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及电动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5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及电动牙刷,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壳,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电机轴,嵌套于第一通孔内,且在电机轴的一端连接有磁吸组件,其中,磁吸组件包括磁块;定子组件,与电机壳可拆卸连接,该定子组件包括矽钢叠片,和缠绕于矽钢叠片上的线圈绕组,其中,矽钢叠片与磁块相对设置,且矽钢叠片与磁块之间存有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及电动牙刷,通过线圈绕组上接入交流电,使得矽钢叠片上产生交变磁场,带动磁吸组件沿电机轴轴线方向吸合或者分离矽钢叠片,从而实现电机轴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直线往复移动,进而提高应用该微电机的电动牙刷对于用户牙龈线的清洗效果。微电机的电动牙刷对于用户牙龈线的清洗效果。微电机的电动牙刷对于用户牙龈线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及电动牙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一种微电机,特别是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及电动牙刷。

技术介绍

[0002]交流振荡微电机,在通入交流电后,电机轴会绕轴心以一定的角度往复摆动,且该种微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牙刷,振动按摩仪或者打磨机等领域。
[0003]但是,现有电动牙刷基本上都是采用绕轴心往复摆动,只能清洗牙齿表面,无法良好的清洗牙龈线,降低了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的清洗牙龈线,提高清洗效果的微电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向直线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包括:电机壳,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0006]电机轴,嵌套于第一通孔内,且在电机轴的一端连接有磁吸组件,其中,磁吸组件包括磁块;
[0007]定子组件,与电机壳可拆卸连接,该定子组件包括矽钢叠片,和缠绕于矽钢叠片上的线圈绕组,其中,矽钢叠片与磁块相对设置,且矽钢叠片与磁块之间存有空隙。
[0008]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矽钢叠片包括多个支脚,分别为第一支脚、第二支脚以及第三支脚,磁吸组件包括与电机轴相连的磁铁背板,且在磁铁背板上连接有多个磁块,分别为第一磁块、第二磁块以及第三磁块,其中,第一支脚、第二支脚以及第三支脚分别与第一磁块、第二磁块以及第三磁块一一对应,且线圈绕组缠绕于第二支脚上。
[0009]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第一磁块、第三磁块上面向矽钢叠片一侧的极性与第二磁块上面向矽钢叠片一侧的极性相反。
[0010]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定子组件包括骨架,且该骨架包括与电机壳卡接配合的第一支架,和用以缠绕线圈绕组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矽钢叠片嵌套配合的第三支架,其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呈一体设置。
[0011]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凹腔,且凹腔的开口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架抵靠配合的轴承板,凹腔的封闭端设置有槽孔,其中,槽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作为第一支脚和第三支脚的嵌套配合;第二支架上沿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凹腔相互连通的通槽,且该通槽作为第二支脚的嵌套位置。
[0012]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与电机壳卡接配合的缺口,第三支架上设置有作为线圈绕组向外引出导线时的卡线通道。
[0013]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轴承板上设置有与电机轴嵌套配合的第二通孔,其中,分别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嵌套轴承,且嵌套于第一通孔内的轴承为第一
轴承,嵌套于第二通孔内的轴承为第二轴承。
[0014]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电机轴上嵌套有配重组件,且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其中,在配重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电机轴嵌套配合的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第二轴承相连。
[0015]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中,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其中,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第一轴承相连,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第二轴承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包括权所述的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通过线圈绕组上接入交流电,使得矽钢叠片上产生交变磁场,带动磁吸组件沿电机轴轴线方向吸合或者分离矽钢叠片,从而实现电机轴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往复移动,进而提高应用该微电机的电动牙刷对于用户牙龈线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电机壳;110、第一通孔;120、第一轴承;200、电机轴;300、磁吸组件;310、磁铁背板;320、第一磁块;330、第二磁块;340、第三磁块;400、配重组件;410、配重块;420、第一弹性件;430、第二弹性件;500、定子组件;510、矽钢叠片;511、第一支脚;512、第二支脚;513、第三支脚;520、线圈绕组;530、骨架;531、第一支架;5311、凹腔;5312、槽孔;5313、缺口;532、第二支架;5321、通槽;533、第三支架;5331、卡线通道;540、轴承板;541、第二通孔;542、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包括:电机壳100,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0;电机轴200,嵌套于第一通孔110内,且在电机轴200的一端连接有磁吸组件300,其中,电机轴200上沿电机轴200的轴线方向依次嵌套有配重组件400和定子组件500,且配重组件400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壳100和定子组件500抵靠配合,定子组件500包括矽钢叠片510,和缠绕于矽钢叠片510上的线圈绕组520,通过线圈绕组520接入交流电,使得矽钢叠片510上产生交变磁场,带动磁吸组件300沿电机轴200轴线方向吸合或者分离矽
钢叠片510,从而实现电机轴200沿其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往复直线振荡微电机,通过线圈绕组520上接入交流电,使得矽钢叠片510上产生交变磁场,带动磁吸组件300沿电机轴200轴线方向吸合或者分离矽钢叠片510,从而实现电机轴200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往复移动,进而提高应用该微电机的电动牙刷对于用户牙龈线的清洗效果。
[0029]优选地,矽钢叠片510呈“山”字型设置,且矽钢叠片510包括多个支脚,且多个支脚分别为第一支脚511、第二支脚512以及第三支脚513,其中,线圈绕组520缠绕于第二支脚512上,磁吸组件300包括与电机轴200相连的磁铁背板310,和连接于磁铁背板310上的多个磁块,且多个磁块分别为第一磁块320、第二磁块330以及第三磁块340,其中,第一支脚511与第一磁块320,第二支脚512与第二磁块330,第三支脚513与第三磁块340分别对应。
[0030]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磁块320、第二磁块330以及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电机轴,嵌套于第一通孔内,且在电机轴的一端连接有磁吸组件,其中,磁吸组件包括磁块;定子组件,与电机壳可拆卸连接,该定子组件包括矽钢叠片,和缠绕于矽钢叠片上的线圈绕组,其中,矽钢叠片与磁块相对设置,且矽钢叠片与磁块之间存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其特征在于,矽钢叠片包括多个支脚,分别为第一支脚、第二支脚以及第三支脚,磁吸组件包括与电机轴相连的磁铁背板,且在磁铁背板上连接有多个磁块,分别为第一磁块、第二磁块以及第三磁块,其中,第一支脚、第二支脚以及第三支脚分别与第一磁块、第二磁块以及第三磁块一一对应,且线圈绕组缠绕于第二支脚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磁块、第三磁块上面向矽钢叠片一侧的极性与第二磁块上面向矽钢叠片一侧的极性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组件包括骨架,且该骨架包括与电机壳卡接配合的第一支架,和用以缠绕线圈绕组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矽钢叠片嵌套配合的第三支架,其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呈一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向直线往复振荡微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志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艾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