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01549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配方颗粒由包括油脂包合物和药物膏粉的原料,通过干法制粒获得;其中,油脂包合物的原料包括油脂、环糊精和粘合剂,所述原料中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6~12:1~5,油脂包合率为7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颗粒,采用了高包合率的油脂包合物,既可以降低用药量,又可以节约药材。又可以节约药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配方颗粒为单味药物,由药材经过水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到的供临床组方使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常用中药中,部分药材含油挥发性油脂类成分,如薄荷、荆芥、肉桂、连翘等。少数药材含有非挥发性油脂类成分,如火麻仁、郁李仁、薏苡仁等。将上述药材制成配方颗粒时,需要在制备时将这些油脂类成分加入。通常,为了避免挥发油挥发,挥发性油脂成分采用β

环糊精包合形成包合物,然后将包合物在膏粉制粒时加入。目前,配方颗粒的制备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挥发油类包合物的油脂包合率偏低,单位质量包合物包合的油脂含量低,这就造成单位质量的配方颗粒中油脂含量低,用药量大;
[0004](2)非挥发油类包合物由于包合率低,混合在里面的油脂附在包合物的表面,后期无法进行干法制粒;
[0005](3)为了提高油脂包合物的包合率,在包合过程中增大油脂的用量,就造成了油脂的浪费。
[0006]CN103751793A公开了一种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制成水溶液,然后加入聚维酮K29/32混合均匀,加热至30~50℃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藁本内酯,恒温搅拌1~6小时,冷冻干燥或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获得。获得的包合物含有挥发性油脂藁本内酯、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和聚维酮K29/32,能够提高包合物的稳定性,延长存放时间。但是该方法获得的包合物的油脂包合率较低,仅为30~45%。r/>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配方颗粒,该中药配方颗粒采用的包合物包合率高,且单位质量包合物包合的油脂含量高,既可以降低中药配方颗粒用药量,又可以节约药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由包括油脂包合物和药物膏粉的原料,通过干法制粒获得;其中,油脂包合物的原料包括油脂、环糊精和粘合剂,所述原料中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6~12:1~5,油脂包合率为70%以上。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优选地,所述油脂为挥发性油脂,油脂包合率为80%~90%。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优选地,所述油脂为非挥发性油脂,油脂包合率为70~75%。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优选地,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预胶化淀粉、糊精和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包括
如下步骤:
[0013](1)准备药物膏粉;
[0014](2)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油脂包合物:将油脂、环糊精、粘合剂混合并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水混合后进行第二次搅拌,搅拌均匀后获得膏粉水溶液;将膏粉水溶液干燥即得油脂包合物;
[0015](3)将油脂包合物与药物膏粉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先将粘合剂与环糊精混合后进行预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油脂进行第一次搅拌。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水与混合物中油脂的质量比为50~60:1。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第二搅拌速率为50~100转/min,第二次搅拌温度为10~30℃,第二次搅拌的搅拌时间为1~3h。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油脂包合物与药物膏粉的质量比为1:3~8。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颗粒,采用了高包合率的油脂包合物,既可以降低用药量,又可以节约药材;
[002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不需要添加乙醇等助溶剂,也不需要加热,制备方法简单更安全,对设备要求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4]<油脂包合物>
[0025]本专利技术的油脂包合物,由包括油脂、环糊精和粘合剂在内的原料制备而成。油脂包括挥发性油脂和非挥发性油脂。优选地,环糊精为β

环糊精;更优选地,环糊精为羟丙基β

环糊精。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挥发性油脂选自薄荷挥发油、荆芥挥发油、肉桂挥发油、连翘挥发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挥发性油脂选自薄荷挥发油、荆芥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挥发性油脂选自薄荷挥发油或荆芥挥发油中的一种。非挥发性油脂选自火麻仁油、郁李仁油、薏苡仁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非挥发性油脂选自火麻仁油或郁李仁油中的一种;更优选地,非挥发性油脂为火麻仁油。粘合剂选自聚维酮、乳糖、预胶化淀粉和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乳糖中的一种;更优选地,粘合剂为聚维酮K30。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6~12:1~5。优选地,当油脂为挥发性油脂时,所述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8~10:1~4。优选地,当油脂为非挥发性油脂时,所述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8~10:1.5~3.5。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油脂为挥发性油脂,油脂包合率为80%~90%;优选地,所述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8~10:1~4,油脂包合率为84~90%。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油脂为荆芥挥发油,粘合剂为聚维酮K30,所述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8~10:1~4,油脂包合率为85

90%。
[0030]在包合过程中,增大环糊精和粘合剂的配比,可以提高油脂包合率。但是采用较多的环糊精,会降低包合物中油脂的含量;采用较多的粘合剂,在干法制备配方颗粒时就会出现粘壁现象。申请人在大量实验中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分配比范围,可以在提高脂包合率的同时,能够保证包合物中脂肪油的含量,同时保证在干法制粒过程中不发生粘壁现象。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油脂为非挥发性油脂,油脂包合率为70~75%。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挥发性油脂选自荆芥挥发油,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所述油脂、羟丙基β

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8~12:2~3,油脂包合率为85

95%;挥发性油脂为薄荷挥发油,粘合剂为聚维酮K30,所述油脂、羟丙基β

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10~12:2~3,油脂包合率为85~90%。
[0033]&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由包括油脂包合物和药物膏粉的原料,通过干法制粒获得;其中,油脂包合物的原料包括油脂、环糊精和粘合剂,所述原料中油脂、环糊精、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6~12:1~5,油脂包合率为7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为挥发性油脂,油脂包合率为80%~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为非挥发性油脂,油脂包合率为70%~7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预胶化淀粉、糊精和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药物膏粉;(2)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油脂包合物:将油脂、环糊精、粘合剂混合并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仁侯金才李军山牛金伟张睿智张岩岩
申请(专利权)人:京津冀联创药物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