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547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整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壳聚糖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各类纺织品尤其是棉织物更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的摇床,而微生物的过量生长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各种皮肤病肆虐,因此,研究纺织品的抗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天然无毒性和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光谱抗菌性,并且由于其分子链上有很多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极易与过渡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
[0003]目前,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抗菌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与传统的抗菌剂相比壳聚糖的抗菌活性较低,还不足以在纺织工业中广泛应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此来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壳聚糖10

20份、膨润土10

15份、硝酸铜5

12份、纳米氧化钛2

5份、纳米氧化锌3

6份、复合渗透剂1

3份、去离子水200

300份。
[0006]优选的,改性壳聚糖15份、膨润土12份、硝酸铜8份、纳米氧化钛3份、纳米氧化锌4份、复合渗透剂2份、去离子水250份。
[0007]优选的,所述复合渗透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混合。
[0008]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均为80

100nm。
[0009]优选的,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壳聚糖8

12份和丙醇10

20份放入反应器中,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升温至75

85℃,得到混合物A;
[0011]S2:将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7

10份和蒸馏水10

15份放入容器中,溶解后得到混合物B;
[0012]S3:将混合物B加入反应器中与混合物A混合,反应6

7h,经过滤、洗涤、抽滤和干燥后,得到粗品;
[0013]S4:将粗品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并用索氏提取器抽提18

24h,干燥后得到改性壳聚糖。
[0014]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

85%。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膨润土、20%量的去离子水和硝酸铜放入电热搅拌器中,在50

65℃搅拌1

2h,抽滤烘干后,得到改性膨润土;
[0017](2)将改性壳聚糖、20%量的去离子水、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放入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改性壳聚糖溶液;
[0018](3)将改性膨润土分散于剩余60%量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悬浮液,在60

70℃下缓慢向悬浮液中加入预处理改性壳聚糖溶液和复合渗透剂,缓慢搅拌6

8h后,得到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
[0019]优选的,步骤(1)中,向抽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直至向最后一次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停止抽滤。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改性壳聚糖,壳聚糖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溶解性和抗菌效果,导致壳聚糖在布料防霉剂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由于壳聚糖表面具有大量的氨基基团,通过加入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壳聚糖的分子结构的N或O上引入活性基团,制得的改性壳聚糖的水容性得以提高,也增加了抗菌性能;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膨润土,膨润土和改性壳聚糖复合,使得ZATA电位升高,改性壳聚糖的表面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大量的正电荷与霉菌带负电荷的细胞膜结合,有效的抑制霉菌的繁殖,从而起到良好的防霉抗菌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硝酸铜、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其中,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被吸附在改性壳聚糖内,有效的防止了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团聚,保证了抗菌性,同时,硝酸铜穿插在膨润土中,铜离子替换膨润土中的钠离子和钙离子,有利于铜离子固定在膨润土的骨架中,实现长效的防霉杀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壳聚糖10份、膨润土10份、硝酸铜5份、纳米氧化钛2份、纳米氧化锌3份、复合渗透剂1份、去离子水200份。
[0027]复合渗透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混合;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均为80

100nm。
[0028]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壳聚糖12份和丙醇15份放入反应器中,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升温至80℃,得到混合物A;S2:将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0份和蒸馏水15份放入容器中,溶解后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加入反应器中与混合物A混合,反应6h,经过滤、洗涤、抽滤和干燥后,得到粗品;S4:将粗品放入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并用索氏提取器抽提20h,干燥后得到改性壳聚糖。
[0029]上述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将膨润土、20%量的去离子水和硝酸铜放入电热搅拌器中,在50℃搅拌1h,抽滤烘干后,得到改性膨润土;
[0031](2)将改性壳聚糖、20%量的去离子水、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放入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改性壳聚糖溶液;
[0032](3)将改性膨润土分散于剩余60%量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悬浮液,在60℃下缓慢向悬浮液中加入预处理改性壳聚糖溶液和复合渗透剂,缓慢搅拌6h后,得到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
[0033]步骤(1)中,向抽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直至向最后一次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停止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壳聚糖10

20份、膨润土10

15份、硝酸铜5

12份、纳米氧化钛2

5份、纳米氧化锌3

6份、复合渗透剂1

3份、去离子水200

3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改性壳聚糖15份、膨润土12份、硝酸铜8份、纳米氧化钛3份、纳米氧化锌4份、复合渗透剂2份、去离子水2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渗透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均为80

1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加工用防霉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壳聚糖8

12份和丙醇10

20份放入反应器中,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升温至75

85℃,得到混合物A;S2:将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7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功李荣夏明容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劳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