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714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和基坑超前探测水位;S2:做注浆止水试验段,用于确定注浆材料、注浆孔布置方式、注浆范围和注浆压力;S3:确定止水帷幕,钻孔,在帷幕注浆孔内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孔口封堵;S4:注浆,使用压力设备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泵入注浆孔内;S5:检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停止注浆,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止水效果好的效果。具有止水效果好的效果。具有止水效果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止水帷幕指的是一个概念,是工程主体外围止水系列的总称。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深基坑基础施工中,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需要采用临时性支挡、加固和地下水控制等措施。因止水帷幕具有科学、经济、安全及绿色施工特点,因此成为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应用最广泛的方案。
[0003]但在地下水较丰富且水位较高的城市中心区等施工,受水泥性质、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控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帷幕施工效率低,止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严重危及到基坑的开挖及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和基坑超前探测水位;S2:做注浆止水试验段,用于确定注浆材料、注浆孔布置方式、注浆范围和注浆压力;S3:确定止水帷幕,钻孔,在帷幕注浆孔内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孔口封堵;S4:注浆,使用压力设备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泵入注浆孔内;S5:检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停止注浆,封孔。
[0006]优选地,S3步骤中,注浆孔孔径为63mm,注浆段长度为7m,注浆孔钻孔角度为0
°
,出浆孔直径为5

6mm,沿管轴向间距为50cm。
[0007]优选地,S4步骤中,注浆材料选用SJP黏度时变注浆材料。
[0008]优选地,S3步骤中,所述注浆孔的截面呈梅花形设置。
[0009]优选地,S4步骤中,注浆时,注浆压力范围为1.0

2.0MPa。
[0010]优选地,所述注浆管包括外管、以及活动插接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内管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均呈半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相贴合,当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相对齐时,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当所述内管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阀门的侧边抵接于所述第一阀门的侧边,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当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内管的侧壁遮蔽于所述出液孔,当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出液孔相连通;所述内管远离第二阀门的一端侧壁固定套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凸出于所述外管的外周面,所述法兰盘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周向环绕设置转槽,所述外管靠近于所述法兰盘的端面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与所述转槽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侧边设置有限位块,当所述第二阀门闭合于所述第一阀门时,所述第二阀门抵接于所述限位块。
[0012]优选地,所述内管的长度为3m。
[0013]优选地,所述外管包括两节连接管,两节所述连接管相靠近的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螺纹,两节所述连接管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0014]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外周面设置有梅花盘,所述梅花盘位于第一阀门处,所述梅花盘包括多片花瓣状的挡板。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地质条件复杂,含水量较高的环境中施工时,施工人员先进行注浆孔的钻孔,然后使用泵机通过注浆管向注浆孔内泵入注浆材料,填补岩土体中的孔隙,置换土体中空气和水分占有的体积,改变岩土体的组成和结构,待注浆材料凝固后形成胶结体,提高其物理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渗性和承载性,从而达到防水、加固的工程目的,适用于渗透性较好的土体,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梅花状的注浆孔结构,能使得注浆效果更好,在止水帷幕形成后,止水效果好;并且配合本专利技术特制的注浆管,在对第一注浆段进行注浆时,操作人员将注浆管插接进注浆孔内,并使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泵机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泵入注浆孔内,且由于梅花盘的作用,注浆孔被分为两段,注浆材料不易从第一注浆段流入第二注浆段内,在对第一注浆段注浆完成后,操作人员使用工具转动法兰盘,带动内管转动,使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关闭,注浆材料注入第二注浆段,并由于梅花盘的存在,阻隔注浆材料流入第一注浆段,从而提高了在复杂地质上的注浆质量,在止水帷幕形成后,提高止水效果。
[0016]2.操作人员在转动内管时,当第二阀门抵接于限位块时,说明内管转动到位,第二阀门已经完全关闭于第一阀门,并且当操作人员在打开第二阀门时,操作人员反向转动内管,当第二阀门抵接于限位块时,这时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为最大打开状态,能使注浆材料更好的流入第一注浆段内。
[0017]3.采用SJP新型注浆材料试验的出水量相对于前期普通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出水量减小了80%80%,说明SJP新型浆材在富水砂层中能有效封堵地下水流通道,从而使得出水量明显减小。能够有效封堵动水条件的裂隙或水流通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管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外管、法兰盘与内管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23]图中:1、外管;11、第一阀门;111、转轴;112、限位块;12、出液孔;13、转环;14、连接管;15、螺纹套;16、梅花盘;161、挡板;17、第一注浆段;18、第二注浆段;2、内管;21、第二阀门;22、连通孔;3、法兰盘;31、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在挖掘隧道时,有些隧道的地质主要为淤泥、淤泥质黏性土、粉质黏土、砂层,隧道上部主要地层为淤泥、淤泥质黏土,棕黄色、稍湿、厚度约10m;下部主要地层为粉质黏土、砂层,黄褐色,饱和,以中砂、粗砂为主,孔隙率约30%30%,厚度约15m,含水量高。砂体处于松散状态、稍湿胶结性差。在隧道的底部主要为卵砾石层。其中砂层强度低,开挖后自稳能力很差,易坍塌,地面沉降难以控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洞内涌砂现象,导致施工无法进行。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如图1

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和基坑超前探测水位,将打孔机以及泵机运往施工现场,并探测水位高度。
[0027]S2:做注浆止水试验段,用于确定注浆材料、注浆孔布置方式、注浆范围和注浆压力。
[0028]S3:确定止水帷幕的施工范围,使用打孔机进行注浆孔的钻孔施工,注浆孔孔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和基坑超前探测水位;S2:做注浆止水试验段,用于确定注浆材料、注浆孔布置方式、注浆范围和注浆压力;S3:确定止水帷幕,钻注浆孔,在帷幕注浆孔内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孔口封堵;S4:注浆,使用压力设备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泵入注浆孔内;S5:检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停止注浆,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注浆孔孔径为63mm,注浆段长度为7m,注浆孔钻孔角度为0
°
,出浆孔直径为5

6mm,沿管轴向间距为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注浆材料选用SJP黏度时变注浆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注浆孔的截面呈梅花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注浆时,注浆压力范围为1.0

2.0MPa。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的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包括外管(1)、以及活动插接于所述外管(1)内的内管(2),所述外管(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阀门(11),所述内管(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1),所述第一阀门(11)与所述第二阀门(21)均呈半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阀门(11)与所述第二阀门(21)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111),所述第二阀门(21)与所述第一阀门(11)相贴合,当所述第一阀门(11)与所述第二阀门(21)相对齐时,所述内管(2)与所述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举安秦凯刘熙平周齐勇李柯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