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644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应用于汽车上,该汽车具有车体和减震器,所述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包括液压缸、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所述液压缸安装于减震器上,所述液压缸跟随所述减震器的伸缩而同步伸缩,所述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阻尼活塞、阻尼活塞杆、连接块,所述阻尼活塞上设有通孔,所述阻尼活塞移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阻尼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活塞相连接,且所述阻尼活塞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汽车原有的减震器,实现多重降噪减震,降噪减震效果好,使得汽车行驶更平稳,噪音更小。噪音更小。噪音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降噪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然而现有汽车仅采用减震器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有限,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原有汽车结构的基础上,将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依附于汽车上,且结合汽车原有的减震器,实现多重降噪减震,降噪减震效果好,使得汽车行驶更平稳,噪音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本专利技术结合汽车原有的减震器,实现多重降噪减震,降噪减震效果好,使得汽车行驶更平稳,噪音更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应用于汽车上,该汽车具有车体和减震器,所述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包括液压缸、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所述液压缸安装于减震器上,所述液压缸跟随所述减震器的伸缩而同步伸缩,所述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阻尼活塞、阻尼活塞杆、连接块,所述阻尼活塞上设有通孔,所述阻尼活塞移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阻尼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活塞相连接,且所述阻尼活塞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上导流管与所述外壳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下导流管与所述外壳的有杆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均连接有所述中空罩,每个所述中空罩上均连接有所述传递振膜,所述阻尼活塞杆穿出所述外壳后伸入至所述中空罩内并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传递振膜的内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传递振膜的外表面均与车体相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还包括包括环形弹性衬垫、支架、发电线圈、接收线圈、震动线圈、降噪振膜;所述环形弹性衬垫位于汽车轮胎内部,且环形弹性衬垫贴合汽车轮胎的环形内表面设置,所述接收线圈、震动线圈和降噪振膜位于汽车轮胎内,所述支架和发电线圈位于汽车轮胎外部;所述环形弹性衬垫沿圆周均布安装有多个所述接收线圈,每个接收线圈上均通过震动线圈连接有所述降噪振膜;多个所述支架安装于车体上,且多个支架沿汽车轮胎呈圆周均布设置,每个所述支架上均设有所述发电线圈。
[0006]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还包括声音传感器、控制器,每个支架上设有多个声音传感器,各声音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发电线圈相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将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依附在现有汽车的减震器和车体上,且不改变原有汽车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在汽车原有减震器和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汽
车降噪减震,提高汽车降噪减震效果,使得汽车行驶更平稳,噪音更小。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立体图,其中车体只进行了部分绘制。
[0010]图2为图1拆掉车体后的立体图。
[0011]图3为图2的部分立体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相装配的剖面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环形弹性衬垫、接收线圈、降噪振膜相装配的立体图。
[0014]图6为图5的局部剖面图。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架、发电线圈和声音传感器相装配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

7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应用于汽车上,该汽车具有车体7和减震器1,所述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包括液压缸2、阻尼器、中空罩6、传递振膜12,所述液压缸2安装于减震器1上,所述液压缸2跟随所述减震器1的伸缩而同步伸缩,所述阻尼器、中空罩6、传递振膜12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5、阻尼活塞13、阻尼活塞杆14、连接块15,所述阻尼活塞13上设有通孔121,所述阻尼活塞13移动安装于所述外壳5内部,所述阻尼活塞杆14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活塞13相连接,且所述阻尼活塞
杆14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5,所述液压缸2的无杆腔通过上导流管3与所述外壳5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液压缸2的有杆腔通过下导流管4与所述外壳5的有杆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均连接有所述中空罩6,每个所述中空罩6上均连接有所述传递振膜12,所述阻尼活塞杆13穿出所述外壳5后伸入至所述中空罩6内并与所述连接块14相连接,所述连接块14与所述传递振膜12的内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传递振膜12的外表面均与车体7相连接。
[0020]本实施方式各中空罩6和传递振膜12与支架8之间设有车体7部分,即各中空罩6、传递振膜12与支架7之间是通过车体7隔开的,图2中未画图车体7,但不影响本实施方式的表达。
[0021]本实施方式减震器1为汽车原有的减震器1,本实施方式将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依附在现有汽车的减震器1和车体7上,且不改变原有汽车的结构;当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路面时,减震器1会往复伸缩,减震器1伸缩从而液压缸2跟随同步伸缩,而液压缸2的两腔通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应用于汽车上,该汽车具有车体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噪音隔离吸附装置包括液压缸、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所述液压缸安装于减震器上,所述液压缸跟随所述减震器的伸缩而同步伸缩,所述阻尼器、中空罩、传递振膜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阻尼活塞、阻尼活塞杆、连接块,所述阻尼活塞上设有通孔,所述阻尼活塞移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阻尼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活塞相连接,且所述阻尼活塞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上导流管与所述外壳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下导流管与所述外壳的有杆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均连接有所述中空罩,每个所述中空罩上均连接有所述传递振膜,所述阻尼活塞杆穿出所述外壳后伸入至所述中空罩内并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传递振膜的内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望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