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站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座,四个所述支柱的前后两端上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梯杆,所述防护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两个侧站板可以对隧道中部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通过将第一梯杆和第二梯杆作为楼梯,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顶通口登上顶站板,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将防护杆从顶站板内脱出,第一梯杆和第二梯杆均可以从支柱滑出,支柱可以从支座内拆掉,便于拆卸和安装,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片质量问题,需要借助管片修补台车对其处理。
[0003]目前所使用的盾构管片修补架主要是利用型钢焊接而成,一般在隧道中行进,但是由于盾构管片形成的隧道为圆形,施工人员对不同高度的盾构管片修补时非常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并且盾构管片修补架不方便拆装,使用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站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座,四个所述支座的顶部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柱,四个所述支柱的左右两侧下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梯杆,四个所述支柱的前后两端上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梯杆,所述支柱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站板,所述顶站板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防护槽,所述防护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顶站板的中部设置有顶通口,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车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车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侧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顶站板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遮挡板。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二梯杆和第一梯杆的轴线互相垂直。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顶通口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握把。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顶站板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凹槽。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支柱的高度为支架的两倍。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两个侧站板可以对隧道中部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便于施工人员站立,通过将第一梯杆和第二梯杆作为楼梯,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顶通口登上顶站板,可以对隧道顶部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作业,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
[0020]2、本技术中,通过向上移动防护杆,将防护杆从顶站板内脱出,支柱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站板,可以向上移动顶站板,将顶站板脱离支柱,四个支柱的左右两侧下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梯杆,四个支柱的前后两端上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梯杆,第一梯杆和第二梯杆均可以从支柱滑出,便于拆卸第一梯杆和第二梯杆,四个支座的顶部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柱,支柱可以从支座内拆掉,便于拆卸和安装,使用方便,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的底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的顶站板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遮挡板;2、防护板;3、顶站板;4、防护杆;5、第一梯杆;6、固定杆;7、支柱;8、第一车轮;9、第二梯杆;10、支座;11、底座;12、支架;13、侧站板;14、第二车轮;15、液压缸;16、防护槽;17、握把;18、顶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
‑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2,支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站板13,通过两个侧站板13可以对隧道中部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便于施工人员站立,底座11的上表面中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座10,四个支座10的顶部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柱7,支柱7可以从支座10内拆掉,四个支柱7的左右两侧下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梯杆9,四个支柱7的前后两端上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梯杆5,第一梯杆5和第二梯杆9均可以从支柱7滑出,便于拆卸第一梯杆5
和第二梯杆9,支柱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站板3,可以向上移动顶站板3,将顶站板3脱离支柱7,便于拆卸,通过将第一梯杆5和第二梯杆9作为楼梯,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顶通口18登上顶站板3,可以对隧道顶部的盾构管片进行修补作业,顶站板3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防护槽16,防护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杆4,可以向上移动防护杆4,将防护杆4从顶站板3内脱出,防护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顶站板3的中部设置有顶通口18,底座1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车轮14,底座11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液压缸1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车轮8,通过液压缸15可以调节第一车轮8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弯曲度的隧道使用。
[0029]侧站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杆6对侧站板13进一步支撑固定,顶站板3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遮挡板1,遮挡板1可以防止物品掉落,第二梯杆9和第一梯杆5的轴线互相垂直,留出空间,方便施工人员进入,顶通口1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7,便于登上顶站板3,顶站板3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凹槽,便于安装支柱7,支柱7的高度为支架12的两倍,便于对隧道顶部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管片破损修补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站板(13),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中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座(10),四个所述支座(10)的顶部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柱(7),四个所述支柱(7)的左右两侧下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梯杆(9),四个所述支柱(7)的前后两端上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梯杆(5),所述支柱(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站板(3),所述顶站板(3)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防护槽(16),所述防护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杆(4),所述防护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所述顶站板(3)的中部设置有顶通口(18),所述底座(1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车轮(14),所述底座(11)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存,张美琴,徐韬,周建军,张兵,李凤蓉,高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