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9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包括两个船体和船板,两个船体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池箱,船板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孔,两个电池箱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设置在调节槽孔内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船体的间距;船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形架,L形架一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两侧内壁通过下放驱动机构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下放驱动机构用于将螺旋桨下放或收回。当无人船遇到风浪时,通过调节机构带动两个电池箱同步反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船体同步反向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两个船体之间的间距,增强自身的行驶稳定性,避免侧翻,又可在收回或停泊时,减小间距,节省空间。节省空间。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英文缩写为USV,在无人
,有关无人船的研究探索也在进行之中,那些漂泊在海上的船只未来或许将迈入无人化时代,国内无人船用途多为测绘、水文和水质监测,尤其在海洋这种大面积水域,使用无人船代替人工进行作业,能够大大降低成本和风险性。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海洋无人船结构多为固定设置,在海洋航行中,不同区域和时间的海面平静程度不同,在无人船的自动行驶在海洋中,在遇到海浪强度较多的区域时,无法调节结构来增强自身的抗海浪性能来提升自动行驶的稳定性,而容易导致海洋无人船侧翻而造成严重损失,且在收回或停泊时,会占据较大的空间,海洋无人船的实用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包括两个船体和船板,两个所述船体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池箱,所述船板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孔,两个所述电池箱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设置在所述调节槽孔内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船体的间距;
[0005]所述船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形架,所述L形架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两侧内壁通过下放驱动机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所述下放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桨下放或收回。
[0006]借由上述机构,当无人船遇到风浪或者使用结束进行回收放置时,通过调节机构带动两个电池箱同步反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船体同步反向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两个船体之间的间距,既可以在遇到风浪时,增大间距,增强自身的行驶稳定性,避免侧翻而造成严重损失,又可以在收回或停泊时,减小间距,节省空间,实用性强。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块、双向丝杆和四个调节杆,所述双向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船板外并延伸至所述L形架的顶侧,两个所述调节块螺纹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上,四个所述调节杆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块的两侧上,四个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池箱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上安装有用于调节两个船体间距的调节单元。
[0008]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调节单元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转动带动两个调节块同步反向移动,两个调节块移动通过调节杆带动两个电池箱同步反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船体同步反向移动。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电机、调节齿轮、调节齿圈、调节蜗杆和调节蜗轮,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孔的顶侧内壁上,所述调节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调节齿圈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孔的底侧内壁上,所述调节蜗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齿圈的顶侧上,所述调节蜗轮固定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上,所述调节齿圈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所述调节蜗杆与所述调节蜗轮相啮合。
[0010]通过调节单元的设置,当无人船遇到风浪或者使用结束进行回收放置时,启动调节电机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转动带动调节齿圈转动,调节齿圈转动带动调节蜗杆转动,调节蜗杆转动带动调节蜗轮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在调节的同时实现自锁,从而可以保证调节后状态的稳定性。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放驱动机构包括下放蜗轮、转块、下放蜗杆、连接杆,所述下放蜗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动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下放蜗轮的一侧开设有转向槽,所述下放蜗杆固定安装在双向丝杆的一端上,所述下放蜗杆与所述下放蜗轮相啮合,所述转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向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块和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转块的一侧安装有用于进行无人船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用于提升转向灵活性的辅助机构。
[0012]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双向丝杆转动带动下放蜗杆转动,下放蜗杆转动带动下放蜗轮转动,下放蜗轮转动带动转块转动,转块转动带动动力单元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在行驶时将螺旋桨伸入水中进行驱动,收回时,将螺旋桨抬起,从而便于无人船放置,避免螺旋桨受力而受损。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和螺旋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所述传动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旋桨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上。
[0014]通过动力单元的设置,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转动对海洋水流进行驱动,从而可以对海洋无人船进行驱动,为海洋无人船行驶提供动力。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同步杆、电动伸缩杆、U形架和转向栓,所述转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块的一侧上,所述转向杆的顶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同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L形架的一侧上,所述同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L形架并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向栓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转向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架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6]通过转向机构的设置,当需要转向时,驱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U形架移动,U形架移动带动转向栓移动,转向栓移动带动转向杆转动,转向杆转动通过转块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可以调节螺旋桨驱动力的方向来进行无人船的转向,转向方便快速,操作方便。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半圆环、助力杆和用于辅助导向的辅助单元,所述助力杆通过助力转轴转动安装在L形架的底侧上,两个所述半圆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助力杆的两侧上,两个所述半圆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杆相接触,两个所述半圆环均与所述下放蜗轮相适配,所述辅助单元与所述助力杆相连接。
[0018]通过辅助机构的设置,当进行转向时,连接杆转动带动半圆环转动,半圆环转动带
动助力杆转动,助力杆转动通过辅助单元能够进一步的对无人船进行转向,增强转向的效果,缩小转向半径,从而提升无人船的灵活程度,操作更灵活。
[0019]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两个导向板、随动杆和助力栓,两个所述导向板均转动安装在船板的底侧上,所述随动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板的底侧上,所述助力杆的底侧开设有助力槽,所述助力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助力杆的底侧上,所述助力栓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助力槽内。
[0020]通过辅助单元的设置,助力杆转动带动助力栓转动,助力栓转动带动随动杆移动,随动杆移动带动两个导向板进行同步偏移,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无人船进行转向,增强转向的效果,缩小转向半径,从而提升无人船的灵活程度,操作更灵活。
[0021]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导向板均互为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从中间至两侧的厚度逐渐递减。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包括两个船体(1)和船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船体(1)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池箱(2),所述船板(3)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孔(5),两个所述电池箱(2)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设置在所述调节槽孔(5)内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船体(1)的间距;所述船板(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形架(14),所述L形架(14)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两侧内壁通过下放驱动机构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8)连接螺旋桨(19),所述下放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桨(19)下放或收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块(6)、双向丝杆(7)和四个调节杆(4),所述双向丝杆(7)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孔(5)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双向丝杆(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船板(3)外并延伸至所述L形架(14)的顶侧,两个所述调节块(6)螺纹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7)上,四个所述调节杆(4)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块(6)的两侧上,四个所述调节杆(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池箱(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7)上安装有用于调节两个船体间距的调节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电机(9)、调节齿轮(10)、调节齿圈(11)、调节蜗杆(12)和调节蜗轮(13),所述调节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孔(5)的顶侧内壁上,所述调节齿轮(10)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电机(9)的输出轴上,所述调节齿圈(11)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孔(5)的底侧内壁上,所述调节蜗杆(12)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齿圈(11)的顶侧上,所述调节蜗轮(13)固定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7)上,所述调节齿圈(11)与所述调节齿轮(10)相啮合,所述调节蜗杆(12)与所述调节蜗轮(13)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无人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驱动机构包括下放蜗轮(15)、转块(16)、下放蜗杆(30)和连接杆(31),所述下放蜗轮(15)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动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下放蜗轮(15)的一侧开设有转向槽(32),所述下放蜗杆(30)固定安装在双向丝杆(7)的一端上,所述下放蜗杆(30)与所述下放蜗轮(15)相啮合,所述转块(1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向槽(32)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海旭梁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