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06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4
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TCP协议优化算法模型,执行TCP协议优化;以及执行FEC智能前向纠错;其中,该执行TCP协议优化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发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云网融合,是云计算中引入网络的技术,通信网中引入云计算的技术。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加速网络架构发生深刻变革,云和网高度协同,不再各自独立。云网融合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云计算业务的开展需要强大的网络能力支撑,网络资源的优化同样要借鉴云计算的理念,云网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同时要求承载网络可根据各类云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网络能力,实现网络与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联,并体现出智能化、自服务、高速、灵活等特性。云网融合的服务能力是基于云专网提供云接入与基础连接能力,通过与云服务商的云平台结合对外提供覆盖不同场景的云网产品(如云专线、SD

WAN),并与其他类型的云服务(如计算、存储、安全类云服务)深度结合,最终延伸至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并形成复合型的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0003]目前,许多企业拥有众多分支,分支不能访问总部的数据,总部不能获取分支的数据,传统的专线逐渐无法应对这类问题,不仅价格昂贵,部署时间长,也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复杂且不断弹性化的业务场景。越来越多的企业数据或应用开始上云,云上云下的互访互通也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问题。
[0004]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业务需求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不满足于在办公室办公,家,咖啡店,茶室,酒店等场所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员工的办公或会客场所。在外办公的人员无法访问企业内部应用,也没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来办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能够确保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用户体验感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能够在出现丢包时无需重传即可恢复所传输用户数据的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通过丢包补偿技术,能够在较高丢包率的网络环境下执行丢包补偿,保障用户的关键应用正常运行。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建立TCP协议优化算法模型,执行TCP协议优化;以及
[0010]执行FEC智能前向纠错;
[0011]其中,所述执行TCP协议优化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2]提供发送

确认机制,TCP发送方发出每一个数据包的同时发出要求接收方反馈确认收到的指令;
[0013]检测TCP发送方发出的每一个数据包是否收到了接收方确认收到的反馈信息;以及
[0014]检测是否存在链路丢包状态;
[0015]其中,当没有收到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收到的反馈信息或者检测到存在链路丢包状态时,TCP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包直至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反馈信息或者检测到链路丢包状态已解除。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TCP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增加部分附带校验信息的冗余包;以及当接收端接收到应用数据包时,检测实际数据包丢失的部分,解码冗余包,并执行补偿修复。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执行FEC智能前向纠错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传输数据中增加冗余校验码。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智能FEC动态算法模型,增加或减少基于丢包率和链路容量的修正包的数量。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0]构建智能FEC动态算法模型;
[0021]获取当前传输网络质量数据;
[0022]根据当前的传输协议、链路带宽、传输网络质量数、预期的传输质量数据和选定的影响网络传输质量内容的参数,确定FEC策略和需要发送的冗余包数量;
[0023]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并且将冗余包补偿至丢失的数据包位置,并反馈发送端实际使用冗余包的数量;以及
[0024]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发送的信号后,重新计算FEC策略,并开始执行新一轮的丢包补偿流程。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优化设备,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设备包括:
[0026]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应用程序,
[0027]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软件应用程序,
[0028]所述软件应用程序各程序能够相对应地执行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中的步骤。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系统,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系统包括TCP协议优化子系统以及FEC智能前向纠错子系统,其中所述TCP协议优化子系统被配置为建立TCP协议优化算法模型,执行TCP协议优化,所述FEC智能前向纠错子系统被配置为执行FEC智能前向纠错;
[0030]其中所述TCP协议优化子系统还包括发送

确认机制模块、反馈信息检测模块以及链路丢包状态检测模块;
[0031]其中,所述发送

确认机制模块被配置为:提供发送

确认机制,TCP发送方发出每一个数据包的同时发出要求接收方反馈确认收到的指令;所述反馈信息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TCP发送方发出的每一个数据包是否收到了接收方确认收到的反馈信息;所述链路
丢包状态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是否存在链路丢包状态;
[0032]其中,当所述反馈信息检测模块没有收到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收到的反馈信息或者所述链路丢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链路丢包状态时,所述发送

确认机制模块指示TCP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包直至所述反馈信息检测模块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反馈信息或者述链路丢包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链路丢包状态已解除。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TCP协议优化子系统还被配置为:TCP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增加部分附带校验信息的冗余包;当接收端接收到应用数据包时,检测实际数据包丢失的部分,解码冗余包,并执行补偿修复。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FEC智能前向纠错子系统还被配置为:在传输数据中增加冗余校验码;构建智能FEC动态算法模型,增加或减少基于丢包率和链路容量的修正包的数量。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FEC智能前向纠错子系统还被配置为:
[0036]构建智能FEC动态算法模型;获取当前传输网络质量数据;根据当前的传输协议、链路带宽、传输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TCP协议优化算法模型,执行TCP协议优化;以及执行FEC智能前向纠错;其中,所述执行TCP协议优化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发送

确认机制,TCP发送方发出每一个数据包的同时发出要求接收方反馈确认收到的指令;检测TCP发送方发出的每一个数据包是否收到了接收方确认收到的反馈信息;以及检测是否存在链路丢包状态;其中,当没有收到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收到的反馈信息或者检测到存在链路丢包状态时,TCP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包直至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反馈信息或者检测到链路丢包状态已解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TCP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增加部分附带校验信息的冗余包;以及当接收端接收到应用数据包时,检测实际数据包丢失的部分,解码冗余包,并执行补偿修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其中所述执行FEC智能前向纠错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传输数据中增加冗余校验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智能FEC动态算法模型,增加或减少基于丢包率和链路容量的修正包的数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智能FEC动态算法模型;获取当前传输网络质量数据;根据当前的传输协议、链路带宽、传输网络质量数、预期的传输质量数据和选定的影响网络传输质量内容的参数,确定FEC策略和需要发送的冗余包数量;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并且将冗余包补偿至丢失的数据包位置,并反馈发送端实际使用冗余包的数量;以及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发送的信号后,重新计算FEC策略,并开始执行新一轮的丢包补偿流程。6.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优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应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软件应用程序,所述软件应用程序各程序能够相对应地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中的步骤。7.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俊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宇联云计算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