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532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厂循环水泵、电厂凝汽器、电厂排水井、LNG站取水升压泵以及LNG气化装置,LNG气化装置包括LNG管道以及气化池;LNG站取水升压泵将电厂排水井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传输至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且加热室内介质流通管内的中间介质受到加热室的加热,蒸发室的介质流通管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对LNG进行初步气化且受到LNG的冷却降温后向电厂循环水泵排出从而实现对电厂凝汽器的降温,最后向电厂排水井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消除冷排放对周边水资源的环境污染,有效实现经济环保。有效实现经济环保。有效实现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
[0001]
:本专利技术属于LNG气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
[0002]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化落实和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液化天然气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能源输入的重要来源。LNG接收站均布置在沿海地区,液态的天然气(LNG)需要加热使其成为气态(NG)后向内陆输送,充沛的海水是经济合理的气化热源,但经过液态的天然气(存储温度为零下161.5℃)换热后的海水温度降低,排入受纳水域后形成冷污染;而电厂厂址大都依水而建,直流冷却是经常采用的冷却方式,经过电厂循环系统排放的冷却水携带大量的热能,使受纳水域水体温度升高形成热污染;因此近年来对于LNG接收站和电厂相邻布置时,周边环境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够同时确保电厂和LNG接收站功能目标实现,又可以缓解或中和两者单独布置时对周边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将是目前LNG气化成NG的转换系统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LNG气化装置利用电厂排水井的温排水作为LNG气化热源,充分利用电厂余热,LNG气化装置的冷排水排回电厂循环水泵,以降低电厂凝汽器的进水温度,消除冷排放对周边水资源的环境污染,有效实现经济环保。
[0004]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厂循环水泵、电厂凝汽器、电厂排水井、LNG站取水升压泵以及LNG气化装置,LNG气化装置包括LNG管道以及气化池;气化池包括加热室以及蒸发室,LNG经过蒸发室初步气化后再经过加热室气化成NG向外排出收集,加热室与蒸发室内均具有介质流通管,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与蒸发室内的介质流通管连通,LNG站取水升压泵将电厂排水井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传输至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且加热室内介质流通管内的中间介质受到加热室的加热,蒸发室的介质流通管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对LNG进行初步气化且受到LNG的冷却降温后向电厂循环水泵排出从而实现对电厂凝汽器的降温,最后向电厂排水井排出;电厂排水井连接有虹吸引水管,虹吸引水管的出口端与LNG站取水升压泵连接且虹吸引水管上连接有多个真空泵,虹吸引水管上位于其出口端与真空泵之间的位置具有第一阀门,真空泵对虹吸引水管内进行真空抽压后,经第一阀门以及LNG站取水升压泵的开启,快速实现将电厂排水井内的中间介质排向加热室的进口端。
[000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虹吸引水管上具有防泄漏组件,所述防泄漏组件置于真空泵与电厂排水井之间;防泄漏组件包括多个备用管路以及控制单元,多个备用管路的输入端依次均匀分布,且多个备用管路的输出端共同有连通管,连通管与虹吸引水管连通,虹吸引水管上靠近备用管路输入端下游位置具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对应的备用管路的输入端之间具
有第二阀门,备用管路靠近其输入端的位置具有第三阀门,虹吸引水管上靠近第二阀门的上游位置具有振动消除结构,控制单元依次与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振动消除结构电性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振动消除结构包括包覆在虹吸引水管上的吸振壳体,虹吸引水管与吸振壳体相通,且吸振壳体内具有硅胶环,硅胶环的两侧与吸振壳体之间为密封式连接,吸振壳体与硅胶环之间为负压腔,当第二阀门启停后,虹吸引水管内中间介质的流动惯性对吸振壳体周边产生冲击,负压腔内的气体压力以及硅胶环本身的缓冲力有效平衡中间介质的冲击。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泄漏组件的具体步骤为:S1、正常情况下,备用管路上的第三阀门关闭,多个真空泵对虹吸引水管内抽真空使虹吸引水管内部产生负压,此时多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虹吸引水管上该位置的压力值;S2、若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都在预定值范围内,则表明虹吸引水管不发生泄漏现象,若某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低于预定值范围的下阈值,则表明虹吸引水管的该处位置发生泄漏现象,此时,控制单元对靠近该泄漏处的第二阀门发出关闭的信号指令,并向靠近该泄漏处上游的备用管路上的第三阀门发出开启的信号指令,此时电厂排水井内的中间介质经过虹吸引水管并避开虹吸引水管上的泄漏处,向对应的备用管路排向加热室的进口端;S3、对虹吸引水管上泄漏的部分进行不停机维修更换。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LNG管道依次包括LNG入口、U型气化段、连接段以及LNG出口,U型气化段的一端与LNG入口连通且U型气化段的另一端与连接段连通,U型气化段置于蒸发室内的正上方位置,连接段远离U型气化段的一端与加热室连接,LNG出口与加热室连接并与U型气化段、连接段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U型气化段水平横向设置在蒸发室内的上方位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厂循环水泵、电厂凝汽器、电厂排水井与大海形成介质流通循环。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LNG气化装置利用电厂排水井的温排水作为LNG气化热源,充分利用电厂余热,LNG气化装置的冷排水排回电厂循环水泵,以降低电厂凝汽器的进水温度,消除冷排放直接排至大海对周边水资源的环境污染,同时LNG气化装置的冷排水的温度低于大海环境的温度,传输至电厂凝汽器供电厂凝汽器冷却,可快速实现对电厂凝汽器的冷却降温,其次,经电厂凝汽器冷却后的温排水循环至LNG气化装置的加热室,相对缩短加热室对中间介质(温排水)的加热时间。
[0012]2、在电厂排水井与LNG站取水升压泵之间设置虹吸引水管以及多个真空泵,利用虹吸抽真空引水的方式将电厂排水井内的中间介质快速引向LNG气化装置内作为LNG气化热源,提高排水效率,易于维护并减少堵塞。真空泵对虹吸引水管内抽取真空从而实现虹吸引水,真空泵启动后使虹吸引水管内保持一定的负压状态,即可实现引水,无需真空泵持续运转,节省电量,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虹吸引水管上的压力值,当虹吸引水管内的压力值低于预定值时,此时真空泵启动,当虹吸引水管内的压力值高于预定值时,真空泵不
启动,而传统的抽水泵,需要持续不断运转才能实现持续引水。
[0013]3、本申请中通过设置防泄漏组件有效实现对虹吸引水管上泄漏位置的检测,并使用备用管路,使LNG气化与电厂冷却的循环持续进行,同时对泄漏的虹吸引水管进行维修更换处理,保证系统不停机持续运行工作。
[0014]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的LNG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的电厂排水井与LNG站取水升压泵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中防泄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

电厂循环水泵、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厂循环水泵、电厂凝汽器、电厂排水井、LNG站取水升压泵以及LNG气化装置,所述LNG气化装置包括LNG管道以及气化池;所述气化池包括加热室以及蒸发室,所述LNG经过蒸发室初步气化后再经过加热室气化成NG向外排出收集,所述加热室与蒸发室内均具有介质流通管,所述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与蒸发室内的介质流通管连通,所述LNG站取水升压泵将电厂排水井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传输至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且加热室内介质流通管内的中间介质受到加热室的加热,所述蒸发室的介质流通管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对LNG进行初步气化且受到LNG的冷却降温后向电厂循环水泵排出从而实现对电厂凝汽器的降温,最后向电厂排水井排出;所述电厂排水井连接有虹吸引水管,所述虹吸引水管的出口端与LNG站取水升压泵连接且虹吸引水管上连接有多个真空泵,所述虹吸引水管上位于其出口端与真空泵之间的位置具有第一阀门,所述真空泵对虹吸引水管内进行真空抽压后,经第一阀门以及LNG站取水升压泵的开启,快速实现将电厂排水井内的中间介质排向加热室的进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引水管上具有防泄漏组件,所述防泄漏组件置于真空泵与电厂排水井之间;所述防泄漏组件包括多个备用管路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多个备用管路的输入端依次均匀分布,且所述多个备用管路的输出端共同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虹吸引水管连通,所述虹吸引水管上靠近备用管路输入端下游位置具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对应的备用管路的输入端之间具有第二阀门,所述备用管路靠近其输入端的位置具有第三阀门,所述虹吸引水管上靠近第二阀门的上游位置具有振动消除结构,所述控制单元依次与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振动消除结构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消除结构包括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小春徐海昌郭延昌杜建喜宋鹏王楼杨恒张力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