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503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属于数据交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Intel 8259910GbE控制器、PCIE总线接口电路和万兆网络接口,所述Intel 8259910GbE控制器包括EEPROM或FLASH存储器、BMC控制器、PCIE总线、CPU板、万兆网络接口和背板,所述PCIE总线接口电路包括82599电路与PCIE开关切换电路,所述万兆网络接口包括10G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交换
,具体为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

技术介绍

[0002]VPX总线是VME国际贸易协会组织于2007年在其VME总线基础上提出的新一代高速串行总线标准,VPX总线采用交换式结构替代了VME的主控式结构,使得系统整体性能不再受主控板的限制,提高了整体性能。
[0003]为了更大地提高VPX模块的数据交换能力,优化模块结构,满足不同环境下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我们依据Vita46及Vita48.2标准,依托VPX3UC_SWH交换板做出更完备的设计方案,完成更加迅捷安全的高速数据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包括Intel 8259910GbE控制器、PCIE总线接口电路和万兆网络接口电路;
[0007]所述Intel 8259910GbE控制器的典型配置包括EEPROM或FLASH存储器、BMC控制器、PCIE总线、CPU板、万兆网络接口和背板,所述EEPROM或FLASH存储器连接在Intel 82599芯片的一侧,BMC控制器连接在Intel 82599芯片的另一侧,Intel 82599芯片上部通过PCIE接入CPU板,Intel 82599芯片底部连接2个万兆网络接口,所述2个万兆网络接口通过背板接入其他功能芯片;
[0008]所述PCIE总线接口电路包括Intel 82599PCIE2.0 x4电路与PCIE开关切换电路,所述Intel 82599PCIE2.0 x4电路包括U9C芯片和PCIE2.0 x4,所述PCIE开关切换电路包括PCIE2.0 x4、切换开关、VPX连接器和GPU板,所述U9C芯片通过PCIE2.0 x4经切换开关,穿过VPX连接器,与GPU板进行高速数据交互;
[0009]所述万兆网络接口包括10G BASE

KR接口、U9A芯片、VPX连接器和FPGA板,所述U9A芯片将来自GPU板的PCIE数据转换成2路万兆网络,经VPX连接器连接到FPGA板;
[0010]所述Intel 82599芯片是双端口10GE设备,拥有为私有配置保护的EEPROM空间,操作便利,集成度和性价比都很高,Intel 82599芯片10GbE控制器配置合理规范,EEPROM存储器中的程序和BMC控制器都能对Intel 82599芯片进行配置,能够充分实现芯片的效能和发挥芯片的潜能;
[0011]所述Intel 82599PCIE2.0 x4电路包括U9C芯片、PCIE2.0 x4电阻器R72、电阻器R74、电阻器R75、电阻器R77、电阻器R79、电阻器R82、电阻器R84、电阻器R85、电阻器R90、电
阻器R98、电阻器R80、电容器C37、电容器C39、电容器C40和电容器C41;
[0012]所述PCIE2.0 x4包括数据部分、时钟部分和复位部分,所述数据部分由4对发送差分线和4对接收差分线组成;
[0013]所述4对接收差分线包括10GKR_PCIE_RX0n、10GKR_PCIE_RX0p、10GKR_PCIE_RX1n、10GKR_PCIE_RX1P、10GKR_PCIE_RX2n、10GKR_PCIE_RX2p、10GKR_PCIE_RX3n和10GKR_PCIE_RX3p,4对接收差分线分别依次与U9C芯片上的AC21引脚、AC20引脚、AA21引脚、AA20引脚、U21引脚、U20引脚、R21引脚和R20引脚相连;
[0014]所述4对发送差分线包括10GKR_PCIE_TX0n、10GKR_PCIE_TX0p、10GKR_PCIE_TX1n、10GKR_PCIE_TX1P、10GKR_PCIE_TX2n、10GKR_PCIE_TX2p、10GKR_PCIE_TX3n和10GKR_PCIE_TX3p,4对发送差分线分别依次与U9C芯片上的Y24引脚、Y23引脚、V24引脚、V23引脚、T24引脚、T23引脚、P24引脚和P23引脚相连;
[0015]所述PCIE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高效合理,将多个电容器和电阻器串行互联,点对点进行数据传输,各个设备都能得到单独带宽,大大提高传输速率,也为更高的频率提升创造了条件;
[0016]较优化地,所述PCIE2.0 x4的时钟部分包括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n、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p、接收差分信号PLT_SW_RST#、PCIE WEKE信号82599_PE_WAKE#和PE_RBIAS,所述电阻器R98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电压为1.2V,所述电阻器R98的第二端与U9C芯片的N24引脚连接,所述PE_RBIAS的第一端与电阻器R98的第二端相连,所述PE_RBIAS的第二端与U9C芯片的M24引脚相连,所述电容器C40的第一端连接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n,所述电容器C40的第二端连接U9C的AB24引脚,所述电容器C41的第一端连接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p,所述电容器C41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AB23引脚;
[0017]所述电容器C37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器C37的第二端连接82599XTAL 25M_IN的第一端,所述82599XTAL 25M_IN的第二端连接电阻器R8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80的第二端连接82599XTAL 25M_OUT的第二端,所述82599XTAL 25M_OUT的第一端连接电容器C39的第二端,所述电容器C39的第一端接地,所述82599XTAL 25M_OUT接入U9A芯片的P1引脚;
[0018]所述差分时钟接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更能精准地识别出微小信号,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更强,且在处理信号的过程中也更加精确稳定;
[0019]较优化地,所述电阻器R85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阻器R85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B20引脚,所述电阻器R8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器R8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84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B21引脚,所述电阻器R8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器R8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82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D20引脚,所述电阻器R7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器R8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79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D21引脚,所述电阻器R7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器R79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77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H20引脚,所述电阻器R7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器R7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75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H21引脚,所述电阻器R7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器R75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包括Intel 8259910GbE控制器、PCIE总线接口电路和万兆网络接口电路;所述Intel 8259910GbE控制器的典型配置包括EEPROM或FLASH存储器、BMC控制器、PCIE总线、CPU板、万兆网络接口和背板,所述EEPROM或FLASH存储器连接在Intel 82599芯片的一侧,BMC控制器连接在Intel 82599芯片的另一侧,Intel 82599芯片上部通过PCIE接入CPU板,Intel 82599芯片底部连接2个万兆网络接口,所述2个万兆网络接口通过背板接入功能芯片;所述PCIE总线接口电路包括Intel 82599PCIE2.0 x4电路与PCIE开关切换电路,所述Intel 82599PCIE2.0 x4电路包括U9C芯片和PCIE2.0 x4,所述PCIE开关切换电路包括PCIE2.0 x4、切换开关、VPX连接器和GPU板,所述U9C芯片通过PCIE2.0 x4经切换开关,穿过VPX连接器,与GPU板进行高速数据交互;所述万兆网络接口包括10G BASE

KR接口、U9A芯片、VPX连接器和FPGA板,所述U9A芯片将来自GPU板的PCIE数据转换成2路万兆网络,经VPX连接器连接到FPGA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ntel 82599PCIE2.0 x4电路包括U9C芯片、PCIE2.0 x4电阻器R72、电阻器R74、电阻器R75、电阻器R77、电阻器R79、电阻器R82、电阻器R84、电阻器R85、电阻器R90、电阻器R98、电阻器R80、电容器C37、电容器C39、电容器C40和电容器C41;所述PCIE2.0 x4包括数据部分、时钟部分和复位部分,所述数据部分由4对发送差分线和4对接收差分线组成;所述4对接收差分线包括10GKR_PCIE_RX0n、10GKR_PCIE_RX0p、10GKR_PCIE_RX1n、10GKR_PCIE_RX1P、10GKR_PCIE_RX2n、10GKR_PCIE_RX2p、10GKR_PCIE_RX3n和10GKR_PCIE_RX3p,4对接收差分线分别依次与U9C芯片上的AC21引脚、AC20引脚、AA21引脚、AA20引脚、U21引脚、U20引脚、R21引脚和R20引脚相连;所述4对发送差分线包括10GKR_PCIE_TX0n、10GKR_PCIE_TX0p、10GKR_PCIE_TX1n、10GKR_PCIE_TX1P、10GKR_PCIE_TX2n、10GKR_PCIE_TX2p、10GKR_PCIE_TX3n和10GKR_PCIE_TX3p,4对发送差分线分别依次与U9C芯片上的Y24引脚、Y23引脚、V24引脚、V23引脚、T24引脚、T23引脚、P24引脚和P23引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CIE2.0 x4的时钟部分包括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n、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p、接收差分信号PLT_SW_RST#、PCIE WEKE信号82599_PE_WAKE#和PE_RBIAS,所述电阻器R98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电压为1.2V,所述电阻器R98的第二端与U9C芯片的N24引脚连接,所述PE_RBIAS的第一端与电阻器R98的第二端相连,所述PE_RBIAS的第二端与U9C芯片的M24引脚相连,所述电容器C40的第一端连接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n,所述电容器C40的第二端连接U9C的AB24引脚,所述电容器C41的第一端连接PCIE接口差分接收时钟信号PCIE_REF_CLKp,所述电容器C41的第二端连接U9C芯片的AB23引脚;所述电容器C37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器C37的第二端连接82599XTAL25M_IN的第一端,所述82599XTAL 25M_IN的第二端连接电阻器R8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器R80的第二端连
接82599XTAL 25M_OUT的第二端,所述82599XTAL25M_OUT的第一端连接电容器C39的第二端,所述电容器C39的第一端接地,所述82599XTAL 25M_OUT接入U9A芯片的P1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交换系统用PCIE总线转万兆网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器R85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阻器R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司梦男麦倩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恒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