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60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涉及颅脑引流管技术领域。所述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为一体成型的功能段和引流段,功能段的前端部为圆弧形,并于前端部及侧端开设引流孔,功能段的前端部至末端的内壁设有可控式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控制功能段的塑形、支撑及解脱取出引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其留置端可控制塑形,便于脑室引流置管、留置及解脱,降低脑室引流置管、解脱的操作难度与引流留置的风险。解脱的操作难度与引流留置的风险。解脱的操作难度与引流留置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颅脑引流管
,具体的涉及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脑室引流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它不仅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内积血,还可以减少伤口脑脊液漏,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肿,同时避免枕下肌间积液,并可在手术中有利于改善手术视野暴露。
[0003]脑室引流管的置管、引流管的留置及解脱是脑室引流及护理的重点,脑室引流期间,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留置部分是否脱落以及解脱是否便利均决定了脑室引流的成功与否;现有技术的引流管采用硅胶引流管,由于伸入颅脑的引流管体积本身就较小,引流孔的直径较小,导致颅内血肿易将引流孔堵塞,引流不畅通,同时软性的引流管在进行引流管置管、留置引流通畅通道的支撑以及引流管防脱落的风险规避上几乎为零,对于脑室引流过程并不适用;如采用常规的塑形引流管,则在完成引流之后无法方便的解脱引流管。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缺乏一种塑形可控的颅脑专用引流管,现有的引流管在置管、引流管的留置及解脱过程均存在风险与不便,不适合脑室引流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其留置端可控制塑形,便于脑室引流置管、留置及解脱,降低脑室引流置管、解脱的操作难度与引流留置的风险。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功能段和引流段,所述功能段的前端部为圆弧形,并于前端部及侧端开设引流孔,所述功能段的前端部至末端的内壁设有可控式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控制功能段的塑形、支撑及解脱取出引流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段内壁的可控式弹簧圈为电解脱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还包括解脱辅助设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可控式弹簧圈以点接触方式固定于功能段的内壁,可控式弹簧圈可为单一点接触固定或多点接触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段内壁嵌入有丝不锈钢导丝与可控式弹簧圈相连,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使弹簧圈解脱释放;
[0011]所述不锈钢导丝轴心对称安装于功能段内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圈为环状周向分布于功能段内壁,弹簧圈为均匀分布的环状或一体的螺旋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段末端为衔接头,衔接头连接脑室引流套件、设备。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引流管为一体成型的功能段和引流段,功能段的前端部为圆弧形,并于前端部及侧端开设引流孔,功能段的前端部至末端的内壁设有可控式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控制功能段的塑形、支撑及解脱取出引流管;
[0016]本技术的功能段的前端的可控式弹簧圈,可控式弹簧圈的作用下,使得功能段的头端具备导向功能,同时在引流管置管之后有固定作用避免引流管滑脱;
[0017]本技术的功能段的前端的可控式弹簧圈,可控式弹簧圈位于留置的功能段起到支撑引流管避免压迫下引流管形变影响引流的作用,同时弹簧圈留置也不影响引流;
[0018]本技术的功能段的前端的可控式弹簧圈,功能段内壁嵌入有不锈钢导丝与可控式弹簧圈相连,在电解后弹簧圈与功能段的不锈钢导丝电解分离,可随着功能段引出,从而使得功能段恢复柔性便于取出引流管;
[0019]本技术的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其留置端可控制塑形,便于脑室引流置管、留置及解脱,降低脑室引流置管、解脱的操作难度与引流留置的风险。
[002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功能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功能段及可控式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功能段及可控式弹簧圈的剖面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引流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
[0028]1‑
功能段,101

引流孔,102

可控式弹簧圈,103

不锈钢导丝,2

引流段,201

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

5所示
[0031]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功能段1和引流段2,所述功能段1的前端部为圆弧形,并于前端部及侧端开设引流孔101,所述功能段1的前端部至末端的内壁设有可控式弹簧圈102,所述可控式弹簧圈102控制功能段1的塑形、支撑及解脱取出引流管。
[0032]所述功能段1内壁的可控式弹簧圈102为电解脱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还包括
解脱辅助设备。
[0033]所述可控式弹簧圈102以点接触方式固定于功能段1的内壁,可控式弹簧圈102可为单一点接触固定或多点接触固定。
[0034]所述功能段1内壁嵌入有丝不锈钢导丝103与可控式弹簧圈102相连,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使弹簧圈解脱释放;
[0035]所述不锈钢导丝103轴心对称安装于功能段1内壁。
[0036]所述弹簧圈为环状周向分布于功能段1内壁,弹簧圈为均匀分布的环状或一体的螺旋状。
[0037]所述引流段2末端为衔接头201,衔接头201连接脑室引流套件、设备。
[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39]实施例1
[0040]本技术的功能段的前端的可控式弹簧圈,可控式弹簧圈的作用下,使得功能段的头端具备导向功能,同时在引流管置管之后有固定作用避免引流管滑脱;
[0041]功能段的可控式弹簧圈在引流管的置管过程中,在其弹簧圈的作用下可以达到导向和塑形的效果,因功能段的引流管本身为柔性材质,内置的可控式弹簧圈的形态改变可以促使功能段进行塑形,在置管与留置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功能段和引流段,所述功能段的前端部为圆弧形,并于前端部及侧端开设引流孔,所述功能段的前端部至末端的内壁设有可控式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控制功能段的塑形、支撑及解脱取出引流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段内壁的可控式弹簧圈为电解脱弹簧圈,所述可控式弹簧圈还包括解脱辅助设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形可控颅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式弹簧圈以点接触方式固定于功能段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斌蒲军赵金喜刘旭杰周玮林田锦涛陈希许智星赵钰姚华逸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