸荷的电磁阀易损坏的问题。于卸荷的电磁阀易损坏的问题。于卸荷的电磁阀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泵头和油脂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脂泵头和油脂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以及工程机械设备中都配置有集中润滑系统以对设备的润滑点位供给润滑油,油脂泵作为集中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对整个系统的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油脂泵包括油箱和油脂泵头,油脂泵头包括泵壳,泵壳具有泵壳内腔和用于向外注油的注油通道,泵壳内设有注油活塞组件和驱动轴,驱动轴的转动带动注油活塞组件的注油活塞往复运动,注油活塞组件通过注油活塞的往复运动吸取泵壳内腔中的油脂,并将油脂向注油通道输送,注油通道外接有输油管,注油通道内的油脂通过输油管向设备的润滑点位输送,油脂泵的油箱具有储油腔,储油腔中的油脂向泵壳内腔中供油。
[0003]由于润滑过程消耗的油脂量相对较少,油脂泵一般采用间断式注入的供油方式,油脂泵完成一次注油后需要将输油管中的高压油脂卸荷,现有的油脂泵通常在输油管或注油通道上设置旁通管,旁通管管路上设有电磁阀,通过旁通管与电磁阀的组合对输油管中的高压油脂进行卸荷,但是电磁阀的使用额外的增加了成本,并且电磁阀长时间承受油脂高压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泵,用以解决现有的油脂泵成本较高和用于卸荷的电磁阀易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脂泵头。
[0005]本专利技术的油脂泵头的技术方案是:油脂泵头包括:泵壳,具有泵壳内腔和用于向外注油的注油通道;注油活塞;驱动轴,在正转时能够带动注油活塞运动向注油通道内注油;泵壳内还设置有卸荷活塞组件,卸荷活塞组件包括配置在泵壳内腔内的卸荷活塞套和与卸荷活塞套滑动配合的卸荷活塞;卸荷活塞套具有与注油通道相通的泄油口和与泵壳内腔相通的出油口,卸荷活塞往复运动行程中具有卸荷位置和工作位置,卸荷活塞处于卸荷位置时使泄油口与出油口相通进而使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卸荷活塞处于工作位置时使泄油口与出油口断开阻止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驱动轴和卸荷活塞之间设置有单向传动结构,单向传动结构用于使驱动轴仅在反转时能够带动卸荷活塞运动至卸荷位置;所述卸荷活塞自卸荷位置运动至工作位置时由反转的驱动轴带动,或者卸荷活塞组件包括对卸荷活塞提供作用力的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在驱动轴反转时能够使卸荷活塞自卸荷位置运动至工作位置。
[0006]有益效果:驱动轴正转时带动注油活塞运动向注油通道内注油,由于单向传动结
构的设置驱动轴仅在反转时能够带动卸荷活塞运动,卸荷活塞处于卸荷位置时使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处于工作位置时,阻止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油脂泵头通过设置的卸荷活塞组件使注油通道中的高压油脂泄到泵壳内腔中,不需要另外外接旁通管和电磁阀,降低了成本,且避免了现有的油脂泵存在的电磁阀易损坏的问题。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卸荷凸轮,单向传动结构设置在卸荷凸轮与驱动轴之间,驱动轴反转时通过卸荷凸轮带动卸荷活塞运动。
[0008]有益效果:采用卸荷凸轮带动卸荷活塞运动,这种传动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组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单向传动结构为单向轴承。
[0010]有益效果:单向轴承这种单向传动结构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卸荷凸轮与卸荷活塞顶推配合,驱动轴反转时,卸荷凸轮通过顶压卸荷活塞使卸荷活塞运动至卸荷位置。
[0012]有益效果:卸荷凸轮与卸荷活塞顶采用顶推配合的这种传动方式,使得卸荷凸轮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卸荷活塞回位弹簧。
[0014]有益效果:弹簧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0015]进一步地,所述卸荷活塞回位弹簧套装在卸荷活塞上,卸荷活塞回位弹簧一端抵接在卸荷活塞套上,另一端与卸荷活塞的端部抵接。
[0016]有益效果:这种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0017]进一步地,所述卸荷活塞具有用于连通泄油口和出油口的泄油通道,卸荷活塞处于卸荷位置时,泄油通道使泄油口与出油口相通,卸荷活塞处于工作位置时,泄油通道使泄油口与出油口断开。
[0018]有益效果:泄油通道的设置使得泄油口与出油口相通时,卸荷活塞伸出卸荷活塞套的长度不需过长,避免了卸荷活塞与驱动轴间距过大导致的油脂泵头整体过大的现象。
[0019]进一步地,油脂泵头还包括驱动驱动轴正反转的电机和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控制器。
[0020]有益效果: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控制器的设置使得对驱动轴的正反转的控制更为精准与便捷。
[0021]进一步地,卸荷活塞组件还包括触位开关,卸荷活塞上设置开关触发件, 触位开关用于在卸荷活塞运动至卸荷位置时与开关触发件接触并被开关触发件触发向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使控制器控制电机停转,开关触发件沿卸荷活塞轴向滑动配置在卸荷活塞上,卸荷活塞上设有用于对开关触发件施加朝向触位开关方向弹力的触位弹簧,在开关触发件与触位开关接触时,触位弹簧被压缩。
[0022]有益效果:当卸荷活塞运动到卸荷位置时,触位开关会被触发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此时电机与驱动轴会自动停止转动,不需要手动控制电机的启闭,简化了操作步骤,且触位开关的设置有利于更加精准的定位卸荷活塞的卸荷位置。此外,开关触发件与卸荷活塞滑动配合这种设置使得卸荷活塞运动至卸荷位置时,开关触发件会压缩触位弹簧以减小对触位开关的作用力,触位开关不会被惯性运动的开关触发件继续压紧而受损。
[0023]本专利技术的油脂泵的技术方案是:
油脂泵包括油箱和油脂泵头,油箱用于向油脂泵头中供油,油脂泵头包括:泵壳,具有泵壳内腔和用于向外注油的注油通道;注油活塞;驱动轴,在正转时能够带动注油活塞运动向注油通道内注油;泵壳内还设置有卸荷活塞组件,卸荷活塞组件包括配置在泵壳内腔内的卸荷活塞套和与卸荷活塞套滑动配合的卸荷活塞;卸荷活塞套具有与注油通道相通的泄油口和与泵壳内腔相通的出油口,卸荷活塞往复运动行程中具有卸荷位置和工作位置,卸荷活塞处于卸荷位置时使泄油口与出油口相通进而使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卸荷活塞处于工作位置时使泄油口与出油口断开阻止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驱动轴和卸荷活塞之间设置有单向传动结构,单向传动结构用于使驱动轴仅在反转时能够带动卸荷活塞运动至卸荷位置;所述卸荷活塞自卸荷位置运动至工作位置时由反转的驱动轴带动,或者卸荷活塞组件包括对卸荷活塞提供作用力的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在驱动轴反转时能够使卸荷活塞自卸荷位置运动至工作位置。
[0024]有益效果:驱动轴正转时带动注油活塞运动向注油通道内注油,由于单向传动结构的设置驱动轴仅在反转时能够带动卸荷活塞运动,卸荷活塞处于卸荷位置时使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处于工作位置时,阻止注油通道向泵壳内腔泄油,油脂泵头通过设置的卸荷活塞组件使注油通道中的高压油脂泄到泵壳内腔中,不需要另外外接旁通管和电磁阀,降低了成本,且避免了现有的油脂泵存在的电磁阀易损坏的问题。
[00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卸荷凸轮,单向传动结构设置在卸荷凸轮与驱动轴之间,驱动轴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任意一项所述的油脂泵头(2),油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立文李根邓帅奇焦立军姜友爱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众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