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736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肥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选用一种具有一定水溶性的高分子将其与常规无机肥料共混得一半流体共混物A,在共混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及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肥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缓释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控制肥料向土壤中的溶解扩散,减小扩散速率。利用缓释肥料技术,可以有效规避传统肥料在土壤中或降雨过程中的快速溶解,实现对肥料向土壤中扩散速率的控制,进而提高肥料的整体生物利用率。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CN102826894A:双包膜球形肥料制备方法,将无机包膜层和有机无机复合包膜层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后粉碎至细度为80

100目,粉碎后将粘结剂包裹于肥芯将其粘结成团,再通过圆盘造粒方法将粘结成团的肥芯用无机包膜层原料包膜成粒径为13

15mm的无机包膜肥芯颗粒,然后将有机无机复合包膜层原料对无机包膜肥芯进行二次滚动包膜,得到肥料雏形,经烘干或风干处理,得双包膜球形肥料。
[0004]CN106045703A:一种由木质纤维乙醇发酵剩余物制备缓释肥料包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加碱调节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剩余物的pH为8.0

9.0,超声分散,加入酸酐或醛,于80

95℃反应,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于80

95℃反应,得到包膜液,将包膜液喷涂于肥芯表面,作为包膜;所述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剩余物与酸酐或醛的质量比为5

30:2

10;所述酸酐为乙酸酐、柠檬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醛为甲醛或乙醛;
[0005]但该类方法却存在通过包膜法制备的缓释肥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内芯、内核分子的释放完全受其包膜层的厚度及材料种类控制的问题,且释放受制于其外层材料的完全崩解,当外层材料分解程度不够时,释放速率较低或不释放;当外层材料开始崩解时,便会呈现出释放速率骤增的情况,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逐级控制。而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另一思路便是利用多个包膜层及肥料层,但这样操作无疑会大大增加制备成本及方法难度。
[0006]现有技术还公开了CN106748538A:一种立体控肥保水多功能新型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将无机肥料及功能性肥料依次加入到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形成肥料溶液A;步骤(2)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加入到水中溶解,并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5~7.5,形成聚合单体溶液B;步骤(3)将功能添加剂加入到水中溶解,形成功能添加剂溶液C;步骤(1)~步骤(3)配制溶液并没有顺序要求;步骤(4)将配制好的溶液A、B、C均匀混合,再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5~7.5,依次加入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搅拌均匀,置于25~100℃的条件下反应3~8h,得到凝胶状产物,经造粒、干燥、粉碎,即得到立体控肥保水多功能新型缓释肥料颗粒;所述缓释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在水中混合反应制成:丙烯酰胺5~7份;丙烯酸1.5~3份;功能添加剂0.5~2份;反应助剂0.02~0.3份;无机肥料12~25份;所述功能添加剂为桃胶、角豆胶、罗望子胶和亚麻子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助剂包括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pH调节剂;
[0008]该方法存在人工合成聚合物在土壤中的降解能力较差等问题,一方面会降低缓释性能,另一方面会无疑会带来二次污染。且人工聚合物的合成会增加方法过程的复杂度及能耗;
[0009]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传统农业中肥料施用量大、施用频率高,一方面,整体肥料的利用率低,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肥料利用率低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尤其是对于传统的无机盐类肥料,此类问题更为严重,为此设计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与目前大部分包膜缓释肥料工艺的特征性区别在于,本专利技术不通过疏水性包膜层实现缓释功能,而是通过两种水溶解性不同的聚合物的分子级共混实现缓释效果。
[0011]不需要采用额外添加剂便可实现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缓释肥料颗粒的构建,对环境友好,且增强了该方案的泛用性。
[0012]备选聚合物来源广泛,只要满足相应亲疏水性需求及降解性需求的均可。
[0013]该缓释肥料体系中的肥料及功能性分子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无机盐肥料、除草剂、杀虫剂等,只要是可溶解于相应工艺中的小分子均可添加。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15]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选用一种具有一定水溶性的高分子将其与常规无机肥料共混得一半流体共混物A,在共混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及20

80℃的低温加热2h辅助,选用一种非水溶性高分子将其与相应有机溶剂混合,制备另一流体溶液B,将流体共混物A和流体溶液B倒入至混合搅拌机内共混并拌匀获得缓释肥料糊状物,将糊状物倾出至另一容器中使其自然流延至厚度约3mm,并于室温下自然挥发干溶剂,对所得固体块切割造粒,即得缓释肥料颗粒,或将步骤4中的糊状物通过直径3mm的玻璃管内挤出成球至乙醇中,将步骤7中球状物位于乙醇中15分钟后过滤回收固体并干燥即得缓释肥料颗粒。
[0017]优选的,其中步骤1中采用的水溶性高分子为土豆淀粉或天然聚多糖,常规无机肥料中的聚合物与肥料的质量比为0.25

4。
[0018]优选的,其中步骤2中低温加热选定在40

50℃,水与总固体质量比为1

2;
[0019]其中步骤3中的非水溶性高分子为醋酸纤维素,相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流体溶液B固含量为1

20%。
[0020]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流体共混物A和流体溶液B质量比为0.5

2。
[0021]优选的,取磷酸二氢钾肥料15g溶解于20mL水中,并向其中加入土豆淀粉7.5g,将混合物机械搅拌10分钟,并加热至50℃度,保温2小时,即得半流体糊状物A,取醋酸纤维素的四氢呋喃溶液B,其醋酸纤维素的固含量为10%,按质量比1:1取A与B混合,并机械搅拌2小时,即得缓释肥料糊状物,将糊状物倾出至另一容器中使其自然流延至厚度约3mm,并于室温下自然挥发干溶剂,并对所得固体块切割造粒,即得缓释肥料颗粒,经测量其磷酸二氢钾的质量含量为50%。
[0022]优选的,取磷酸二氢钾肥料15g溶解于20mL水中,并向其中加入土豆淀粉7.5g,将
混合物机械搅拌10分钟,并加热至60℃度,保温2小时,即得半流体糊状物A,取醋酸纤维素的四氢呋喃溶液B,其醋酸纤维素的固含量为15%,按质量比1:1取A与B混合,并机械搅拌2小时,即得缓释肥料糊状物,将糊状物通过直径3mm的玻璃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用一种具有一定水溶性的高分子将其与常规无机肥料共混得半流体共混物A;步骤2:选用一种非水溶性高分子将其与相应有机溶剂混合,制备流体溶液B;步骤3:将流体共混物A和流体溶液B倒入至混合搅拌机内共混并拌匀获得缓释肥料糊状物;步骤4:将糊状物倾出至另一容器中使其自然流延至厚度约3mm或将糊状物通过直径3mm的玻璃管内挤出成球状物至乙醇中;步骤5:当将糊状物自然流延时则在室温下待溶剂自然挥发完,对所得固体块切割造粒,即得缓释肥料颗粒;当将糊状物通入玻璃管内至乙醇中时则球状物位于乙醇中15分钟后过滤回收固体并干燥即得缓释肥料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中采用的水溶性高分子为土豆淀粉或天然聚多糖,常规无机肥料中的聚合物与肥料的质量比为0.25

4,其中在步骤1中共混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及20

80℃的低温加热2h辅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低温加热选定在40

50℃,水与总固体质量比为1

2;其中步骤3中的非水溶性高分子为醋酸纤维素,相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流体溶液B固含量为1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4中流体共混物A和流体溶液B质量比为0.5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磷酸二氢钾肥料15g溶解于20mL水中,并向其中加入土豆淀粉7.5g;步骤2:将混合物机械搅拌10分钟,并加热至50℃度,保温2小时,即得半流体糊状物A;步骤3:取醋酸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根张惠傅小红尚书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