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亚东专利>正文

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47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4
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属于眼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前后镜面分别设有中央区和周边区,前后镜面中央区为折射镜片,屈光力为0.00D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眼镜
,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可以任意设置前后镜面总正加值的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医学公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眼的眼球增长依赖着视网膜周边离焦调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促进眼球增长,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可以控制近视眼球增长。
[0003]衍射坡环具有具有多焦点优势,衍射坡环已经应用于三焦点人工晶体设计之中。
[0004]本专利技术人申请的“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申请日为2021年1月28日,一案二请专利,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2649971A,技术申请号:2021203007154。该项专利公开为前镜面周边区为衍射坡环、后镜面为单光凹透镜面,这种眼镜片离焦量是依靠前镜面衍射坡环正加值或者说离焦量,衍射坡环不可能依据个体离焦量来模压成型不同离焦量眼镜片。
[0005]折射型周边离焦眼镜片采用数控车房车削加工,具有高度精密、屈光力可以达到0.01D。折射型眼镜片必须设置渐变区,将中央区与治疗区之间屈光力逐渐趋于平滑过渡,大于+2.00D正加值将产生较大像散。
[0006]周边离焦眼镜片有待开发新面型创新设计,近视眼周边离焦眼镜片仍是眼镜领域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以下称为这种眼镜片。这种眼镜片前后镜面分别设置有中央区和周边区二个光学区域,前后镜面中央区为折射镜片,根据个体配镜者近视度数,屈光力设置为0.00D至

10.00D。前镜面周边区由多个衍射坡环阵列、屈光力设置为+0.50D至+4.00D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为折射镜片、根据个体配镜者周边离焦矫正量,屈光力是在中央区凹透镜度数基础之上附加+0.50D至+3.00D差量正加值,前镜面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差量正加值=前后镜面总正加值+1.00D至+7.00D,后镜面差量正加值或者前后镜面总正加值梯度差为
±
0.01至0.25D。前后镜面周边区至少各自设置5个正加值区段、至少各自设置5个正加值次级,前后镜面周边区总屈光力设置为360
°
等量屈光力、或者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屈光力+0.50D至+2.00D。
[0010]衍射坡环宽度为5nm至2mm、高度为0.1nm至16μm、陡峭侧朝向光学中心、平缓侧远离光学中心,衍射坡环夹角<5
°
,周边区根据衍射坡环mm级、μm级、nm级宽度不同,至少设置6条至120条同心轴衍射坡环阵列。相邻两条衍射坡环之间为无间隙连接或者间距0.5nm至0.25mm,同一条衍射坡环设置为相同圆周方位角、相同宽度、相同高度、相同屈光力,多个衍射坡环横截面为彼此凸凹相连的锯齿状。
[0011]前镜面中央区根据周边区形状设置为以光学中心为光轴的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向上下开窗形,中央区水平径线为8mm至14mm、垂直径线与眼镜片直径等长。前镜面周边区衍射坡环阵列分为,全环形是指周边区域360
°
圆周方位角之内、半环形是指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各占据的180
°
圆周方位角之内、扇环形是指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各占据的内侧弧形<180
°
圆周方位角、外侧弧形≤180
°
圆周方位角之内,或者衍射坡环分别阵列于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分别形成鼻颞侧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弧顶形。后镜面中央区根据周边区形状设置为以光学中心为光轴的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或者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分别设置为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前后镜面选择相同形状的中央区和周边区,或者前镜面选择任何一种形状,后镜面选择中央区为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或者选择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为正圆形、椭圆形、竖椭圆形中任何一种形状。
[0012]前镜面或者后镜面中央区下侧区域设置复合基底向鼻侧、棱镜度数为0.5Δ至6.0Δ三棱镜片。
[0013]前镜面周边区设置为上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鼻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4个不同屈光力衍射坡环象限区,每个象限区各占据90
°
圆周方位角之内,或者鼻侧象限区和颞侧象限区设置为衍射坡环象限区、上侧象限区和下侧象限区设置为折射象限区,鼻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衍射坡环屈光力、下侧象限区>上侧象限区折射屈光力。
[0014]前后镜面周边区为双侧镜面双量正加值、正加值是指附加离焦量,前镜面周边区附加正加值是指衍射坡环屈光力、后镜面周边区附加正加值是指在基量正加值基础之上附加个体配镜者差异量正加值,基量正加值为总正加值的90%至10%、差量正加值为总正加值的10%至90%。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前后镜面中央区凹透镜屈光力+差量正加值,前后镜面周边区总屈光力≡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差量正加值或者总正加值梯度差为
±
0.05D至
±
0.15D,衍射坡环夹角<2
°
,衍射坡环区域无棱镜度数。
[0015]前镜面周边区各条衍射坡环从中央至周边逐渐降低衍射坡环宽度、高度,增加坡环数量,从而逐渐加大衍射坡环区正加值,相邻两条衍射坡环设置屈光力渐进式,后镜面周边区折射镜片从中央区边缘开始逐渐递增屈光力,或者形成区段渐变区。
[0016]前后镜面周边区各自设置5个正加值区段:全环形或者鼻侧周边区正加值,从中央区边缘距光学中心10mm至11.9mm为总正加值量20%、距光学中心12mm至13.9mm区段为总正加值量40%、距光学中心14mm至15.9mm区段为总正加值量60%、距光学中心16mm至17.9mm区段为总正加值量80%、距光学中心18mm至30mm区段为总正加值量100%,距光学中心30mm至眼镜片边缘为平光镜片或者与中央区屈光力相同,或者将距光学中心距离缩小至0.5mm至1.0mm,设置成为不同区段。前镜面周边区设置5个基量正加值次级:全环形或者鼻侧周边区正加值分别为+1.00D、+1.50D、+2.00D、+2.75D、+3.50D,颞侧周边区<鼻侧周边区正加值+0.50D至+1.50D,前镜面周边区差量正加值补足至前后镜面总正加值。
[0017]差量正加值,根据近视发病年龄早于10岁、每年近视度数增加>

0.75D、每年眼轴或者视网膜周边屈光增加者、父母双方为高度近视的儿童者、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10小时,按照每个诱发因素个体化添加+0.10D至+0.50D计算,周边区全环形镜片添加+0.50D至+2.50D、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屈光力+0.25D至+1.00D。
[0018]眼镜片制造如下:采用模压成型前镜面中央区和周边区光学面型,前镜面周边区基量正加值至少设置为总正加值的70%至90%,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镜面分别设置有中央区和周边区二个光学区域,前后镜面中央区为折射镜片,根据个体配镜者近视度数,屈光力设置为0.00D至

10.00D,前镜面周边区由多个衍射坡环阵列、屈光力设置为+0.50D至+4.00D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为折射镜片、根据个体配镜者周边离焦矫正量,屈光力是在中央区凹透镜度数基础之上附加+0.50D至+3.00D差量正加值,前镜面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差量正加值=前后镜面总正加值+1.00D至+7.00D,后镜面差量正加值或者前后镜面总正加值梯度差为
±
0.01至0.25D,前后镜面周边区至少各自设置5个正加值区段、至少各自设置5个正加值次级,前后镜面周边区总屈光力设置为360
°
等量屈光力、或者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屈光力+0.50D至+2.0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坡环宽度为5nm至2mm、高度为0.1nm至16μm、陡峭侧朝向光学中心、平缓侧远离光学中心,衍射坡环夹角<5
°
,周边区根据衍射坡环mm级、μm级、nm级宽度不同,至少设置6条至120条同心轴衍射坡环阵列,相邻两条衍射坡环之间为无间隙连接或者间距0.5nm至0.25mm,同一条衍射坡环设置为相同圆周方位角、相同宽度、相同高度、相同屈光力,多个衍射坡环横截面为彼此凸凹相连的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中央区根据周边区形状设置为以光学中心为光轴的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向上下开窗形,中央区水平径线为8mm至14mm、垂直径线与眼镜片直径等长,前镜面周边区衍射坡环阵列分为,全环形是指周边区域360
°
圆周方位角之内、半环形是指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各占据的180
°
圆周方位角之内、扇环形是指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各占据的内侧弧形<180
°
圆周方位角、外侧弧形≤180
°
圆周方位角之内,或者衍射坡环分别阵列于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分别形成鼻颞侧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弧顶形,后镜面中央区根据周边区形状设置为以光学中心为光轴的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或者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分别设置为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前后镜面选择相同形状的中央区和周边区,或者前镜面选择任何一种形状,后镜面选择中央区为正圆形、横椭圆形、竖椭圆形,或者选择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为正圆形、椭圆形、竖椭圆形中任何一种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或者后镜面中央区下侧区域设置复合基底向鼻侧、棱镜度数为0.5Δ至6.0Δ三棱镜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个体化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周边区设置为上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鼻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4个不同屈光力衍射坡环象限区,每个象限区各占据90
°
圆周方位角之内,或者鼻侧象限区和颞侧象限区设置为衍射坡环象限区、上侧象限区和下侧象限区设置为折射象限区,鼻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衍射坡环屈光力、下侧象限区>上侧象限区折射屈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段亚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