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33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包括锅炉壳体,所述锅炉壳体开设有燃烧空间,所述锅炉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锅炉管道,所述锅炉管道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锅炉管道开设有上通孔;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对气化炉出口处的焦油进行吸附;打散机构,所述打散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方,所述打散机构用于将生物吸附剂进行打散。所述打散机构用于将生物吸附剂进行打散。所述打散机构用于将生物吸附剂进行打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锅炉的改进已经成为现在必不可缺的手段,目前用过一段时间的气化炉,管道内积了一层黑悠悠焦油,现在大多气化炉为了外观,省去了焦油过滤,可停留在管道的时间一长还是会塞住管道。而且烧出来的效果虽然看不到烟,过一段时间还是能在锅底看到一层黑黑的东西,擦不掉的。目前气化炉最头痛的一件事,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以高效化去除锅炉管道内壁焦油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化去除锅炉管道内壁焦油的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包括锅炉壳体,所述锅炉壳体开设有燃烧空间,所述锅炉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锅炉管道,所述锅炉管道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锅炉管道开设有上通孔;
[0005]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对气化炉出口处的焦油进行吸附;
[0006]打散机构,所述打散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方,所述打散机构用于将生物吸附剂进行打散。
[0007]优选的,所述锅炉壳体还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锅炉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抽风机,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抽风机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抽风管道,所述第一抽风管道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燃烧空间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炉灰板,所述锅炉壳体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中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旋转块,所述燃烧空间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上方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设置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固定设置在所述锅炉管道的上端面。
[0008]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中的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一空间开设有抵接滑槽,所述第一空间中滑动设置有旋转过滤板,所述旋转过滤板开设有第二槽,所述旋转过滤板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与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旋转过滤板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圆周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扇叶,所述转动杆的外圆周侧面固定设置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所述抵接滑槽抵接,所述锅炉壳体开设有下落槽,所述下落槽一端与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下落槽另一端与燃烧空间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打散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中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于所述上通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转动空间,所述转动空间的后侧壁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下端面设置有
齿,所述转动空间的后侧壁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套设有与所述齿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外圆周侧面沿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六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开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固定套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三槽的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扭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的上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伸缩杆,每个所述弹簧槽中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拨杆抵接,每个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面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弹簧槽的上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弹簧槽连通,所述第一槽中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槽,每个所述第二槽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每个所述第二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槽,每个所述第三槽中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每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上部外圆周侧面沿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块。
[001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对气化炉出口处的焦油进行吸附,同时可以将吸附的焦油从新引入至气化炉的内部进行燃烧减少二次排放。
[0013]2.打散机构,所述打散机构用于将生物吸附剂进行打散,可以有效地将生物质吸附剂打散方便生物质吸附剂进入到第二槽中进行吸附,防止生物质吸附剂相互支撑难以落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0015]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图2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图3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锅炉壳体10;第一抽风机11;第一抽风管道12;门13;炉灰板14;燃烧空间15;旋转块16;电机17;出料口18;煤炭仓19;储料仓20;下落槽21;锅炉管道22;23;第一固定块24;第一空间25;旋转过滤板26;转动杆27;扇叶28;抵接杆29;抵接滑槽30;第一槽31;第二槽32;第一滑块33;第一转动块34;第二固定块35;第二滑块36;第二转动块37;第三槽38;第三固定块39;拨杆40;弹簧槽41;弹簧42;伸缩杆43;第二抽风机44;第三滑块45;连接杆4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包括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包括锅炉壳体10,其特征在于:锅炉壳体10开设有燃烧空间15,锅炉壳体10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设置有锅炉管道22,锅炉管道22开设有第一空间25,锅炉管道22开设有上通孔;
[0020]吸附机构A01,吸附机构A01位于第一空间25中,吸附机构A01用于对气化炉出口处的焦油进行吸附;
[0021]打散机构A02,打散机构A02位于第一空间25的上方,打散机构A02用于将生物吸附
剂进行打散。
[0022]结合图1

4所示,锅炉壳体10还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通孔,锅炉壳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抽风机11,两个第一抽风机11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抽风管道12,第一抽风管道12位于第二通孔中,燃烧空间1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炉灰板14,锅炉壳体10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中固定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旋转块16,燃烧空间15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出料口18,出料口18与燃烧空间15连通,第一通孔上方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中设置有储料仓20,储料仓20固定设置在锅炉管道22的上端面。
[0023]结合图1

4所示,吸附机构A01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空间25中的第二抽风机44,第一空间25开设有抵接滑槽30,第一空间25中滑动设置有旋转过滤板26,旋转过滤板26开设有第二槽32,旋转过滤板26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与第二槽32连通,旋转过滤板26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杆27,转动杆27的外圆周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扇叶28,转动杆27的外圆周侧面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包括锅炉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壳体(10)开设有燃烧空间(15),所述锅炉壳体(10)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锅炉管道(22),所述锅炉管道(22)开设有第一空间(25),所述锅炉管道(22)开设有上通孔;吸附机构(A01),所述吸附机构(A0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25)中,所述吸附机构(A01)用于对气化炉出口处的焦油进行吸附;打散机构(A02),所述打散机构(A02)位于所述第一空间(25)的上方,所述打散机构(A02)用于将生物吸附剂进行打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壳体(10)还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锅炉壳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抽风机(11),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抽风机(11)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抽风管道(12),所述第一抽风管道(1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燃烧空间(1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炉灰板(14),所述锅炉壳体(10)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中固定设置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旋转块(16),所述燃烧空间(15)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出料口(18),所述出料口(18)与所述燃烧空间(15)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上方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设置有储料仓(20),所述储料仓(20)固定设置在所述锅炉管道(22)的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凝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A0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25)中的第二抽风机(44),所述第一空间(25)开设有抵接滑槽(30),所述第一空间(25)中滑动设置有旋转过滤板(26),所述旋转过滤板(26)开设有第二槽(32),所述旋转过滤板(26)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与所述第二槽(32)连通,所述旋转过滤板(26)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杆(27),所述转动杆(27)的外圆周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扇叶(28),所述转动杆(27)的外圆周侧面固定设置有抵接杆(29),所述抵接杆(29)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锐
申请(专利权)人:仁怀市友鑫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