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所述模壳应用于建筑楼板或剪力墙中。所述模壳为建筑胶凝材料制成的边面开放设置的半环体或边面封闭设置的全环体,其外环面上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上顶部或环状凸起上或环形变径端还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半环体或全环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具体的,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可设置成分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建筑楼板或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模壳与混凝土固化后的建筑楼板或剪力墙合二为一粘接在一起无需拆除,模壳盖板上设置的定位孔用于建筑内部排水管路、供暖热力等管路的布局与贯通,方便上述管路在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方便上述管路在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方便上述管路在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
[0001]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建筑模板支护施工中预留孔免拆卸一次性模板。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及构筑物施工中,当管道横穿混凝土构件(如楼板或剪力墙)时,通常需要在混凝土构件(如楼板或剪力墙)上预留孔洞,为方便预留这些孔洞在模板支护施工中,需人工制作出一个与孔洞大小形状相适应的筒体预先放置在在需要预留孔的位置。其大部分采用如1)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申请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号201120470654.2,1)专利权人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申请日2020年05月07日专利号202020731287.6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
[0003]在上述两项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二者均采用混凝土构件固化后将模具由构件中取出的技术方案,但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建筑施工中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1)虽然上述模具可循环使用,但在施工拆模过程在不可避免对模具的外表面和形状产生破坏,从而影响下一次使用。2)在建筑施工模板支护与拆卸中,模具的安装与拆卸耗时耗力,影响施工进度。3)当混凝土建筑构件需要预留内大外小的梯锥形半通孔时,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预留孔模具将无法从建筑混凝土构件中脱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所述模壳应用于建筑楼板或剪力墙中,在建筑楼板或剪力模板支护完成后,将模壳放置在模板上表面或一侧面,建筑楼板或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模壳与混凝土固化后的建筑楼板或剪力墙合二为一粘接在一起无需拆除。
[0005]具体的,所述模壳为建筑胶凝材料制成的边面开放设置的半环体或边面封闭设置的全环体,所述模壳其外环面上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建筑浇筑构件成型后,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与建筑浇筑构件合二为一。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制成模壳的建筑胶凝材料为镁质胶凝材料或植物纤维胶凝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凹点或凸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梯锥环状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为三角形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双边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为四边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三边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为圆环上制有缺口开放设置的弧边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全环体为矩形或梯形封闭设置四边环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全环体为圆环封闭设置的圆环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全环体为多边封闭设置的多边环形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锥台柱状。
[0016]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环形变径状。
[0017]为避免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其在建筑构件浇筑施工中被混凝土挤压变形。
[0018]具体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环形内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
[0019]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上还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半环体或全环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置在半环体或全环体的顶部或环状凸起上或环形变径端。
[0021]为方便上述管路在半环体或全环体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
[0022]具体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孔。
[002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可设置成分体结构。
[0024]为进一步提高膜壳内壁表面与水泥或其他粘接材料的粘接强度。
[0025]具体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
[0026]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内表面上设置的凹点和或凸起。
[0027]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任一开口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板。
[0028]为使所述的模壳其内表面具有卡挂物体功能。
[0029]具体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挂结构。
[0030]进一步的,所述卡挂结构为设置在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内表面上的环耳或通挂槽。
[0031]更进一步的,所述环耳内空腔设置有硬木或螺母。
[0032]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有益的效果是。
[0033]1)建筑楼板或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模壳与混凝土固化后的建筑楼板或剪力墙合二为一粘接在一起无需拆除。
[0034]2)所述模壳盖板上设置的定位孔用于建筑内部排水管路、供暖热力管道和天然气管路的布局与贯通,方便上述管路在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
[0035]3)所述设置有底板的模壳其具有替代接线箱、电表箱以及各种电路接线盒的功能。
[0036]4)所述设置有底板膜壳还具有吊装固定孔功能,将吊装绳带下端的外扩夹爪插入建筑混凝土构件内的膜壳中可实现所述模壳具有的的吊装功能。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整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双边结构半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三边结构半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圆环结构半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圆环结构全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矩形结构全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43]图7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多边结构全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0044]图8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环面粘接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0045]图9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环面粘接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004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环面粘接结构三维示意图(三)
[0047]图11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锥台柱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0048]图12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锥台柱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0049]图13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环形变径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0050]图14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环形变径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0051]图15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盖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0052]图16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盖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0053]图17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底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0054]图18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1)为建筑胶凝材料制成的边面开放设置的半环体(1A)或边面封闭设置的全环体(1B);所述模壳(1)其外环面上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建筑浇筑构件成型后,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与建筑浇筑构件合二为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成模壳(1)的建筑胶凝材料为镁质胶凝材料或植物纤维胶凝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凹点(1ab)或凸起(1a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梯锥环状体(1a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1A)为三角形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双边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1A)为四边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三边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1A)为圆环上制有缺口开放设置的弧边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环体(1B)为矩形或梯形封闭设置四边环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环体(1B)为圆环封闭设置的圆环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环体(1B)为多边封闭设置的多边环形体。11.根据权利要求1、3
‑
10任一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锥台柱状。12.根据权利要求1、3
‑
10任一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环形变径状。1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井祥,李雪杰,修建,姚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拉锁式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