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37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气体检测组件、电源、摄像头组件及报警组件,第一壳体顶部开设有摄像头组件安装孔、进气口,进气口与气体检测组件连通,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壳体凸起,第一壳体凸起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凸起组成两个第一缓冲腔,两个第一缓冲腔之间连通;第二壳体垂直于第一壳体凸起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二壳体凸起,第二壳体凸起外侧套接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凸起组成两个第二缓冲腔,两个第二缓冲腔之间连通;第三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缓冲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保护安全监控装置内部元件的装置。种可以保护安全监控装置内部元件的装置。种可以保护安全监控装置内部元件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监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井下供电距离的增加,煤矿井下的可靠性、连续性和安全性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煤矿井下采区变电所主要为采煤、通风、掘进、运输、排水等重要生产环节服务,由于这些工作场所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瓦斯煤尘积聚、滴水冒顶事故,各危害性气体如甲烷超标等事件,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矿井生产。
[0003]为了避免事故,人们在煤矿下安装安全监控装置,然而煤矿下工况环境恶劣,现有安全监控装置不可避免的会因矿内物质掉落或矿内振动导致监控装置失效,从而对煤矿的安全监控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保护安全监控装置内部元件的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气体检测组件、电源、摄像头组件及报警组件,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开设有摄像头组件安装孔、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体检测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壳体凸起,所述第一壳体凸起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凸起组成两个第一缓冲腔,两个所述第一缓冲腔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凸起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二壳体凸起,所述第二壳体凸起外侧套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凸起组成两个第二缓冲腔,两个所述第二缓冲腔之间连通;所述第三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缓冲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竖向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滑块,所述固定板滑块外侧滑动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固定板滑块组成第三缓冲腔,所述固定套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的四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缓冲腔内填充有氮气或空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缓冲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底部侧壁开设有第一通道,两个所述第一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底部侧壁开设有第二通道,两个所述第二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内填充有氮气或空气。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0014]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内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并将两个第一缓冲腔连通,两个第二缓冲腔,可以实现第一壳体两个方向上的缓冲,通过在第三壳体底部设置竖向缓冲组件,实现第一壳体的竖直方向上的缓冲,当监控装置受振动或有物质掉落至装置上时,通过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及竖向缓冲组件实现对第一壳体的缓冲,从而避免了第一壳体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防止第一壳体安装的摄像头组件、气体检测组件、报警组件等受振动出现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为第一壳体,101为第一壳体凸起,102为摄像头组件安装孔,103为进气口,104为电源,2为第二壳体,201为第一缓冲腔,202为第一通道,203为第二壳体凸起,3为第三壳体,301为第二缓冲腔,302为第二通道,4为固定板,401为固定板滑块,5为固定套,501为第三缓冲腔,6为底板,7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气体检测组件、电源104、摄像头组件及报警组件,第一壳体1顶部开设有摄像头组件安装孔102、进气口103,进气口103与气体检测组件连通,第一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壳体凸起101,第一壳体凸起101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凸起101组成两个第一缓冲腔201,两个第一缓冲腔201之间连通;第二壳体2垂直于第一壳体凸起10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二壳体凸起203,第二壳体凸起203外侧套接有第三壳体3,第三壳体3与第二壳体凸起203组成两个第二缓冲腔301,两个第二缓冲腔301之间连通;第三壳体3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缓冲组件。摄像头组件、气体检测组件、报警组件与电源104电性连接,摄像头组件、气体检测组件、报警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功能均为现有技
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5]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201和第二缓冲腔301,并将两个第一缓冲腔201连通,两个第二缓冲腔301,可以实现第一壳体1两个方向上的缓冲,通过在第三壳体3底部设置竖向缓冲组件,实现第一壳体1的竖直方向上的缓冲,当监控装置受振动或有物质掉落至装置上时,通过第一缓冲腔201、第二缓冲腔301及竖向缓冲组件实现对第一壳体1的缓冲,从而避免了第一壳体1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防止第一壳体1安装的摄像头组件、气体检测组件、报警组件等受振动出现损坏的情况。
[0026]进一步优化方案,竖向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壳体3底部的固定板4,固定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滑块401,固定板滑块401外侧滑动套接有固定套5,固定套5与固定板滑块401组成第三缓冲腔501,固定套5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底板6与固定板4的四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7。
[0027]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三缓冲腔501内填充有空气。
[0028]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壳体2底部侧壁开设有第一通道202,两个第一缓冲腔201通过第一通道202连通。
[0029]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三壳体3底部侧壁开设有第二通道302,两个第二缓冲腔301通过第二通道302连通。
[0030]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缓冲腔201、第二缓冲腔301内填充有空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气体检测组件、电源(104)、摄像头组件及报警组件,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开设有摄像头组件安装孔(102)、进气口(103),所述进气口(103)与所述气体检测组件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壳体凸起(101),所述第一壳体凸起(101)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凸起(101)组成两个第一缓冲腔(201),两个所述第一缓冲腔(201)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凸起(10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二壳体凸起(203),所述第二壳体凸起(203)外侧套接有第三壳体(3),所述第三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凸起(203)组成两个第二缓冲腔(301),两个所述第二缓冲腔(301)之间连通;所述第三壳体(3)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3)底部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滑块(401),所述固定板滑块(401)外侧滑动套接有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伟李强赵建军贾林宋成帅李伟居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一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