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86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属于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测试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测试任务消息时,获取所述测试任务消息中的测试工况参数;根据所述测试工况参数,生成所述测试工况参数对应的模拟外部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待测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测试;获取终止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终止测试数据生成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本专利提供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通过测试工程自动模拟直流充电桩不同工况下的通信行为,可通过参数化定义多种直流充电桩异常工况,使用智能化软件自动完成测试,高效便捷,测试覆盖度高。测试覆盖度高。测试覆盖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属于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绿色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动汽车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能量补给和与电网双向互动的关键设备,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支撑,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0003]电动汽车充电机

电池管理系统协议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协调控制充电机的功率输出,保障动力电池的稳定运行,一直倍受关注。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机

电池管理系统协议主要遵循的有三种标准规范,包括GB/T27930

2011、NB/T33003

2010、Q/GDW235

2008。
[0004]在电动汽车充电机

电池管理系统协议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厂家和使用单位对协议的标准的理解不一致,实现方法不同,给实际的互操作性问题,如何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机

电池管理系统协议的实现与标准一致性,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机

电池管理系统协议的互操作性是我们的研究的重点。
[0005]目前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直流充电通讯协议测试中,对直流充电桩通信异常工况如报文超时,错误帧,数据长度异常等复杂工况很难进行测试,导致电池管理系统很难得到充分验证,容易导致充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以实现目前对异常工况进行测试的需要。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9]当接收到测试任务消息时,获取所述测试任务消息中的测试工况参数;
[0010]根据所述测试工况参数,生成所述测试工况参数对应的模拟外部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待测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
[0011]获取最终测试数据;
[0012]根据所述获取最终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0013]优选的是,所述测试任务消息包括但不限于指定阶段下指定报文停发或者超时、指定报文发送异常或指定报文应答异常。
[0014]优选的是,所述测试任务消息还包括:正常充电工况。
[0015]优选的是,所述获取最终测试数据,还包括:获取实时动态测试过程数据。
[0016]优选的是,所述获取最终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包括:
[0017]获取最终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
[0018]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0019]优选的是,所述测试报告还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样本版本、测试工况、测试工况参数、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内容和测试数据。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1]接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测试任务消息时,获取所述测试任务消息中的测试工况参数;
[0022]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工况参数,生成所述测试工况参数对应的模拟外部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待测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
[0023]获取单元,获取最终测试数据;
[0024]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获取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0025]优选的是,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实时动态测试过程数据。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002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28]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29]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0030]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产品,当应用程序产品在终端在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4]本专利提供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通过测试工程自动模拟直流充电桩不同工况下的通信行为,可通过参数化定义多种直流充电桩异常工况,使用智能化软件自动完成测试,高效便捷,测试覆盖度高。
[00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37]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39]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0040]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测试任务消息时,获取所述测试任务消息中的测试工况参数;根据所述测试工况参数,生成所述测试工况参数对应的模拟外部环境数据并发送给待测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获取最终测试数据;根据所述最终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任务消息包括但不限于指定阶段下指定报文停发或者超时、指定报文发送异常或指定报文应答异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任务消息还包括:正常充电工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最终测试数据,还包括:获取实时动态测试过程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最终测试数据得到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包括:获取最终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通过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超刘轶鑫刘雨霞谷文博荣常如田崇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