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1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属于道路障碍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用于预埋的外筒、升降驱动装置以及升降柱,外筒上端面形成底板,底板呈方形,且其上端面形成四个侧板,四个侧板与底板上端面之间围合形成安装槽,外筒内部开设有升降通道,升降通道上端开口处卡接连接一引导环,引导环侧壁上端垂直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且台阶部下端面与安装槽底部贴合,引导环的内壁倾斜设置且其内壁横截面间距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大,升降柱设于升降通道内且其顶部与引导环上端开口相嵌合,安装槽上端封设有盖板,盖板中部开设有与台阶部相嵌合的限位孔,盖板与引导环上端面保持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高、耐用性强且实用寿命长的优点。寿命长的优点。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障碍设施
,具体为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

技术介绍

[0002]路桩是柱形路障的俗称。常采用橡胶、PVC、PE经吹塑、钢管和注塑而成,具有良好的警示、柔韧性、抗汽车滚压,主要用于城市路口车道、高速公路养护、交警执法、路政执法、酒店、小区、机场、银行、学校、、商贸中心、体育场所、危险地区、道路施工地段等。
[0003]现有技术中的升降路桩一般包括预埋于地下的外筒、设于外筒内底部的升降驱动装置以及与升降装置连接且沿外筒内壁滑移的升降柱,外筒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与地面平齐的底板,底板中部开设有供升降柱穿过的开口,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升降柱上升形成路障或下降与底板和地面保持平齐。
[0004]但上述升降路桩仍然存在不足,如底板中部的开口大小与升降柱一致,长时间使用下升降柱与开口不断摩擦,造成开口及升降柱发生磨损,需要经常进行检修,使用寿命较短。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包括用于预埋的外筒、升降驱动装置以及升降柱,外筒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底板,所述底板呈方形,且其上端面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四个侧板,四个所述侧板与底板上端面之间围合形成安装槽,所述外筒内部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上端开口处卡接连接一引导环,所述引导环侧壁上端垂直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且台阶部下端面与安装槽底部贴合,所述引导环的内壁倾斜设置且其内壁横截面间距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升降柱设于升降通道内且其顶部与引导环上端开口相嵌合,所述安装槽上端封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开设有与台阶部相嵌合的限位孔,所述盖板与引导环上端面保持平齐。
[0008]优选的,所述引导环内壁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
‑3°

[0009]优选的,所述引导环为尼龙材质构成。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底部覆设有固定板,所述底板下端面四个角落向下延伸形成四个柱形固定部,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四个柱形固定部进行固定,所述盖板通过若干第二锁紧螺栓与固定板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为沉头螺栓,所述盖板上端于限位孔周侧对称且均匀开设四个第一锁紧孔,所述固定板上对应开设四个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将盖板锁付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上端面与盖板上端面保持平齐。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柱包括空心柱体以及用于封闭柱体上端的柱盖,所述柱体内部
接近柱盖的位置水平设有固定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固定杆进行固接,所述柱盖通过第三固定螺栓锁紧于固定杆上,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为沉头螺栓且与柱盖上端面保持平齐。
[0013]优选的,所述柱体外壁接近柱盖的一端分别开设呈环形的灯带槽与反光槽,所述灯带槽与反光槽内分别固定有LED灯带以及反光贴,且所述灯带与反光贴均不超出柱体外表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通过增加引导环对升降柱的升降进行引导,且将引导环内壁设置成倾斜状,升降柱与引导环接触的位置仅有引导环的上部,升降柱与引导环下部以及升降通道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从而充分减少升降柱的磨损,有效延长升降路桩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升降柱配合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施例中引导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施例中凸显柱形固定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施例中升降柱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施例中升降柱升起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外筒;11、底板;12、侧板;13、安装槽;14、升降通道;15、固定板;151、第二锁紧孔;16、柱形固定部;17、第一锁紧螺栓;2、升降柱;21、柱体;22、柱盖;23、固定杆;24、第三固定螺栓;25、灯带槽;251、灯带;26、反光槽;261、反光贴;3、引导环;31、台阶部;4、盖板;41、限位孔;42、第二锁紧螺栓;43、第一锁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包括用于预埋在地下的外筒1、安装固定在外筒1内底部的升降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利用升降驱动装置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柱2,外筒1上端面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方形的底板11,底板11上端面四个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四个侧板12,四个侧板12与底板11上端面之间围合形成安
装槽13,外筒1内部开设有与安装槽13连通的升降通道14,升降通道14上端开口处卡接连接一呈环形的引导环3,引导环3侧壁上端垂直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31且台阶部31下端面与安装槽13底部贴合,引导环3的内壁倾斜分布且其内壁横截面之间的水平间距为L,且L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大,升降柱2安装在升降通道14内且其顶部直径与引导环3上端开口的内径相适应且相互可进行嵌合,安装槽13上端封设有一方形的盖板4,盖板4大小与安装槽13相适应且其中部开设有与台阶部31相嵌合的限位孔41,限位孔41与台阶部31向内凹陷的部分进行嵌合,盖板4与引导环3上端面保持平齐,具体地,引导环3上的台阶部31在盖板4压合下将盖板4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进行压合,台阶部31下端面与安装槽13上端面抵接,使得安装槽13上端面对台阶部31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撑力,由此保证升降柱2上升以及下降时引导环3均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被顶起或压陷于升降通道14内的情况。
[0029]优选的,引导环3内壁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R,R范围为1
‑3°
,本实施例中R为1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包括用于预埋的外筒(1)、升降驱动装置以及升降柱(2),外筒(1)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呈方形,且其上端面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四个侧板(12),四个所述侧板(12)与底板(11)上端面之间围合形成安装槽(13),所述外筒(1)内部开设有与安装槽(13)连通的升降通道(14),所述升降通道(14)上端开口处卡接连接一引导环(3),所述引导环(3)侧壁上端垂直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31)且台阶部(31)下端面与安装槽(13)底部贴合,所述引导环(3)的内壁倾斜设置且其内壁横截面间距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升降柱(2)设于升降通道(14)内且其顶部与引导环(3)上端开口相嵌合,所述安装槽(13)上端封设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中部开设有与台阶部(31)相嵌合的限位孔(41),所述盖板(4)与引导环(3)上端面保持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环(3)内壁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
‑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环(3)为尼龙材质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自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3)底部覆设有固定板(15),所述底板(11)下端面四个角落向下延伸形成四个柱形固定部(16),所述固定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保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杰特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