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13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9
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为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包括主旋翼,主旋翼连接在桨夹上,桨夹通过主轴驱动,主轴的下半部分转动设置在变速箱内,主轴上半部分从变速箱中伸出,无人机上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台发动机驱动,每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至离合器,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同步轮,在靠近变速箱出转动设置有从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与从动同步轮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齿轮,在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两个输入齿轮均与输出齿轮相啮合,两个输入齿轮分别位于输出齿轮的前后,尾翼通过后部的发动机驱动。本无人机性价比高。本无人机性价比高。本无人机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属于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农业植保、监控、高空作业、点对点物质输送等场景下;目前的无人机有油动无人机和电动无人机,电动无人机机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但整体起飞重量小、续航时间短,油动无人机结构较为复杂,但可以实现较长的续航时间,所以在小载荷、短续航时间的应用场景下电动无人机具有优势,而在大载荷长续航时间的应用需求下还需要通过油动无人机来实现,在油动无人机中,由于单旋翼只有旋翼而不具有固定的机翼,这样就是节省了很大的起飞场地和置地空间,其运输及应用作业的场景可以非常灵活,但这类大起飞重量的无人机需要的大排量的发动机,目前在我国小排量的发动机基本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应用在无人机上也能够满足要求,但对于大排量(如250CC以上)的发动机还主要靠进口,进口发动机的价格较国产发动机价格要翻倍甚至更高,即使这样,还有很多能够用于无人机上国外的发动机对我国禁售,而且国外的发动机即使实现了较大的起飞重量,但发动机本身重量偏大,在整体起飞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其最大载荷受到了限制。上述各种因素均束缚了大起飞重量的油动无人机的发展,如何既能够实现大起飞重量还能实现低投入成本是大起飞重量的油动无人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油动无人机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为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包括主旋翼,主旋翼连接在桨夹上,桨夹通过主轴驱动,主轴的下半部分转动设置在变速箱内,主轴上半部分从变速箱中伸出,所述的无人机上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台发动机驱动,两台发动机向同一方向驱动主轴;每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至离合器,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同步轮,在靠近变速箱出转动设置有从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与从动同步轮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齿轮,在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两个输入齿轮均与输出齿轮相啮合,两个输入齿轮分别位于输出齿轮的前后,尾翼通过后部的发动机驱动。
[0005]进一步的;与位于后部的主动同步轮同轴设置有尾翼变速驱动带轮,驱动尾翼的皮带绕在驱动带轮上扭转90度后绕在与尾翼同轴的从动带轮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后部的发动机连接的离合器输出轴的主动同步轮为一个两槽轮,其中一个槽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之间传动,另一个槽中的皮带扭转90度后与尾翼的从动带轮之间传动。
[0007]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无人机采用前后两套发电机的动力同时驱动一根主轴,在单旋翼无人机上实现了采用两个小排量发电机能够实现较大的起飞重
量,经过试验,两个小排量的发电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与两个小排量的发电机的排量相加的同排量的大发动机起飞重量基本相当,因为大发动机的主轴重量一般很重,所以本申请的无人机在相同的最大起飞重量的情况下,其自身重量甚至低于同排量的大发动机制造的无人机,这还能够提高无人机的载荷,两台发动机前后布置,可以降低无人机的宽度,从而降低飞行阻力。传统的尾翼驱动采用的是从变速箱中输出一根驱动轴上连接驱动带轮,采用双发动机后,若还从变速箱中引出尾翼的驱动动力,结构将变得很复杂,空间安装上也很不方便,本技术中将尾翼的驱动带轮与后部的发动机上的主动同步轮同轴实现了尾翼的驱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采用两槽轮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采用尾翼变速驱动带轮的后部部分元件分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1]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主轴;2:变速箱;3:桨夹;4:发动机A;5:离合器A;6:主动同步轮A;7:同步带A;8:从动同步轮A;9:输入齿轮A;10:输出齿轮;11:发动机B;12:离合器B;13:主动同步轮B;14:同步带B;15:从动同步轮B;16:输入齿轮B;17:尾翼;18:尾管;19:驱动带轮。
[0012]如附图所示,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为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包括主旋翼,主旋翼连接在桨夹3上,桨夹通过主轴1驱动,主轴的下半部分转动设置在变速箱2内,主轴上半部分从变速箱中伸出,所述的无人机上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台发动机驱动,两台发动机向同一方向驱动主轴;两台发动机如图中的发动机A4、发动机B11所示,两台发电机驱动主轴的结构相同,以下以后部的发动机A为例说明,发动机A的输出轴连接至离合器A5,离合器A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同步轮A6,在靠近变速箱出转动设置有从动同步轮A8,主动同步轮A与从动同步轮A之间通过同步带A7传动,与从动同步轮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齿轮A9,在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10,两个输入齿轮A、输入齿轮B16均与输出齿轮10相啮合,两个输入齿轮分别位于输出齿轮的前后,尾翼16通过后部的发动机A4驱动。
[0013]尾翼的具体去机构可为:与位于后部的主动同步轮同轴设置有尾翼变速驱动带轮19,驱动尾翼的皮带绕在驱动带轮上扭转90度后绕在与尾翼同轴的从动带轮上。这种方式如图2所示,现有的无人机的尾翼驱动基本都是采用皮带扭转90度后通过变速箱上的一个输出轮驱动,本技术中改为采用后部发动机来驱动。
[0014]尾翼的具体去机构还可为:所述的后部的发动机连接的离合器输出轴的主动同步轮为一个两槽轮,图1中,同步主动轮A为两槽轮,其中一个槽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之间传动,另一个槽中的皮带扭转90度后与尾翼的从动带轮之间传动。皮带扭转90度传动为现有技术,两个图中均没有示出。
[0015]本申请中的创新在于采用了前后布置的两台发动机驱动一根主轴、同时采用后部发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解决了尾翼驱动的问题,其它部分均可采用目前单旋翼无人机上的现
有技术。
[0016]以国产两冲程170CC的油动无人机为例对本技术的效果进行说明,单台170cc发动机本身重约3.8kg,单台170CC发动机驱动的油动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约为50kg, 其中有效载荷为17kg左右;无人机自身重量与有效载荷之比约为2:1。按照本技术中的方案,采用两台170cc排量的发电机,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50kg,与进口的同排量的发动机驱动的无人机最大起飞重基本量相当,而本技术的有效载荷在60kg左右,无人机自身重量与有效载荷之比约为1.5:1。两台170cc的发动机重量在7.6kg左右,国外进口的单台排量在350cc左右的发动机的重量在14kg左右,单从发动机上,就可以降低无人机重量6

7kg。所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促进大起飞重量的油动无人机发展。
[0017]在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发动机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为单旋翼油动无人机,包括主旋翼,主旋翼连接在桨夹上,桨夹通过主轴驱动,主轴的下半部分转动设置在变速箱内,主轴上半部分从变速箱中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人机上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台发动机驱动,两台发动机向同一方向驱动主轴;每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至离合器,离合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同步轮,在靠近变速箱出转动设置有从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与从动同步轮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齿轮,在主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两个输入齿轮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进峰孟令恩张涛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坤宇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