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碗杯结构及发光装置
[0001]相关申请案
[0002]本技术主张美国临时案申请号63/089296(申请日:2020年10月08日)的国外优先权,该申请案的完整内容纳入为本技术专利说明书的一部分以供参照。
[0003]本技术涉及一种碗杯结构及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正曲率侧面的碗杯结构及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一般来说,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一发光组件及一碗杯结构。碗杯结构具有一容置空间,可以容纳发光组件。碗杯结构围绕于发光组件的侧面,以达到汇聚光线的作用。并且,发光组件上设置有一封装胶体,其中含有荧光粉以将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转换成特定颜色的光线。
[0005]然而,现有的发光装置容易因荧光粉分布不均而有色偏的问题,进而导致发光装置的发光特性不符产品规格,例如图6中所示。图6中的荧光粉沉降于发光组件1上,但其集中性不佳,有一部份的荧光粉附着于碗杯结构的一内侧面上,而无法被发光组件1有效利用。
[0006]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克服发光装置具有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碗杯结构及发光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碗杯结构。碗杯结构是用于一发光装置。碗杯结构包括一底部、一第一反射部以及一第二反射部。第一反射部连接于底部与第二反射部。第一反射部具有一正曲率侧面,正曲率侧面与底部的一底面连接。r/>[0009]在一实施例中,正曲率侧面的一曲率为0.3至7。
[00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部还具有一辅助侧面,辅助侧面与正曲率侧面连接。
[0011]在一实施例中,辅助侧面的一曲率是正值、零或负值。
[0012]在一实施例中,辅助侧面的曲率小于正曲率侧面的一曲率。
[00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部还具有多个辅助侧面,多个辅助侧面的曲率彼此不同。
[0014]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辅助侧面的曲率沿着一远离底面的方向递减。
[001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部具有一平坦侧面,平坦侧面与正曲率侧面连接。
[0016]在一实施例中,平坦侧面垂直于底面。
[0017]在一实施例中,平坦侧面相对于底面倾斜。
[001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部自底部的一周缘延伸形成,底部、第一反射部以及第二反射部一体成型。
[001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部的一内口径沿着一远离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0020]在一实施例中,正曲率侧面与底面在一连接处相互垂直。
[002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部的高度与第二反射部的高度比值大于0.5。
[002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一碗杯结构、一发光组件及一封装胶层。碗杯结构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碗杯结构。发光组件设置于碗杯结构的底面上。封装胶体层设置于碗杯结构中并覆盖发光组件。
[0023]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碗杯结构及发光装置,其能通过“第一反射部具有一正曲率侧面”的技术方案,以提升发光装置的出光均匀性、荧光粉集中性以及制造良率,并降低黄晕的产生机率。
[0024]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碗杯结构的侧剖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碗杯结构的侧剖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碗杯结构的侧剖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发光装置的侧剖示意图。
[0030]图6为现有的发光装置的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碗杯结构及发光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32]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常见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一发光组件1、一碗杯结构2、一第一接脚3、一第二接脚4、一金属导线5及一壳体6。
[0033]发光组件1设置于碗杯结构2上,且发光组件1的一侧面受碗杯结构2所围绕。如此一来,碗杯结构2可反射一部份发光组件1产生的光线,以达到汇聚光线的效果。第一接脚3与第二接脚4彼此间隔设置不接触,第一接脚3与第二接脚4作为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与外
界电性连接的桥梁。发光组件1与碗杯结构2位于第一接脚3上。金属导线5连接于发光组件1与第二接脚4,并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壳体6是一透明对象,壳体6包覆发光组件1、碗杯结构2、一部分的第一接脚3、一部分的第二接脚4与金属导线5。
[0034]为了提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发光特性,本技术中针对碗杯结构2进行改良。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碗杯结构2具有一底部20、一第一反射部21与一第二反射部22。具体来说,第一反射部21沿着底部20的一周缘延伸形成,而形成一环状结构。第一反射部21连接于底部20与第二反射部22之间,因此,第二反射部22也是一环状结构。底部20、第一反射部21与第二反射部22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可用以装设发光组件1。
[0035]第一反射部21具有一正曲率侧面210,正曲率侧面210与底部20的一底面200连接。正曲率侧面210与底面200环绕容置空间。于一些实施例中,就碗杯结构2的侧视剖面图而言,正曲率侧面210的一曲率为0.3至7。另外,正曲率侧面210与底面200的一连接处可以是相互垂直或几乎垂直。
[0036]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部21可再进一步包括一辅助侧面211(如图3所示),辅助侧面211平滑连接于正曲率侧面210。就碗杯结构2的侧视剖面图而言,辅助侧面211的一曲率与正曲率侧面210的曲率不同,辅助侧面211的曲率可以为正值、零或负值。于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侧面211的曲率小于正曲率侧面210的曲率,但本技术不限于此。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就碗杯结构2的侧视剖面图而言,辅助侧面211的曲率是负值,就碗杯结构2的侧视剖面图而言,辅助侧面211的曲率为小于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结构是用于一发光装置,所述碗杯结构具有一底部、一第一反射部以及一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连接所述底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具有一正曲率侧面,所述正曲率侧面与所述底部的一底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曲率侧面的一曲率为0.3至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还具有一辅助侧面,所述辅助侧面与所述正曲率侧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侧面的一曲率是正值、零或负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侧面的所述曲率小于所述正曲率侧面的一曲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还具有多个辅助侧面,多个所述辅助侧面的曲率彼此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辅助侧面的曲率沿着一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递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承翰,苏郑宏,游智力,梁昕蕙,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