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及食品编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62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及食品编码方法,所述映射标注系统包括食品数据存储端、登录模块、食品映射模块、编码导出模块,所述食品数据为食品普通分类数据、标准食品分类数据,用户从所述登录模块登录系统,通过食品映射模块能将普通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映射,建立二者之间的映射桥梁,达到数据打通和融合的目的。所述食品编码方法包括标准食品编码方法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方法,所述标准食品编码方法为九个编码层级,所述标准食品属性编码方法为八个编码层级。上述映射后的食品采用该编码方法编码,通过所述编码导出模块能导出映射后的食品编码数据,从而实现现有食品安全数据的融合与打通,为食品精细化监管与溯源提供技术支撑。术支撑。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及食品编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数字化编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及食品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的食品分类和编码体系是按照行政监管的方式设立的,市场监督、卫生健康和农业行业各自制定了一些食品的分类标准,由于历史原因,各部门根据职能构建分类体系,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体系存在分类逻辑不统一、分类层次不统一、分类数据无法融合等问题,导致部门内部及部门间食品分类数据无法融合、打通,数据较为混乱,数据使用效率低下,数据孤岛林立等问题。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农业、食品工业、食品贸易和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形势,亟需建立一整套既立足当下又涵盖长远,既符合规律又兼容各方,既根植国内又放眼全球的食品分类编码标准体系。
[0003]中国专利CN 111625705 A公开了一种食品餐食标准编码,由三部分共40位数字及大小写英文字母组成,用多个分类编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定义、说明、描述同一食品餐食,组合后成为一种食品餐食的编码,以对食品、餐食等实现数字化编码。该专利技术用于对多种餐食进行筛选、屏蔽,提高与消费者匹配的效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匹配到适合自己的餐食。用以把餐食标准化,数字化,以用于对餐食的检索,实现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但该专利技术仅仅是针对食品进行餐食标准编码,食品餐食标准编码也只是应用于餐饮行业,编码属性也更多的是针对餐饮方面属性,对于非餐饮类食品的编码仍然是个空白,在食品餐食标准编码应用过程中,存在无法查到除食品餐食标准编码对应食品以外的食品编码属性的情况。<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建立一套统一的、可扩展的、可进化的食品分类编码体系,其次建立一个食品的描述标准体系,可以对食品进行编码和描述,对食品的信息进行充分收集和自动分类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包括用于存储食品数据的食品数据存储模块和用于食品映射的应用程序,所述食品数据包括食品普通分类数据和标注有标准食品分类编码的标准食品分类数据,所述应用程序包括登录模块、食品映射模块、编码导出模块,所述食品映射模块包括食品分类映射工具子模块,食品分类映射工具子模块包括领域选择子模块、映射工作台子模块、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所述领域选择子模块与食品普通分类数据连接,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与标准食品分类数据连接,所述映射工作台子模块将领域选择子模块和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桥接,从所述登录模块登录系统,在领域选择子模块选择食品普通分类数据,通过映射工作台子模块将普通分类数据与标准食品分类数据进行映射,所述编码导出模块用于查询、导出映射后的食品分类、编码数据。
[0006]进一步地,所述食品普通分类数据包括化学食品分类数据、微生物食品分类数据、暴发食品分类数据、生产许可食品分类数据、食品添加剂附录E分类数据、食品监督抽检细
则分类数据;所述领域选择子模块包括与化学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化学子模块,与微生物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微生物子模块,与暴发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暴发子模块,与生产许可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生产许可子模块,与食品添加剂附录E分类数据连接的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与食品监督抽检细则分类数据连接的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所述食品数据还包括标注有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的标准食品属性数据,所述映射工作台子模块包括分别与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连接的选择普通食品子模块,与所述准食品分类子模块连接的选择标准食品子模块,与标准食品属性数据连接的选择标准属性子模块及用于映射的映射提交模块,所述选择普通食品子模块与选择标准食品子模块连接,从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选择食品普通分类数据,选择普通食品子模块弹出所选的食品普通分类数据,选择标准食品子模块弹出与所选的食品普通分类数据对应的标准食品分类数据,根据标准食品分类数据从选择标准属性子模块选择标食品准属性数据,点击提交映射模块进行映射能生成标准食品分类编码与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的组合编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包括搜索项目栏、根项目栏、查看所有未映射结点项目栏、查看所有属性丢失结点项目栏,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包括搜索项目栏和根项目栏,从所述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的搜索项目栏输入食品普通分类名称能从根项目栏弹出相应的普通分类食品数据,或通过根项目栏能直接查看食品普通分类数据,从所述查看所有未映射结点项目栏能查看所有未映射的食品普通分类数据结点,从所述查看所有属性丢失结点项目栏能查看所有食品普通分类数据丢失结点,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的搜索项目栏中输入标准食品分类数据名称能够得到标准食品分类数据,或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的根项目栏能直接查看选择标准食品分类数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食品分类数据为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分类重新归集整理所得到的24大类食品数据;所述标准食品属性数据为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欧盟食品属性分类重新归集整理所得到的24大类食品属性数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食品分类数据包括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豆类及豆类制品、淀粉和淀粉制品、食用动物、畜禽肉及副产品、鲜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糖类及产糖植物、坚果籽类及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调味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蜂产品、保健食品、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糕点食品、膨化食品、餐饮食品、酵母类制品、广式糖水数据;所述标准食品属性数据包括来源、部位属性、物理状态、脂肪含量、甜味剂、定性信息、酒精含量、团块、烹饪方法、最终处理、保存技术、烹饪程度、包装方式、包装材料、消费

分析、生产方法、制备

生产

经营场所、目标消费者、预期用途、通用术语、加工方式、食品添加剂、法律信息、地方食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是按照标准食品分类编码规则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规则进行编码所得,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规则为九个编码层级,所述标准食品属性编码规则为八个编码层级,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和所述标准食品
属性编码用“|”隔开得到所述准食品分类编码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的组合编码。
[0011]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规则的九个编码层级,具体为:
[0012]首部固定码:F
[0013]一级赋码规则:根据分类的顺序,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3位字符,码制:F[0

9A

Z]{2}
[0014]二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5位字符码制:F[0

9A

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食品数据的食品数据存储模块和用于食品映射的应用程序,所述食品数据包括食品普通分类数据和标注有标准食品分类编码的标准食品分类数据,所述应用程序包括登录模块、食品映射模块、编码导出模块,所述食品映射模块包括食品分类映射工具子模块,食品分类映射工具子模块包括领域选择子模块、映射工作台子模块、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所述领域选择子模块与食品普通分类数据连接,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与标准食品分类数据连接,所述映射工作台子模块将领域选择子模块和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桥接,从所述登录模块登录系统,在领域选择子模块选择食品普通分类数据,通过映射工作台子模块将普通分类数据与标准食品分类数据进行映射,所述编码导出模块用于查询、导出映射后的食品分类、编码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普通分类数据包括化学食品分类数据、微生物食品分类数据、暴发食品分类数据、生产许可食品分类数据、食品添加剂附录E分类数据、食品监督抽检细则分类数据;所述领域选择子模块包括与化学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化学子模块,与微生物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微生物子模块,与暴发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暴发子模块,与生产许可食品分类数据连接的生产许可子模块,与食品添加剂附录E分类数据连接的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与食品监督抽检细则分类数据连接的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所述食品数据还包括标注有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的标准食品属性数据,所述映射工作台子模块包括分别与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连接的选择普通食品子模块,与所述准食品分类子模块连接的选择标准食品子模块,与标准食品属性数据连接的选择标准属性子模块及用于映射的映射提交模块,所述选择普通食品子模块与选择标准食品子模块连接,从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选择食品普通分类数据,选择普通食品子模块弹出所选的食品普通分类数据,选择标准食品子模块弹出与所选的食品普通分类数据对应的标准食品分类数据,根据标准食品分类数据从选择标准属性子模块选择标食品准属性数据,点击提交映射模块进行映射能生成标准食品分类编码与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的组合编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包括搜索项目栏、根项目栏、查看所有未映射结点项目栏、查看所有属性丢失结点项目栏,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包括搜索项目栏和根项目栏,从所述化学子模块、微生物子模块、暴发子模块、生产许可子模块、添加剂附录E子模块、监督抽查细则子模块的搜索项目栏输入食品普通分类名称能从根项目栏弹出相应的普通分类食品数据,或通过根项目栏能直接查看食品普通分类数据,从所述查看所有未映射结点项目栏能查看所有未映射的食品普通分类数据结点,从所述查看所有属性丢失结点项目栏能查看所有食品普通分类数据丢失结点,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的搜索项目栏中输入标准食品分类数据名称能够得到标准食品分类数据,或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子模块的根项目栏能直接查看选择标准食品分类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数据为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分类重新归集整理所得到的24大类食品数据;所述标准食品属性数据为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欧盟食品属性分类重新归集整理所得到的24大类食品属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数据包括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豆类及豆类制品、淀粉和淀粉制品、食用动物、畜禽肉及副产品、鲜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糖类及产糖植物、坚果籽类及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调味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蜂产品、保健食品、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糕点食品、膨化食品、餐饮食品、酵母类制品、广式糖水数据;所述标准食品属性数据包括来源、部位属性、物理状态、脂肪含量、甜味剂、定性信息、酒精含量、团块、烹饪方法、最终处理、保存技术、烹饪程度、包装方式、包装材料、消费

分析、生产方法、制备

生产

经营场所、目标消费者、预期用途、通用术语、加工方式、食品添加剂、法律信息、地方食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是按照标准食品分类编码规则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规则进行编码所得,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规则为九个编码层级,所述标准食品属性编码规则为八个编码层级,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和所述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用“|”隔开得到所述准食品分类编码和标准食品属性编码的组合编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食品映射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食品分类编码规则的九个编码层级,具体为:首部固定码:F一级赋码规则:根据分类的顺序,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3位字符,码制:F[0

9A

Z]{2}二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5位字符码制:F[0

9A

Z]{4}三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7位字符,码制:F[0

9A

Z]{6}四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9位字符,码制:F[0

9A

Z]{8}五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11位字符,码制:F[0

9A

Z]{10}六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13位字符,码制:F[0

9A

Z]{12}七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15位字符,码制:F[0

9A

Z]{14}八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17位字符,码制:F[0

9A

Z]{16}九级赋码规则:基于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共19位字符,码制:F[0

9A

Z]{18}所述标准食品属性编码规则的八个编码层级,具体为:首部固定码:A一级赋码规则:根据属性的归集共24个大类属性其属性意义赋予2位代码,码制:A[0

9A

Z]{2}二级赋码规则:基于大类和父节点的编码,在本级按分类采用流水号编码,顺位赋码,
码制:A[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梅郝淼于杰杨红王明慧秦梅元黄伟粟彬杨鑫秦先进张顺吴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贵科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